一个月排满了!接下来的武汉,根本看不过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1 19:14 1

摘要: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以“武汉·有艺思”为主题,锁定“年轻、在场、联结”三大坐标,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件可行走、可交互、可共创的“活的作品”。

10月1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 李修文

长江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晓蓉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李修文

介绍活动总体安排

长江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蓉

介绍举办此次活动对推动武汉

01

让城市成为可行走、可交互、可共创的“活的作品”

荆楚网:请问本次武汉艺术生活季有哪些亮点?与以往的文艺活动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李修文:

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以“武汉·有艺思”为主题,锁定“年轻、在场、联结”三大坐标,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件可行走、可交互、可共创的“活的作品”。

就亮点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跨界融合上,我们集戏剧、文学、美术、音乐、书法、摄影等多元形式在同一框架里“破壁”演绎,在呈现介质上也多有突破;在科技赋能上,我们将采用AIGC动态光影等前沿技术植入街头巷尾,把“看展览”升级为“玩展览”;在场景创新上,我们将拓展传统的舞台形式,让舞台不再有四壁的限制——江滩的浪花是幕布、老里分的青砖是展台、地铁的呼啸是伴奏,把艺术“滴灌”进城市的缝隙和纵深;在全民参与上,我们也将最大程度地缩短参与距离,通过“零门槛”戏剧、“即时即刻”光影交互等方式,彻底拆掉“第四堵墙”,让市民不再只是观众,而是成为集联合编剧、即兴演员和共享作者多重身份的创作者一员。

所以,与以往的文艺活动相比,今年的武汉艺术生活季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开放,也更加具有日常生活属性和公共文化生活属性,从“我来看”到“我来造”,从封闭场馆到开放城市,从文化消费到文化生产,让武汉艺术生活季从“观赏型”转向了“体验型”,从“场馆内”走向了“城市中”,真正实现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市民的深度融合,不是让艺术走进城市,而是让城市成为艺术本身。

02

“大武汉”APP了解活动讯息,现场领取“艺术漫游护照”

长江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蓉:

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我们将尽量让每一位市民群众和外地游客都能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为了这一目标,我们会打破线上和线下的壁垒藩篱,广大市民和游客可以通过多元渠道积极参与。

在线下方面,大家可以亲临汉口历史风貌区、平和坊、咸安坊等各类城市人文地标和公共文化空间,自由观赏街头戏剧表演、参观创意市集与光影艺术展等一系列文艺活动,全天开放、无需预约。在线上方面,大家也可以通过抖音、小红书、B站平台带话题#艺术点亮江城#,观看直播、参与短视频互动,实现活动的自由切换和跨域联动。

除此之外,文学对谈与名家工作坊等现场活动,大家可以通过“大武汉”APP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前了解活动讯息,还可以现场领取“艺术漫游护照”,在打卡集章后兑换专属纪念品。

在每一项活动中,我们都将始终秉持“艺术无围墙”这一理念,致力于打造一系列人人可参与、处处有惊喜的文艺盛会,让武汉成为一座值得流连的文艺之都。

03

湖北日报:本次艺术生活季内容非常丰富,形式也十分多元,我们注意到活动邀请了多位来自一线的文化艺术创作者,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他们所参与的相关活动,以及他们为艺术生活季所赋予的一些特别意义,谢谢。

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你演我看”被动观演模式,着力营造“在场”体验感和深度“联结性”,可以让市民和游客通过演出、展览、创意市集、艺术家见面会、工作坊以及街头偶遇等多种形式参与其中,同时我们也将邀请众多一线文艺创作者。

譬如“爱丁堡前沿剧展”,届时将会邀请多位国内知名戏剧表演艺术家莅临街头剧场,不仅呈现精彩的表演艺术,也能带来我们对于戏剧的重新认识;譬如在年轻世代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多位画家,他们对于当代艺术都有着各自的方向性探索,在以艺术表达城市和日常生活的创作上也都有诸多值得深入关注之处;譬如著名书法家张少华老师,他的武汉方言书法创作别出心裁,既有独特的地域性,也有极强的时代感,他将在“方言大字展”上呈现书法表达城市的另一种方式;譬如国内多位著名作家和来自武汉本土的代表性作家,他们将在鹅社书店等举办多场新书分享会和读者见面会,分享最新作品和对于当代文学创作的理解,这对当下的城市文学交流、丰富城市文学创作生态尤其是拓展素人的文学书写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在“武汉文学影视产业对接会”上,我们还邀请了大神级的网络文学作家匪我思存等多位著名网络文学作家以及多位著名导演、制片人、各大影视平台负责人,共同探讨文学IP的影视转化路径,以及武汉文学和影视融合的诸多可能性。

此外,“艺术市集”等活动也汇集了来自武汉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各个协会的艺术家,大家届时将有机会与他们进行零距离的互动、面对面的交流。

COORDINATOR/统筹 · 夏琼PHOTOGRAPHER/摄影 · 夏俊俊VIDEO EDITOR/视频制作 · 熊丽
DESIGNER/设计 · 张露苹POSTER/海报 · 孙瑞EDITOR/编辑 · 闵小丽

来源:武汉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