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闽南网5月17日讯(通讯员 陈志鸿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 文/图)九龙江蜿蜒穿城,携千年文脉奔流入海;东山岛风动石立,见证数字浪潮澎湃而来。今年 5・17 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恰逢“数字福建”建设迎来 25 周年,从“数字福建”战略首倡到“数字漳州”全面落地,
闽南网5月17日讯(通讯员 陈志鸿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 文/图)九龙江蜿蜒穿城,携千年文脉奔流入海;东山岛风动石立,见证数字浪潮澎湃而来。今年 5・17 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恰逢“数字福建”建设迎来 25 周年,从“数字福建”战略首倡到“数字漳州”全面落地,中国移动漳州分公司(以下简称:漳州移动)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以“山海交响”为韵脚,以“数智融合”为底色,在漳州这片热土上,架起信息通信的“跨海桥梁”,铺就数字经济的“上山阶梯”,用央企担当书写着科技赋能漳州发展的时代山海经。
筑基:编织山海相连的数字经纬
25年回眸看,当惊天地殊。作为“数字漳州”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漳州移动与时代同频共振,加速技术迭代升级。2009年打通全市首个3G视频电话,2012年开通漳州首个TD-LTE试验站,2018年全市率先实现有线光宽带“村村通”,2024年全市率先完成5G“村村通”……25年间,一连串“首个突破”注脚,见证着一路网络领跑的奋进足迹,也织就出一张覆盖山海、扎根城乡、滋养民生的数字通信网络。
漳州移动5G村村通,把数字之风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通达的网络是发展的血脉。漳州移动持续深化“信号升格”行动,截至2025年4月,漳州移动累计投入5G专项资金超12亿元,建成5G基站超7600个,其中5G海域基站超140个,近海覆盖率近96%,网络能力全行业领先;着力“万兆光纤”试点工程,建成万兆PON口4万个,支持超200万千兆用户接入,推进“全光WIFI、健康养老、云算力”进万家;枢纽与蓝田两大算力数据中心拔地而起,本地云总算力达3600VCPU,有效支撑智慧停车、云霄核电等大型云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数字引擎”。
托举低空产业的腾飞羽翼
“智”上青云,5G-A 技术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在助力低空经济的顶层谋划与战略布局中,漳州移动凭借技术底座的深厚实力,不断拓展创新的边界。中国移动在运营商中独具优势,拥有4.9GHz黄金频段的5G 频谱资源,漳州移动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参与漳州低空示范区的顶层规划,在低空领域深入探索和实践,助力低空经济从“空中飞”向“落地用”稳步迈进,并成功推动漳州市入围中国移动15个低空经济领航城市之一。
漳州移动积极布局低空赛道,在漳州古城打造低空示范项目。
自主研发的“空地一体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化身防灾减灾的“空中哨兵”,面向公安、消防、应急等单位提供集“融合通信、指挥调度、巡查巡检、业务协同”于一体应用,其创新成果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备受瞩目。
在碧湖公园的低空示范区里,5G+AI 搭建的低空数据交互枢纽,如同天空的“智慧眼”,无人机巡航时精准识别垃圾渣土,水质监测传感器实时回传生态数据,让城市绿肺在数字守护下愈发清新;在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与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空天地一体”监测网络织就安全防护网,人员活动轨迹实时追踪、生态变化动态感知,传统巡检的“铁脚板”升级为云端智控的“千里眼”。
兴业:“5G+AI”驱动新质生产力
数智唱戏,百业同兴。在漳州的工厂车间、港口码头、田间地头,5G+AI 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力。漳州移动打造70 余个省级示范 5G 专网,孵化超百个“5G+”应用场景,让数字技术如春雨般浸润产业肌理。
向AI而兴,数智点亮民生微光。政务服务有了“智能小助手”——“漳小通”AI 助手 24 小时在线,政策文件解读、办事指南查询秒级响应,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医疗领域迎来“数字小医生”——漳州首个“AI 小医”在漳州第三医院上岗,智能问诊、健康档案管理、并发症预警等功能,为患者搭建便捷就医通道;教育领域出现“无声引路人”——在漳州阳光学校课堂上,AI技术融入听障学生教学场景,为特殊教育铺就公平之路。
在5G智慧工厂里,AGV小车自如穿行,代替人工搬运工作。
向算而融,智慧工厂展现强劲活力。福建万安实业集团“5G智慧物流仓储系统”,基于5G及全光网络构建生产调度智慧中台,促进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实现自动包装产线、智能化立库、AGV小车等应用;三宝钢铁“智能地磅数据采集平台”,通过建设福建省首个UPF下沉式5G专网,实现堆取料机的远程操控和超密视频回传。两个项目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填补了漳州国家级 5G 工厂空白。
在海上风电场上,漳州移动加快海上精品网络建设,让数智之帆向海谋兴。
向海图强,海洋经济奏响发展强音。在漳州715公里的蜿蜒海岸线上,漳州移动做优海域基础连接能力,在距离陆地44公里的海上风电场上,打造出 5G 海域网络样板区。海事执法、智慧港口、海上直播等应用场景相继在180 个渔港的信息化建设中落地生根;船卫士、云广播构筑起海陆空 “数字盾牌”,为海洋经济保驾护航。
向地要“产”,科技深耕希望田野。在华安食用菌种植基地里,“福建省首个国家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正改写“靠天吃饭”的历史,环境数据实时采集、生长参数智能调控,让菌菇培育走向精准化、标准化;在高新区花卉园里,“花卉产业振兴平台”正破解传统种养困局,让生产、交易、金融等数据在大数据平台汇聚交融,为产业升级浇灌数智种苗。
向安而行,文旅焕发新魅力。漳州古城的青砖古巷间,南靖土楼的绿水青山里,智慧文旅平台实时对景区客流、车流情况的综合监测和分析,保障漳州全区旅游秩序;东山岛的民宿里,智能门锁实现“实名+实人+实时”校验,网约管理平台破解小规模民宿管理难题,让“诗和远方”更添安心。
惠民:智慧治理提升民生温度
科技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民生温暖。漳州移动以“心级服务”为纽带,将数字红利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幸福体验。
守护“一老一小”温情时刻。“智慧医疗5G院前急救”项目全国率先推出5G急救健康画像,实现“上车即入院”急救新模式,入围国家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在南靖试点“平安通”项目,远程监测老人每日生活状态及实时定位,提高政府养老服务效能,截至4月份已服务留守老人300人次;为在校学生提供电子学生证服务,实现无感考勤和亲情电话,预防校园霸凌等潜在的安全问题。
漳州移动数字乡村智慧平台解锁乡村治理减负赋能新路径。
漳州移动“5G+智慧治水”平台,助力水环境改善,实现河畅水清。
描绘城乡治理智慧画卷。在以“万路工程”经验为蓝本的“数字乡村”升级行动中,超千个行政村焕新亮相,“5G数字云平台”实现“一屏观全村、一网管全域”;在5G+大规模数据采集、AI行为分析等加持下,九龙江流域的水质监测更精准,长泰龙津溪、华安下樟溪的生态保护更智能;长泰、东山等乡镇的“平安乡村”监控24小时守护,村民手机里能查看家门口的鸡栏、鱼池,盛满了科技带来的安全感。
筑牢反诈防线。面对依然严峻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势,漳州移动坚持“三防一打”策略,从入网源头管控、技防能力提升、强化警企联动三个方面,迭代升级防控举措,不断夯实“机制+人防+技防+联防”反诈体系。2025年以来开展反诈宣传75场,投放公益短信超4000万条,涉案号码量同比下降62.3%。
漳州移动送服务入户,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升级“心级服务”体系。持续打造“银龄守护”服务,在11家营业厅内设置康养产品体验区,推出方言服务、上门帮办等暖心举措;“宽带义诊”队伍走进社区、农村、工厂,网速诊断、设备调试等服务让数字红利触手可及;深入基层开展“站店听音”,倾听一线诉求,持续优化服务流程,让“心级服务”成为百姓口中的金字招牌。
履行央企责任。配合漳州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了“我爱漳州·人民城市人民谏——金点子”征集活动,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互联网电视等多种通路向市民朋友们征集城市建设意见,切实将群众呼声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实际动能。截至目前共推送835.3万人次,征集意见建议1527条,一季度评选出了“金点子”25个和“好点子”25个。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漳州移动将继续向“新”提“质”,推动数实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勾勒“数智为民”的崭新图景,让更多的科技应用在漳州大地开花结果,助力千行百业在数智化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出蓬勃生机,在“数字漳州”建设的壮阔征程中贡献更多的“移动力量”。
来源: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