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0日上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办,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等多家机构支持的“通过绿色金融与自然相关信息披露促进企业‘自然向好’转型(Promote Business Nature-Positive Transition Through G
2025年10月10日上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办,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等多家机构支持的“通过绿色金融与自然相关信息披露促进企业‘自然向好’转型(Promote Business Nature-Positive Transition Through Green Finance and Nature-related Disclosure)”主题研讨会在阿布扎比举办。该会议是2025年阿布扎比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CC)的边会之一。会议聚焦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企业可持续转型,吸引了来自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及科研机构的多方专家参与。
中财大绿金院研究员周洲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The Price of Life: The Systemic Role of Finance in Activat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她指出,全球资金配置存在严重错配——用于破坏自然的投入远超保护投入,金融体系亟需从“被动资助者”转变为“主动构建者”。周洲强调,要推动“自然向好”转型,关键在于让资本“看见”自然、引导产业“善待”自然,并通过金融创新让保护“创造”价值。她呼吁金融机构以系统性思维推动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发展,为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议程内容丰富,涵盖多个前沿议题。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数据项目总监 Cathrine Armour 介绍了“与自然相关的金融信息披露”在国际上的最新进展;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项目总监徐嘉忆分享了东盟国家在更新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NBSAPs)方面的最新实践;野生生物保护协会(WCS)商业和生物多样性影响总监 Hugo Costa 则以莫桑比克的生态补偿机制为例,探讨了私营部门如何与生物多样性目标对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程琛提出了面向生物多样性友好型投资的数据指标与护栏原则。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秘书长侯远青、蒙古自然遗产基金会(MNLF)首席执行官 Nomindari Enkhtur、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副主任、气候适应与自然金融负责人 Rachael Barza 以及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执行副总裁 Lesley Dickie 就如何通过政策、投资和技术合作推动全球“自然向好”转型展开了热烈交流。会议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气候变化项目协调官 Qiulin Liu 主持。
此次研讨会为全球绿色金融与自然保护领域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也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金融与自然资本管理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国际影响力。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将继续深化研究与合作,助力全球“自然向好”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