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北欧小国,人口仅五百多万(不含格陵兰和法罗群岛),竟拥有13位诺贝尔奖得主,以“人均”计,堪称世界第一。
一个北欧小国,人口仅五百多万(不含格陵兰和法罗群岛),竟拥有13位诺贝尔奖得主,以“人均”计,堪称世界第一。
诚然,诺贝尔奖(尤其是和平奖与文学奖)或有政治色彩,但科学技术类的含金量,不容低估与忽视。
一个人口仅五百多万的国家,能有13人获诺贝尔奖,我们不得不承认,丹麦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与科技的国家。
丹麦
丹麦为人类贡献了不少著名科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尼尔斯玻尔,电流磁效应发现者奥斯特,世界上第一个测定光速的奥勒罗默,第一台磁性录音机发明者波尔森,发现原子核结构理论的本莫特森等。
玻尔创办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使哥本哈根成为世界物理学圣地。如今风靡世界的PBL教学模式,竟在70年代于丹麦奥尔堡大学形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奥尔堡方法”并向全球推广……
何为“奠基人”?何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并测定光速”?何为“世界上第一台磁性录音机的发明者”?这些,难道没有科技含量吗?
丹麦确是一个在科学领域,尤其是物理和生理学/医学上成就斐然的国家,堪称“小国大成就”。
以下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的丹麦诺贝尔奖名单(按获奖年份排序):
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
1. 尼尔斯吕贝里芬森,1903年,医学奖
2. 尼尔斯玻尔,1922年,物理学奖
3. 奥古斯特克罗格,1920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4. 约翰内斯菲比格,1926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5. 亨里克达姆,1943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6. 约翰C玻尔,1975年,物理学奖(与本莫特森、詹姆斯雷恩沃特共享)
7. 本莫特森,1975年,物理学奖(原为美国籍,后长期在丹麦工作并入籍)
8. 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1997年,化学奖(与保罗D博耶、约翰E沃克共享)
此外,丹麦还有五位文学与和平奖得主。
即便不计文学与和平奖,丹麦在科学领域的八项诺贝尔奖,其含金量亦不容否认。
我们不应抱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心理,个人或可追求“葡萄酸”式的平和与快乐,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绝不可陷入此种心态,更不能做“井底之蛙”,否则必将一叶障目,夜郎自大。
(图片来于网络)
大家可知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之事?乾隆帝对英王所赠的钟表不屑一顾,认为中国百姓无此物亦不误农时。
在乾隆眼中,英国不过蛮夷之邦,其科技奇巧不及皇宫玩物。而马戛尔尼在回程报告中写道:“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军事工业,军事实力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他在日记中亦记:“中国工业虽有数种远出吾欧人之上,然以全体而论,化学上及医学上之知识,实处于极幼稚之地。”
这正是清朝小农经济下,“天朝上国”心态的显露乾隆的保守,加之闭关锁国,错失了与西方同步发展的机会;同时乾隆还重用和珅等人导致大清王朝逐渐走向下坡路,从某种程度上说,乾隆才是满清 灭 亡 最大的 罪 人 ,因为乾隆清王朝远远落后于世界,遭受了百年屈辱。
这段历史警示我们:任何时候,一个国家都必须持开放、包容、接纳和谦虚之心,承认他人之长,绝不能坐井观天,封闭、保守、排斥、夜郎自大。
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唯有看见别人的优势,学习他国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短板,才能真正实现中 华 民 族 的 伟 大 复 兴 。
以下为丹麦获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单
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
1. 尼尔斯吕贝里芬森
获奖年份: 1903年
奖项: 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理由: “以表彰他在治疗疾病方面的贡献,特别是使用集中光辐射治疗寻常狼疮,从而为医学科学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丹麦人。
2. 尼尔斯玻尔
获奖年份: 1922年
奖项: 物理学奖
获奖理由: “表彰他在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方面的研究和贡献。” 他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3. 奥古斯特克罗格
获奖年份: 1920年
奖项: 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理由: “表彰他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制。” 他对生理学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4. 约翰内斯菲比格
获奖年份: 1926年
奖项: 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理由: “表彰他发现螺旋体癌。” (注:他的发现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但诺贝尔奖通常不会撤销。因此,这是一个在科学史上著名的争议案例。)
5. 亨里克达姆
获奖年份: 1943年
奖项: 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奖理由: “表彰他发现维生素K。”
共同获奖者: 爱德华多伊西(美国)
6. 约翰C玻尔
获奖年份: 1975年
奖项: 物理学奖
获奖理由: “表彰他们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基于这种联系发展了原子核结构理论。”
共同获奖者: 本莫特森(丹麦/美国), 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国)
注: 尼尔斯玻尔的儿子,子承父业。
7. 本莫特森
获奖年份: 1975年
奖项: 物理学奖
获奖理由: 同上。莫特森出生于美国,但长期在哥本哈根的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工作,并于1971年成为丹麦公民。他通常被认为是丹麦的获奖者。
8. 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
获奖年份: 1997年
奖项: 化学奖
获奖理由: “表彰他们发现作为离子传输酶的Na⁺, K⁺ -ATP酶。”
共同获奖者: 保罗D博耶(美国), 约翰E沃克(英国)
丹麦在文学与和平奖领域的得主。
文学奖
1. 卡尔阿道夫吉勒鲁普
获奖年份: 1917年
获奖理由: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歌,它们展现了崇高的理想。”
2. 亨里克彭托皮丹
获奖年份: 1917年
获奖理由: “因为他对我们当下时代生活的真实描述。” (注:1917年的文学奖由两人共享。)
3. 约翰内斯V延森
获奖年份: 1944年
获奖理由: “由于他雄浑而丰富的诗意想象力,将广博的智慧探求和大胆、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和平奖
1. 弗雷德里克贝耶
获奖年份: 1908年
获奖理由: 因其在和平事业中的长期工作和领导国际和平事务局而获奖。
共同获奖者: 克拉斯蓬图斯阿诺尔德松(瑞典)
2. 卡尔克里斯蒂安布兰廷
获奖年份: 1921年
获奖理由: 因其在国联的工作和为和平解决争端所做的努力而获奖。
共同获奖者: 克里斯蒂安路易斯朗格(挪威)
注: 布兰廷是瑞典人,但获奖时是国际议会联盟的主席,该组织因其工作而获奖。
3. 科尔德莫恩斯
获奖年份: 1945年
获奖者: 科尔德莫恩斯大夫
获奖理由: “以表彰他在二战期间组织并领导了丹麦民间抵抗运动,拯救了无数犹太同胞的生命,将他们偷渡到中立国瑞典。”
截至2024年,丹麦共有15位诺贝尔奖得主。
科学类(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 8位
文学类: 3位
和平奖: 4位(包括一位授予整个国家的代表)
这份名单充分展示了丹麦这个北欧小国在全球科学和文化舞台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