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下死手,17页新规剑指记者!不签承诺书,证件吊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1 17:23 1

摘要:他宣称记者今后不得在安全设施内自由走动,必须签署承诺书,否则将被吊销证件。这份17页备忘录不仅限制90名持证记者进入大楼多楼层,更要求他们不得收集、报道未经授权信息,哪怕这些信息并非机密。

编辑:香瓜

毫无征兆,一份厚达17页的“大礼包”就这么砸在了常驻五角大楼的记者们桌上。大伙儿拆开一看,好家伙,这哪是礼包,分明是一道前所未有的紧箍咒。

五角大楼新闻发布会现场,皮特赫格塞斯站在丹凯恩空军上将身侧,镜头前的国防部长突然抛出重磅消息:“决策权属于人民,不是媒体!”

他宣称记者今后不得在安全设施内自由走动,必须签署承诺书,否则将被吊销证件。这份17页备忘录不仅限制90名持证记者进入大楼多楼层,更要求他们不得收集、报道未经授权信息,哪怕这些信息并非机密。

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想保住你的记者证,就得先在这份承诺书上签字画押。

要知道,以前记者们在五角大楼里,那日子过得可真叫一个“潇洒”。

走廊上随意穿梭,跟国防部官员来个“不期而遇”的采访,就像老朋友碰面,聊两句家长里短,很多一手消息就是这么不经意间流出来的。

这份承诺书直接把枪口对准了美国宪法的基石,第一修正案。自由新闻基金会的代表塞斯·斯特恩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行为在法律上被称为“对出版的预先限制”。这可不是个小词儿,它被公认为是“对第一修正案最严重的侵犯”。斯特恩的措辞相当严厉,他将这项指令称为“本质上违背美国精神”的恶行。

他的逻辑很简单:政府不能随心所欲地以“国家安全”为幌子,去阻止那些本应公开的信息。这道坎一旦退让,新闻和宣传之间的界限就彻底模糊了。他因此大声疾呼,所有有骨气的记者都应该拒绝签署这份“卖身契”。因为一旦签了字,你的身份就变了,你不再是探寻真相的新闻工作者,而是一个服从于官方划定禁区的宣传员。

美国国家新闻俱乐部主席迈克·巴尔萨莫的警告则更为直白,他谴责此举是“对独立新闻业的公然攻击”。在他看来,经过官方层层审查才放出来的军事新闻,压根儿就不能叫新闻,那叫官方宣传稿。而凯文·巴伦,一位在五角大楼跑了15年新闻的老记者,更是愤怒地表示,此举与所有言论自由的宪法原则都背道而驰。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也从更宏观的视角发声,将这起事件看作是特朗普政府系统性压制批评声音、控制信息流的违宪计划中的关键一环。

这场变革不仅发生在纸面上,更深刻地体现在五角大楼的物理空间里。新规定彻底颠覆了数十年来形成的行业惯例,将记者们熟悉的“走廊政治”连根拔起。过去,一张记者证几乎就是一张万能通行证。巴伦回忆说,那代表着一种相互的信任,记者们可以在大楼的走廊里自由穿行,在不同军种的办公室之间溜达,寻找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新闻线索。

如今,这一切都成了历史。记者们在特定楼层的行动自由被彻底剥夺,现在每一步都必须有专人陪同。这意味着,那些在咖啡机旁、走廊转角的偶遇和非正式交谈,那些能够挖掘出独家深度的宝贵机会,全都没了。信息来源被强制性地收缩到了唯一的官方发布渠道。新闻的多元性和突发性,在这个物理的“牢笼”中被扼杀了。

这种对物理空间的严苛管控,与其说是一种安全措施,不如说是一种对信息源头的“硬隔离”。这是一种比内容审查更底层、更彻底的控制手段。而这种近乎偏执的控制欲,或许能从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本人遭遇的泄密事件中找到些许心理动因。此前,一次严重的乌龙事件中,《大西洋月刊》的总编竟被误拉进一个国安高层群聊,据说里面正讨论着对也门的空袭计划。这种尴尬的泄密,显然让赫格塞斯下决心要给信息流动装上一个物理阀门。

五角大楼的这一系列操作,最终指向一个清晰的目标:将媒体这个昔日的“看门狗”彻底改造为听话的“传声筒”。而签署承诺书,就是一场赤裸裸的服从性测试,筛选出那些愿意配合官方叙事的媒体。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本人从不掩饰他对媒体独立监督角色的敌意。

他通过社交平台直接向媒体开炮,巧妙地将“人民”的利益与“媒体”的利益对立起来,言辞强硬地向记者们发出最后通牒:要么遵守我的规则,要么卷铺盖走人。这种姿态,暴露了他内心深处对媒体的真实看法。

这种筛选其实早有预兆。赫格塞斯之前推行了一项“年度媒体轮换”计划,大笔一挥,将NBC、《纽约时报》这些传统媒体从五角大楼的办公室里请了出去。取而代之的,是Newsmax、布赖特巴特这类立场鲜明的保守派媒体。当然,为了显得“平衡”,立场偏左的赫芬顿邮报也分到了一杯羹。这种人事洗牌的背后,是主动选择“友好”声音的政治考量。

他与媒体的紧张关系在特朗普政府下令空袭伊朗核设施后进一步加剧。当时,他曾公开批评记者团,要求他们多去报道美军的“英勇细节”,而不是老盯着那些显示空袭效果不佳的情报。这种对媒体报道议程的直接干预,彻底暴露了他想把媒体当作工具的控制欲。

这并非孤立事件。放眼整个政治图景,五角大楼的举动只是特朗普政府系统性压制新闻界的一个缩影。特朗普总统本人就曾因报道问题起诉过《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而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布伦丹·卡尔更是直接威胁播出喜剧演员吉米·坎摩尔深夜秀的电视台,起因仅仅是坎摩尔对右翼活动家查理·柯克遇刺一事的评论。最终,ABC电视台宣布无限期停播坎摩尔的节目。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将媒体从权力的监督者,驯化为官方叙事的复读机。

结语

五角大楼的这份承诺书,绝不是一份简单的行政文件,它是一次对新闻自由的立体化、系统性围剿。它通过法律上的原则挑战、物理空间上的严密隔离和记者职业身份上的根本重塑,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完全由行政权力主导的信息传播秩序。以“安全”为名义,要求记者签署一份“封口协议”,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而赫格塞斯那套将“人民”与“媒体”对立起来的修辞,更是揭示了当前政治生态中最核心的危险:当权力开始成功地将独立的监督者定义为人民的敌人时,公民知情权的基础便开始崩塌。这不仅是对新闻业的致命一击,更是对整个民主制度根基的缓慢侵蚀。

来源:采风百晓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