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京东双11开始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1 17:06 2

摘要:今晚8点,京东11正式开卖,比去年提前5天,京东还特别强调,这是“现货开卖,不用等!”。与京东齐头并进的抖音,也于同日开启双11。不过,在各平台中,京东和抖音仍并非最早拉响冲锋号角,快手已于10月7日开启商城预售,其双11周期长达36天。

作者 | 泊如

编辑 | 文定

如今的双11,已经从一个集中的、单日的销售狂欢,演变为一场持久的马拉松,各平台开始时间也越来越早。

今晚8点,京东11正式开卖,比去年提前5天,京东还特别强调,这是“现货开卖,不用等!”。与京东齐头并进的抖音,也于同日开启双11。不过,在各平台中,京东和抖音仍并非最早拉响冲锋号角,快手已于10月7日开启商城预售,其双11周期长达36天。

双11至今已步入第17个年年头。与往年不同的是,各家电商平台在时间节奏和促销玩法上都有所改变,电商平台集体转向简单主义。曾经被诟病为“奥数题”的复杂规则悄然退场,“官方立减”、“一件直降”成为新关键词。

京东双11玩法:跨店满减与官方直降并行

根据京东的公告,今年双11分为预热期和正式期。其中,预热期从10月9日0点持续至19时59分;正式期从10月9日晚八点持续至11月14日23时59分,长达37天。

相比去年10月12日才启动的“抢先购”,今年京东的发力节点明显提前了三天。

派代认为,这一调整背后或与第四轮“国补”政策密切相关。依据政策,总额690亿元的补贴资金自10月1日起正式执行,并持续至2025年底。对于高度依赖家电、3C数码等品类的京东而言,将大促节点紧密衔接政策执行期,无疑是为了最大化地承接政策红利,抢占先机。

在今年的双11玩法中,京东新增了“官方直降”玩法。该活动以单品为维度,要求商品遵循平台设定的各类目最低让利比例,商家可选择提供更大优惠,但所有促销费用由商家100%承担。消费者购买时无需凑单,单件即可享受立减,并可与跨店满减、国补等多项优惠叠加使用。

与此同时,传统的跨店满减玩法也并未缺席。京东延续了每满300元减50元的方案,成本同样由商家100%承担。“官方直降”可以与跨店满减、单品促销乃至国家补贴等多种优惠叠加。但跨店满减不能与普通的总价促销(如满减、满折)同时使用。

图源:京东

京东称,平台鼓励全品类商家以全店形式参与,商家参与门槛继续沿用“打标免报名”机制。规则显示,店铺星级不低于4星、物流履约因子得分高于6分是基础门槛。对于物流分数不达标的商家,平台也提供了一个变通方案——开通晚到赔服务。此外,商品本身也需具备一定的市场活跃度,如近180天内有动销记录,或是被认证的新品。

图:京东打标示意图

商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大促玩法的升级,流量分配规则也将同步调整。

根据京东的公告,京东“推荐场”流量分发规则将迎来重大升级。京东明确表示,成功打标的商品不仅能获得双11专属的视觉氛围包装,还将在搜索、会场等公域流量池中获得倾斜。平台还特别强调,将对使用“纯净商品主图”的商品给予前所未有的流量支持,反之,不符合新规的商品在推荐场的排序权重将被大幅降低。

在履约和服务环节,京东也提出了严格要求。活动期间成交的现货订单,商家需在消费者付款后的48小时内完成发货。同时,所有参与活动的商家都必须开通免费上门退换服务。

平台双11玩法从复杂转向简单

当京东将双11的战线提前至10月9日时,这场年度消费大戏的序幕便已拉开。然而,牌桌上的玩家远不止一位。

淘天集团作为双11的发明者,其策略呈现出一种“守正出奇”的态势。在核心玩法上,淘宝顺应了市场对简化的呼声,取消了复杂的凑单规则,主打“官方立减”,部分类目甚至低至五折,力求在基本盘上稳住消费者的心智。

除了传统基本盘,淘天的野心还体现在两个新增的战略方向上。其一,是全球化。今年,淘天首次在全球20个站点同步启动双11,并计划投入10亿级别的营销补贴,目标是助力10万商家实现海外成交的翻倍增长。

其二,即时零售可能成为阿里双11的“奇袭战场”。自从阿里发现在淘宝APP上线闪购的妙用后,即时零售在本次双11大战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天猫总裁刘博表示,在即将到来的双11大促中,即时零售或将成为各平台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此前,阿里妈妈市场部及商业化运营中心品牌业务负责人虎豹也透露:“预计今年双11将有上千个品牌入驻淘宝闪购。”

与淘天积极开辟新战场的策略不同,拼多多则选择继续深挖自己的护城河。自2018年拼多多启动以来,已形成独特的“百亿补贴+天天低价”模式,用户对此的感受是“拼多多每天都在过双11”。

因此,拼多多在大促期间并不追求颠覆性的模式创新,而是在其固有玩法上做精细化运营。其中优惠券秒杀活动是本次亮点之一,同时重点推广“零元购”和“拼小圈”玩法。“零元购”设置了“消费满500元+邀请3人助力”等任务;“拼小圈则通过社交关系链发放定向红包。

抖音电商的打法,则体现了内容平台向货架电商延伸的战略意图。其核心开卖时段从10月9日零点便已开始,在时间上抢占先机。在促销机制上,抖音要求商家出资实施“立减折扣”和“一件直降”,并允许叠加平台消费券。

在内容场,其通过“超值天团”、“万店钜惠”等活动,将流量与内容深度绑定;在货架场,则设立“超值购”、“秒杀”等频道,借助万人团、限时加倍补等方式,加速其从“兴趣电商”向“全域电商”的进化。

在这场巨头环伺的牌局中,新势力平台小红书也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它以“市集”为核心概念,从10月11日开启现货售卖,取消了满减玩法,主打八五折或更低折扣。

小红书称策略重心不在于规模,而在于“扶持”。其拟投入亿级平台补贴资源,重点用于单品扶持、品类政策倾斜和直播工具迭代,首次推出“重点单品”频道,入选商品将被放入“限时补贴”的固定频道,获得全场景的流量加持。

在派代看来,这是一种典型的社区电商打法,通过平台的精选和流量的精准灌溉,帮助品牌和产品在社区内完成从“种草”到“拔草”的闭环。

商家需要更聪明的策略

双11的枪声,一年比一年提早响起。

从京东到天猫,各大电商平台不断将促销节点提前,这背后不仅是平台之间抢占用户注意力的博弈,也是GMV增长压力下的必然调整。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头部电商平台通过延长促销周期留住了用户更多消费的可能性。从数据来看,拉长周期的确为平台带来了明显的GMV提升。

根据天猫公布的战报,2024双11成交总额强劲增长,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同比去年增长46.5%,刷新历史纪录。除了成交额的增长,参与双11购物的用户数也大幅提升。京东数据显示,2024年双11其平台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

不过,用户消费潜力虽然得以充分释放,但是不少消费者对于超长周期已颇为疲惫,复杂的机制更是劝退了不少用户。

据中国电子商会直播与短视频专委会2025年的调研数据,43%的消费者认为活动规则复杂、促销周期长导致决策疲劳,平台推出的“动态比价”“多波次现货”等创新举措,也加剧了消费者的选择焦虑。

今年,从各大电商平台的策略来看,双11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转型。各大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地简化玩法,告别复杂的膨胀券、店铺券和限时抢购,转向更直接、更持久的低价竞争。

在变与不变中,阿里和京东依旧沿着各自熟悉的路径发力。天猫坚守预售模式,以定金锁客、分批爆发为其节奏核心。京东则继续强调“官方直降+现货速发”,主打无需凑单、即时满足的消费体验。

对商家而言,需摒弃“一套策略通吃多平台”的思路,转而进行差异化布局。在天猫,可借助预售进行新品引爆和库存前置规划,注重蓄水期内容种草;而在京东,则应聚焦现货保障与价格竞争力,合理配置“直降”资源,并善用平台补贴及物流服务体验,打动追求效率和确定性的用户。

同时,此前,跨店满减玩法由于用户盲目凑单曾一度惹怒商家,部分品牌甚至因此损失惨重。但今年无论是淘天还是京东跨店满减仍存在,平台对客单价与停留时长仍是核心需求。

跨店满减能有效引导消费者浏览更多商品、延长在站时间,并刺激提升单次交易总额,这对于平台整体成交额和大促氛围营造而言,仍是一条难以替代的路径。

面对此无奈,商家要避免被“薅羊毛”,需从被动转向主动运营。

一方面,可合理设置商品价格带,巧妙锚定满减门槛,减少用户因硬凑单而退货的可能;另一方面,应推动搭配购与关联销售,用真正满足需求的商品组合替代盲目凑单,将流量转化为有效动销

跨店满减可能不会彻底消失,商家需要更聪明的策略,把平台的流量游戏转化为自己的增长机会。

参考资料:

1.2025年京东开放平台11.11活动总则 . 京麦

2.重磅首发!2025京东11.11活动规则及玩法解读直播预告;推荐流量新规!抓住风口流量平均涨30% . 京东商家学习中心

3.双11战绩!天猫589品牌破亿 京东购物用户增20% . 北京日报

4.双11玩法彻底变了 .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5.2025年双11各平台相关政策及流量扶持的总结 . 凡花视锦时尚机构

来源:派代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