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国乒热身场还能看到这么甜的画面啊!印度亚锦赛这边,莎莎拎着球拍就往场边冲,开口压根不问战术,反倒娇滴滴喊:“邱指导!我那个…… 心跳又飙到一百八了!” 邱贻可也没抬头,直接把保温杯塞她怀里,就一句 “先喝,别烫”,也太细心了吧!旁边印度志愿者小哥都看愣
谁能想到国乒热身场还能看到这么甜的画面啊!印度亚锦赛这边,莎莎拎着球拍就往场边冲,开口压根不问战术,反倒娇滴滴喊:“邱指导!我那个…… 心跳又飙到一百八了!” 邱贻可也没抬头,直接把保温杯塞她怀里,就一句 “先喝,别烫”,也太细心了吧!旁边印度志愿者小哥都看愣了,估计心里在想:这俩到底是来打比赛的,还是来拍偶像剧的啊!
马琳呢? 哦,轮休。 官方说法叫“强制充电”,说白就是连续熬夜肝录像,黑眼圈快掉地上了。 队里怕他猝死,直接把他按在屋里补觉。 于是,邱贻可临时顶班,一上任就收到超大礼包——团体、单打、混双,莎莎全包,赛程密得能当高铁时刻表。
北京大满贯那会儿就有苗头。 首轮打平野美宇,0比1落后,邱贻可蹲在场边,小纸条折成飞机嗖地飞过去,上面写着俩字:“拧她。 ”莎莎看完连得五分,直接逆转。 后面内战没指导席位,邱贻可坐观众席,隔着十条过道用嘴型喊“别急”,被摄像机逮个正着,弹幕笑疯:这教练当得跟异地恋似的。
数据也挺离谱,俩人搭档三年,19个单打冠军,平均每年6.3个,算下来差不多每两个月就拎一个奖杯回家。 有人酸:“抱大腿。 ”可邱贻可自己说:“我抱的是火箭。 ”莎莎更绝,亚运会被追到9平,她回头找邱贻可,邱贻可啥也没说,只是拍了拍左胸口,莎莎回头就一个直线,11比9,全场爆燃,解说嗓子劈叉:“这哪是教练,是遥控器! ”
轮到王曼昱那边,新教练任浩上线,正手得分率直接飙到75%,关键球成功率提了三成,大满贯把莎莎挡在四强。 网上立马吵翻:是不是该给莎莎也换个“新鲜血液”? 邱贻可刷到帖子,默默点了个赞,转头把训练时间往后挪一小时,加练反手斜线,第二天莎莎胳膊酸得拿筷子都抖,还偷笑:“他吃醋了。 ”
亚锦赛团体赛第一场,莎莎打头阵,对面印度一姐巴特拉,怪胶加大角度,第一局9比11丢得飞快。 暂停时邱贻可递水,开口第一句:“你鞋带系那么紧,怕球拍飞了你脚也飞? ”莎莎噗嗤一笑,回来连扳三局。 直播间弹幕飘过:“邱指导的战术是——先笑,再赢。 ”
晚上回到酒店,莎莎把拍子往床上一扔,跟室友嘟囔:“有他在,我敢往死里打。 ”邱贻可呢,熬夜剪视频,电脑旁边堆了五罐空咖啡,。 莎莎秒回:收到,师父。 附带一个狗头表情。
你说这师徒俩是不是太顺了? 可顺的背后是莎莎一年飞十二万公里,邱贻可跟着绕地球三圈半;是邱贻可母亲住院,他白天带队晚上陪床,瘦了八斤;是莎莎输球躲卫生间哭,邱贻可门口蹲半小时,只说一句:“哭完了吗? 完了就复盘。 ”
现在问题来了:要是巴黎奥运真碰王曼昱,正手火力升级版的莎莎对上“新版王炸”,邱贻可这张旧船票还能不能押中风口? 或者说,国乒这出轮休大戏,会不会哪天把邱贻可也按去“充电”,换个人来拍莎莎的左胸口? 到时候她回头,看见的是新面孔,心里还能“咯噔”一下吗?
留言区交给你们了,教练和选手,到底是搭档越久越默契,还是换个人才能擦出新火花? 要是你是莎莎,下一轮,你选“旧遥控器”还是“新按钮”?
来源:洛圣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