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诞辰102周年!铁人之师缘何不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1 16:19 1

摘要:今天,传承铁人基因的大庆钻探,正站在国企深化改革的潮头,打一场转型突围的攻坚战。这不仅是夯基筑垒的存亡之战,更是一场弘扬铁人精神的实践之战,一次对标铁人严实作风的升级之战。

历史的长风

从遥远的松嫩平原吹来

掠过莽莽雪原

带着石油的脉动与钢铁的轰鸣

夕阳下的1205钻井队固井施工现场。殷定斌 摄

今年10月8日

是铁人王进喜诞辰102周年纪念日

岁月为英雄的塑像镀上了光辉

而他所孕育的铁人精神

早已化作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

成为石油工业的脊梁

当年,铁人老队长和他的战友们,在“北风当电扇,大雪当炒面”的艰苦卓绝中,人拉肩扛,破冰取水,干出了中国石油人的血气和豪气。

今天,传承铁人基因的大庆钻探,正站在国企深化改革的潮头,打一场转型突围的攻坚战。这不仅是夯基筑垒的存亡之战,更是一场弘扬铁人精神的实践之战,一次对标铁人严实作风的升级之战。

精神火炬,代代相传。

“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殷切嘱托始终铭记在大庆钻探人的心中。新时代的大庆钻探人,正以智慧、汗水与坚韧,讲述着弘扬铁人精神的奋斗故事,向历史证明:铁人之师,风骨不老。

“我学会一个字,就像搬掉一座山”

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技术

科技强则企业强

铁人王进喜曾说:“我学会一个字,就像搬掉一座山。”这位少时因家贫未能入学的石油工人,以惊人的毅力跨越文化的沟壑,将这种“识字搬山”的精神融入血液。

大庆油田采油七厂钻井施工现场。殷定斌 摄

夜幕下的皓月银光静悄悄地铺洒在大地。大庆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仪器实验室灯光通明。仪器所所长裴斐弯着腰,胳膊肘拄着桌子,与徒弟高明目光如炬地盯着一块宽2.5厘米、长14厘米的电路模板,反复推敲着模块配置的优化方案——这样的场景,在过去的数月里,日复一日地上演。

他们要攻克的“堡垒”,是电磁波随钻仪器的更新迭代。这种仪器是钻井的“眼睛”,能实时传输井下数据,对钻井提速至关重要。随着钻井深度不断增加,原有的仪器已力不从心。深化改革以来,大庆钻探将科技创新置于首位,这让裴斐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

研发之路,荆棘丛生。一台仪器,涉及电子、数智、材料、机械等多个学科,由上千个元件构成。

裴斐带领组员攻关研发电磁波随钻仪器。杨晓丹 摄

去年9月的一个中午,裴斐和团队成员王振雷、高明,顾不上吃饭,就奔赴厂房测试。“砰——”在电流骤增的瞬间,初步研制的电路模板上的56个元件悉数烧毁,空气中弥漫着焦煳味。大家没有气馁,转头又投入海量的数据计算和千百次的测试中。

这股攻坚克难的劲头,与当年王进喜“识字搬山”的执着遥相呼应。

星光不负赶路人,他们突破大功率发射、弱信号提取等关键技术,将仪器量程成功提升至2000米。如今,这款新仪器的服务工作量提高210%,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超2500万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当仪器成功的那一刻,裴斐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默默地拨通了父亲的电话。他的父亲裴昱,不仅是钻井队的老党员,更是一位铁人精神的研究者和传播者,始终关心着钻探的发展。2012年,裴斐从哈工大毕业,面对深圳科技公司的高薪邀请,选择了回家。父亲只说了一句:“大庆钻探需要人。”

听从内心的召唤,扎根这片黑土地。裴斐的选择,本身就是精神的传承。今年7月,他们研发的电磁波随钻仪器在川渝地区试验成功,信号有效传输深度达3260米,为公司开拓西南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裴斐带领团队攻克了10余种关键技术,累计创效近亿元。

在他身后,还有机械所所长白晓捷十年磨一剑攻克顶驱技术,钻井液专家张玉文于万组数据中打磨钻井液创新体系……科技工作者正以“搬山”之志,构建起“DQ系列利器”和特色技术集群,用建设“快速突破”和“久久为功”的科技钻探,续写着铁人队伍“快打井、打好井”的时代传奇。

从“人拉肩扛”的体力拼搏,到“智驱创新”的脑力攻坚,“搬山”的形式在变,但其精神内核——那股不畏难、不服输的闯劲,始终在大庆钻探人血液中流淌。

“干革命,就会遇到困难,有困难就要斗争”

没有渡不过的难关,只有摆脱不了的思想贫困

奋斗方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当年,王进喜老队长一下火车便发出“铁人三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最高纪录是多少?”

如今,作为铁人老队长亲手带出的队伍,“钢铁1205钻井队”面临着新的“战场”。改革重组后,这支功勋卓著的队伍与583支基层队站上同一起跑线。

全自动钻机折旧费高、人员成本高、公寓式板房耗能高……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在“转观念、学铁人、勇突破、塑荣光”的号召下,钻井二公司1205钻井队发出了新时期“赶考三问”:“观念转了没?效益在哪里?行业最高指标是多少?”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铁人王进喜留给大庆钻探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处在转型拐点的大庆钻探,专业化重组比兄弟单位慢了16年,仅装备新旧就差了一大截,就像长了成人外表的老小孩。如何长大?能否打赢效益翻身仗?

今年2月16日,寒风凛冽的大庆古龙镇外的荒原上,1205钻井队正准备往GY2-Q9-H62井搬家,发现液压猫道“停工”了,马上联系了厂家。

“维修费用32万元。”听到报价后,队长段永坚、副队长阚永波、钻工周文学3人大眼瞪小眼。“这么贵啊?”周文学的大嗓门里满是震惊和不甘,“要不我们自己修?”

说干就干!面对70型全自动化钻机复杂的机械和电气原理,阚永波与周文学组织机械大班、电气师和柴油机大班成立攻关小组,将液压猫道分解为4个部分,对每道工序拍照记录,将所有零件归类并整齐摆放。

电缆受损,便做绝缘处理后重新连接;电控箱元件脱落、CPU外壳破损、插针弯曲,就精心修复至完好;电机接触点“粘死”,当即拆解分离……从采购到焊接,忙碌的身影仿佛与当年铁人王进喜在废料堆里寻找可用之材的影像重叠。最终,液压猫道成功恢复正常运转,整个过程仅花费1.3万余元。

“咱铁人队伍不能戴着亏损的帽子。”段永坚和副队长杨季冰连续3个月熬夜,编印出《工程作业指导书》,率先实行“铁算盘”精益管理,创新“模块化”搬家,实现了从减亏到边际利润最大化的“飞跃”。

今年以来,受效益考核影响,部分员工在某些月份的奖金有所下降,但是大家毫无怨言,始终埋头苦干。了解情况的同仁不禁感慨:“你们太不容易了!”但大庆钻探人信念坚定,大家深知,当下的难关若不全力突破,未来的道路必将难上加难。

在与铁人的一次次对话中,在与昔日荣光的对比下,大庆钻探全员战斗热情再次被点燃,各级干部出了会场就奔井场,出了井场就跑市场;机关人员当日事当日办,不眠不休也要办完;基层队顶风冒雪、不惧酷暑严寒,人人努力、人人尽力,把1天变成了2天、3天,跑出了发展“加速度”,按下了扭亏“快进键”。

钻井一公司深化一体化管理,推出“技术支撑+优化运行”举措,创出数十项生产纪录,打破了个别区域“无效益不盈利”的神话。吉林探区事业部推行阿米巴经营模式,使预算亏损百万元的延康项目实现奋斗经营目标……

从“活下来”到“好起来”“强起来”,大庆钻探以思想“破圈”引领行动“破局”,启动“转观念、学铁人、勇突破、塑荣光”主题实践活动,深化从“分奖金”到“挣奖金”的机制改革,指标全员扛、账目全员算,加速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百亿元产值效益提升工程凝聚全员智慧和力量、深化推进。

拼搏奋斗换新颜。前8个月,大庆钻探有97队次实现“四个当天”、896井次完成“一趟钻”施工,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等增幅超70%。其中,1205钻井队在古龙页岩油创出7项纪录,引领古龙页岩油平均钻完井周期降至26.31天。

铁人那句“干革命,就会遇到困难,有困难就要斗争”的叮嘱,依然是这支队伍攻坚克难最嘹亮的号角。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

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

实干笃行方致远

“你看我们冬天打井,零下30多度,胡子冻成冰葫芦,顶着刀子一样的西北风,抡起几百斤重的大钳,使出浑身的劲,咔嚓一声就打进去了,这里就有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铁人用最朴素的劳动哲学,诠释了“实干”二字的千钧之力。

这份从黑土地深处生长出来的坚韧,早已融入铁人之师的骨血,成为他们激荡市场浪潮的压舱石。前8个月,大庆钻探交出逆势上扬的成绩——成本费用压降超20亿元。在数字的背后,是无数张被汗水与油污浸透的脸庞,是无数个在寒夜与酷暑中坚毅前行的背影。每一个向好的箭头背后,都是实干沃土上结出的硕果。

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大庆钻探陕晋项目部的将士们以脚步为尺、以汗水为墨,书写着一部新时代的创业史。

西部钻井公司陕晋项目部钻井施工现场。王明忠 摄

西部钻井公司副经理、陕晋项目部经理张清岫有句朴实却充满力量的话:“只要跑到,市场就在脚下;只要干到,效益就在手中。”

9月14日,他与项目部党委书记王飞驱车近2小时,奔赴山西临汾永和县楼山乡的50248钻井队现场。雨后山路泥泞,他第一时间赶到。这是他包保的队伍,是他从“落后队”一手带成“尖刀队”的心血。

在这里,40多吨重的重载车辆在夹角超过30度的“胳膊肘弯”反复倒车;手机信号时常“失联”,人与大山对峙;夏天汗如雨下,用水紧张时数日难洗一次澡;一侧是滑坡,一侧是断崖……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硬是“虎口夺食”,服务多个甲方,在“红海”市场中闯出一条路。

40020钻井队队长奚力阳、副队长张学峰等5人挤在值班房,细化施工方案,成功完成国内首口“免通井下套管”煤岩气水平井,完井周期缩短50%;50248钻井队创下了中国石油煤层气深8煤区块一开日进尺纪录……陕晋项目部退出低效无效区块,深耕潜力市场,新签项目合同总额达13.57亿元,由亏损“困难户”转变为创效“领头羊”,创下17项纪录。

“祁连山上立标杆”,是他们的目标;“不给铁人队伍丢人”,是他们的底线。大庆钻探党员干部拒绝做“冰箱”,而是做“火种”,点燃一线激情,让实干的精神在钻探战场上熠熠生辉。

在碧波荡漾的查干湖旁,吉林石油工程事业部的钻机刀刃向内,节流挖潜,让低效区块的边际利润由负转正。

新疆塔里木钻井施工现场。王明忠 摄

在风沙肆虐的塔克拉玛干腹地,新疆项目部80013钻井队主动对标,创出日进2公里和“一趟钻”进尺5080米的纪录,综合排名从末位前进了74位。

川渝项目部16部钻机驰骋在雾气缭绕的崇山峻岭中,通过实施井型专打、推广学习曲线、迭代技术模板等举措,推动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向上,综合得分先后两次从“中游靠后”跃升至“英雄榜”榜首。

在群雄逐鹿的国内和海外“战场”,大庆钻探时隔多年重返长庆和华北市场,开辟了辽河宜庆流转区块新市场;从伊拉克到沙特,新签合同接连落地……

踏着铁人的脚步,铁人精神火种行动、与铁人对话机制,让“向铁人老队长看齐”成为新时代大庆钻探人的自觉行动,从“双子星座”到“双子星群”,精神火种正燃,铁人之师正以思想上的“大革命”推动行动上的“大转变”。

时间将大庆钻探的书页延展得很长,等待赓续的书页正徐徐铺展。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对铁人最好的缅怀,是让他的精神始终绽放出新的光芒。“大庆钻探改革重组一年来,成果是显著的,但是挑战是巨大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集团公司党组国庆寄语振奋人心,铁人队伍披荆斩棘的步履铿锵有力。

“铁人之师缘何不老?”答案就写在那实验室不灭的灯火下,写在那黄土高原深深的车辙里,写在那毫厘必争精打细算的报表中,更写在每一个大庆钻探人面对困难时那坚毅的眼神和不屈的脊梁里……响彻半个多世纪的号子声,至今依然撼天动地。

文字:记者 全攀峰、特约记者 刘娟

来源:中国石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