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接到过以“00”或“+”开头的电话,这些号码看起来长长的,很奇怪,它们其实都是境外号码。诈骗分子常常利用这些境外号码,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电商客服或是熟人、领导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到各种各样的电话,其中不乏一些隐藏着骗局的来电。今天就来给大家说一说,有哪三类电话千万不要接,以及哪个号码务必接听。
第一类:“00”或“+”开头的境外电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接到过以“00”或“+”开头的电话,这些号码看起来长长的,很奇怪,它们其实都是境外号码。诈骗分子常常利用这些境外号码,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电商客服或是熟人、领导等。
比如张女士,她在家中突然接到一通陌生的境外来电,电话那头自称是抖音官方客服,语气急切地告知她在抖音平台开通了带货服务,若不及时关闭,每月将自动扣费2000元。张女士一听要持续扣费,顿时慌了神,连忙询问关闭方法。对方先指引她在网页上输入虚假链接,下载了一款名为“想乐云”的APP。待张女士登录APP并输入“业务号”后,对方挂断电话,转而在APP内开启语音通话和屏幕共享,全程远程“指导”操作。随后,张女士按照对方要求打开手机银行等支付界面,结果手机多次黑屏,等对方说“带货服务已关闭”并挂断通话后,张女士发现自己账户内的7800元已被转走。
警方提醒,如果你没有亲戚、朋友在国外,或者没有境外联系需求,最好设置手机号码一键拦截境外来电。而且,真正的境外官方机构,比如大使馆、银行等,根本不会用电话直接办案,遇到这种境外来电,一定要果断挂断。
第二类:95开头非五位号码的电话
我们都知道一些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是95开头的五位数,比如工商银行的95588,建设银行的95533。但骗子却会钻空子,注册95开头的长号码,比如“952XXXXX”、“955XX123”,来冒充银行进行诈骗。
他们常用的骗术有谎称账户异常,比如对接到电话的人说“您的银行卡被盗刷,请提供验证码解冻”;或者以积分兑换为诱饵,说“您有10万积分,点击链接兑换手机”,而点击进去的其实是钓鱼网站。曾经王大爷就接到过“95XXX”的电话,按对方要求操作后,卡里的5万块瞬间没了。所以,看到95开头超过5位的电话,直接挂掉就对了,真有银行业务,自己主动打官方客服电话查询核实。
第三类:陌生的FaceTime电话
对于苹果手机用户来说,陌生的FaceTime电话可千万别接。骗子会通过苹果手机的FaceTime视频通话功能联系用户,他们穿着仿制的警服,背景还布置得像办案场所,让用户“眼见为实”。并且,他们能准确说出用户的个人信息,然后声称用户涉嫌洗钱或金融犯罪,需要立即“配合调查”,诱骗用户操作银行账户。
例如张女士某天接到一通陌生的FaceTime电话,接通后对面是一名“警察”,不但报出她的个人信息,还称其信息被人在南京盗用,参与了金融犯罪。张女士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会议软件,并在录屏的情况下进行银行卡账号密码的操作,最终银行卡被刷走3万余元。大学生小李也遭遇了同样的骗局,“警察”以查询通话记录和银行流水为由,绑定小李的苹果ID,最终骗取了他2万余元。所以,如无特殊需求,建议关闭苹果手机的FaceTime和iMessage功能,尤其是家中长辈的苹果手机,接到陌生的FaceTime视频通话,直接挂断。
说完了不能接的电话,接下来要说的这个号码,大家务必接听,那就是96110。反诈骗中心拨出的每一通96110电话,都说明接听者高度疑似被骗,绝对不存在“演习”一说。
然而,有诈骗团伙竟误导正在遭受诈骗的事主,称接到96110来电和工信部12381的短信只是“防诈宣传演习”。比如正在上班的李女士被陌生好友拉入钉钉群,群里有人发布刷单兼职广告,李女士在对方的指引下下载了刷单软件。期间,96110多次致电给李女士进行风险提醒,但“助理”“数据师”却向李女士解释这是防诈宣传演习,导致李女士最终因刷单被骗数十万元。
所以,当接到96110电话后,应第一时间检查自己是否非法下载了刷单、投资等软件,是否向陌生的交易账户转账等,而不是向网络里陌生的“恋人”“助理”“导师”等求证电话的真伪。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提高警惕,对于上述三类容易藏骗局的电话,坚决不接,同时一定要牢记96110这个号码,务必接听。大家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奇怪的来电呢?你们是如何处理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小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