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江西省妇联 “铭记历史・致敬铿锵玫瑰” 巾帼红色故事诵读比赛决赛在省妇女儿童中心落下帷幕。赛事落幕,不落幕的是红色传承 ——获奖选手受邀参与《硝烟中走来的铿锵玫瑰》有声读物录制。即日起,江西女性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开设该有声读物栏目,以声音传承红色记
红色故事大家读
9月18日,江西省妇联 “铭记历史・致敬铿锵玫瑰” 巾帼红色故事诵读比赛决赛在省妇女儿童中心落下帷幕。赛事落幕,不落幕的是红色传承 ——获奖选手受邀参与《硝烟中走来的铿锵玫瑰》有声读物录制。即日起,江西女性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开设该有声读物栏目,以声音传承红色记忆,让巾帼英雄事迹跨越时空被更多人听见、铭记,让不朽红色精神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光彩。
节选自《硝烟中走来的铿锵玫瑰》
施奇:机要战线上的“丹娘”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为了照顾女战士,组织上准备让她们化装后,经上海转往苏北。新四军军部机要科的施奇得知这一消息,立即与伙伴们商量,并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写道:“我要求组织上允许我们跟部队一块儿走,我们可以担任译电工作。战斗是残酷的,让战斗来考验我们吧!”
于是,腥风血雨中,施奇镇定地译发电报,保持与党中央的联系。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她不得不按照上级命令忍痛毁掉电台、烧掉密码。在突围中,施奇和战友们失去了联系。她没有慌张,找了一个山洞,悄悄躲藏起来。几天后,枪声渐渐变得稀疏起来。施奇在茂林附近找到一户穷苦人家,扮成坐月子的媳妇。搜索而来的敌人掀开被子,发现了破绽,认出施奇是新四军战士。这群野兽对施奇轮番施暴后投入监狱,敌人将她当做重要政治犯,威逼利诱:“只要你承认参加共产党是走错了路,保证以后不再给共产党做事,就可以送你去治疗。”施奇义正词严地拒绝了,痛斥敌人的无耻行径。她说:“我的肉体虽然被你们玷污了,但动摇不了我钢铁般的意志,只要我的心还在跳动,就决不会停止斗争!”恼羞成怒的敌人将她押送到上饶集中营。施奇知道,新的斗争开始了。
上饶集中营里,敌人为了掩盖罪恶,到处散播流言,污蔑施奇老早就是梅毒病人。难友们严厉警告狱方:不准造谣污蔑施奇,必须立即给她治病。否则,要把施奇被害的真相向外界揭露。一时间,在整个集中营里,到处响起了抗议国民党暴行、声援施奇的呼声。监狱头目见势头不对,只得假惺惺地派医官给施奇检查身体。之后,又指使医官对外撒谎,声称她患的是膀胱结石。难友们怒不可遏,毫不留情地揭穿了狱方的不实之词。迫于压力,狱方不得不每天给施奇吃几片消炎药,并允许女同志派代表去探望她。
躺在病床上的施奇用自己仅剩的一点微弱力量,传口信、递纸条,积极为越狱的同志提供上海、苏北党组织的联络地址,有力地配合了整个集中营的对敌斗争。施奇变得开朗起来,她盼望有一天能够重返革命队伍,继续为党工作。事实总是那么残酷,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施奇的病情一天天恶化。每位难友来看望施奇时,都鼓励她好好养病。有一次,住在隔壁牢房的难友告诉她:“等有机会,我们想办法逃出去。”施奇的眼睛一亮,可是,很快又摇头,她说:“我怕不行了。我年纪轻轻的,实在不甘心死啊!我还没有为党做多少工作,就要被敌人夺去生命,真是死不瞑目啊。要是你能逃出去,请你转告党组织,虽然我还是个青年党员,经受的锻炼和考验还不够,但我的心,至死也想着党啊!”
1942年5月,日寇进逼江西上饶。特务们恶狠狠地举起了屠刀,将20岁的施奇活埋于上饶茅家岭。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淹没在黄土中,施奇也被誉为我军机要战线上坚贞、圣洁而崇高的“丹娘”。
书籍介绍
《硝烟中走来的铿锵玫瑰》由江西省妇联联合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编写出版,聚焦新中国成立前的江西妇女运动,以珍贵史料为基,以革命文物为引,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前75位江西籍的或在赣鄱大地上工作战斗过的巾帼英豪的故事。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