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 | 安徽怀远:政府法院联动谱写民生新篇章,医疗资产“破茧涅槃”获重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1 15:52 1

摘要:医疗服务,如同守护生命的灯塔,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更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当民营医疗机构不幸陷入债务危机,面临停摆的困境,如何才能迅速化解风险,保住宝贵的医疗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就医需求?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民法院给出了响亮的答案。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邵春雷 尹金旺 通讯员刘流)医疗服务,如同守护生命的灯塔,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更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当民营医疗机构不幸陷入债务危机,面临停摆的困境,如何才能迅速化解风险,保住宝贵的医疗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就医需求?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民法院给出了响亮的答案。

怀远县法院以政府法院联动机制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司法力量与行政资源的深度协同,仅用短短五个多月的时间,便成功推动荆塗医院从债务缠身、运营停摆的绝境中“破茧重生”。这一壮举不仅化解了高达13.67亿元的巨额债务风险,更重要的是,保住了区域医疗服务的“基本盘”,为其他深陷困境的医疗机构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样本,为民生保障贡献了宝贵的经验。

危机突显,民营医院深陷泥潭,民生保障亮起“红灯”

荆塗医院,曾是怀远县规模领先的民营医疗机构,肩负着周边数万群众的日常诊疗和基础医疗服务重任,是区域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到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内部管理出现失序、资金链断裂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这家承载着百姓希望的医院,一步步滑向了危机的深渊。

冰冷的数据,揭示了问题的严峻性:截至2024年8月,怀远县法院受理案件时,荆塗医院的债务总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3.6683亿元,涉及金融借款、职工集资、工程款、药品供应款等多个领域,882名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岌岌可危。更令人担忧的是,595名职工的集资款长期遭到拖欠,药品供应链中断导致临床用药难以为继,医疗设备维护滞后造成服务质量大幅下滑,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跌至谷底,医院运营已经濒临全面停摆。

“一旦医院关门倒闭,周边群众看病就医将不得不奔波十几公里,职工的生计、债权人的利益也将成为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极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怀远县法院相关负责人坦言,这起医疗领域的危机事件,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企业经营问题,更是事关民生稳定的严峻考验,是必须破解的应急难题。

协同破局,政府法院联动织密风险防控的坚固网络

面对这场严峻的挑战,怀远县法院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政府法院联动机制为核心,构建了一张风险防控的坚固网络。

高位统筹,搭建高效协同矩阵。由怀远县政府亲自牵头,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整合法院、金融监管、财政、卫健、人社、公安等12个关键部门的力量,成立了高规格的破产重整专班,形成了一个强大的“1+N”协同工作矩阵。“1”代表法院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依法依规推进司法程序;“N”则代表各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为破产重整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这种高规格、多部门的协同模式,确保了资源调动和决策的高效性,为快速解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双组长负责制,明确责任分工。为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专班实行双组长负责制,由怀远县法院与县政府分管领导共同牵头,下设资产处置、债务化解、职工安置、医疗保障等多个专项小组。这种模式明确了“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有效避免了责任不清、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确保了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常态化沟通机制,实时动态跟踪。怀远县法院还建立了“日汇报、周调度、月总结、季研判”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构建了一个信息畅通、反应迅速的沟通平台。通过“每周例会+专题会商+应急响应”常态化沟通平台,实时跟踪药品供应、职工情绪、患者诉求等动态风险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针对医院医保资质可能被暂停的潜在风险,法院积极协调卫健部门第一时间与上级医保机构进行对接,详细说明重整工作的进展情况,争取政策上的缓冲期;面对职工可能出现的讨薪苗头,人社部门联合法院及时开展政策宣讲,稳定队伍情绪。这种“司法程序+行政赋能”的无缝衔接,为化解危机筑牢了坚实的制度屏障。

司法程序与行政赋能的无缝衔接。在主导司法程序的同时,怀远县法院积极协调各行政部门提供支持。针对医院医保资质可能被暂停的问题,法院协调卫健部门对接上级医保机构,争取政策缓冲期;面对职工讨薪苗头,人社部门联合法院开展政策宣讲,稳定队伍情绪。这种“司法程序+行政赋能”的创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司法机关难以独立完成的问题,为重整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守护医疗的“核心价值”

医疗机构与普通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执业资质、医保定点资格、专业的医护团队等,是保障医疗服务连续性的核心资源。怀远县法院始终坚持“医疗价值优先”的原则,在重整过程中精准施策,力求避免医疗资源的流失,确保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得到保障。

创新评估,确保医院“能看病、能报销”。在资产评估环节,怀远县法院创新性地将医疗执业许可证、医保定点资质等无形资产纳入评估体系,与有形资产一同核算,明确“保留医疗机构主体资格、维持医保定点资质”的底线,确保医院“能看病、能报销”的核心功能不中断,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患者的利益。

多方协调,恢复药品供应链。针对药品供应链断裂的问题,卫健部门积极协调周边公立医院临时调拨应急药品,同时指导重整专班与供应商进行积极谈判,承诺优先清偿部分欠款,最终推动供应链逐步恢复,保障了临床用药的需求。

差异化清偿,平衡各方利益。债务清偿是化解矛盾的关键环节。怀远县法院引入由资产评估、财务审计、医疗管理专家组成的第三方团队,开展“全资产清查+全债务核验”,全面摸清家底后,实施差异化的清偿方案:职工债权、医疗费用等优先债权全额保障;普通债权按比例阶梯清偿;金融债权通过展期、降息等方式进行重组优化。最终,整体债务清偿率提升至63%,既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又为医院留足了重生的宝贵空间。

闭环管控,全流程筑牢风险的“防火墙”

“危机处置最怕按下葫芦浮起瓢,必须用闭环管理防患于未然。”怀远县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审判团队负责人张志荣介绍说,针对重整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点,专班制定了《荆塗医院重整实施方案》等3套操作方案,明确了“目标清单+进度表+责任链”,将破产申请、资产清查、债权人会议、投资人引入等关键节点细化到周、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稳控机制,防范群体性事件。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怀远县法院建立了“舆情监测、矛盾化解、应急处置”三位一体的稳控机制:网信部门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相关舆情,司法行政部门牵头成立调解专班,公安部门制定了周密的应急预案。

公开透明,引入战略投资人。在引入战略投资人的关键环节,通过公开招投标、发布《医疗资产重整招商白皮书》等方式,确保过程的透明规范,最终成功引入6.89亿元的资金,为医院注入了“活水”,为医院的重生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管理革新,提升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怀远县法院同步推进职工安置与管理革新:516名医护人员全部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保留原有的职称待遇;推动新管理团队与区域知名医院建立医技合作,提升诊疗水平。今年2月以来,荆塗医院月均医疗服务收入稳定在1000万元以上,日均诊疗量超过900人次,医疗服务能力与群众信任度逐步回升,医院的运营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长效赋能,从“个案处置”到“体系建设”

荆塗医院的成功重生,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怀远县法院以此次重整为契机,积极构建“预防、救治、重生”全周期困境医疗企业救治体系,制定了《医疗资产破产重整操作指引》,对医疗质量监管、医患权益保障、行业准入衔接等12类共性问题作出了规范,推动应急处置的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为未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法院联动的核心,是让司法的规范性与行政的专业性形成合力。”张志荣表示,通过明确行政部门在医疗资质延续、应急医疗保障等领域的介入边界和流程,实现了从“被动救火”到“主动防控”的转变,为区域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此次实践充分证明,面对涉及民生的复杂危机,唯有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资源力量,才能在守住民生底线的同时,推动困境资源重焕生机。怀远县法院的探索,为其他地区处理医疗领域风险、筑牢民生应急保障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贡献了力量。怀远县法院的成功经验,将激励更多地方政府和司法机关,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谱写更加美好的民生篇章。

来源: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