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银更刺激,周四冲到51.24美元,这可是40多年来的最高价啊,转头就往下掉,今年以来虽说涨了70%多,比黄金猛,但这波动谁看了不心跳?这市场最近跟坐过山车似的,刚觉得能赚一笔,转眼就得担心利润没了。
前几天黄金刚摸到4000美元/盎司的关口,结果没稳住,上一交易日直接跌了1.6%,周五收盘差不多3980美元。
白银更刺激,周四冲到51.24美元,这可是40多年来的最高价啊,转头就往下掉,今年以来虽说涨了70%多,比黄金猛,但这波动谁看了不心跳?这市场最近跟坐过山车似的,刚觉得能赚一笔,转眼就得担心利润没了。
黄金白银闪崩?其实是获利了结撞上市场情绪
为啥会这样?本来想说是单纯的市场恐慌,但后来发现不是。
技术指标摆在那儿,过去一个月黄金大多时候都处于超买状态,简单说就是涨得太猛了,有点虚。
连着四天快速上涨,还在周三创下4059.31美元的历史高点,这时候肯定有人想“落袋为安”,毕竟谁也不想等价格跌了再后悔。
PepperstoneGroup的研究主管克里斯・韦斯顿说得挺对,美国交易时段里,黄金、白银甚至加密货币和标普500的不少成分股,都一起往下走,就是因为之前涨太猛的势头弱了,交易员们急着把手里的多单卖掉,锁定收益。
白银这边更复杂点,它不光是像黄金那样的投资品,还能用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这些工业领域,而且工业用途占了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今年大家都担心美国可能对白银收关税,好多白银都往美国运,结果伦敦那边库存少得可怜,借贷成本都飙上去了。
一边是工业需求在涨,预计到2025年需求还会超过供应,一边是库存紧张,再加上散户投资者总觉得银价被大机构压着,想抱团推高,这波动能不大吗?
还有个有意思的点,周四美国股市也在跌。
本来黄金是大家眼里的“避风港”,市场乱的时候该涨才对,但这次不一样,投资者为了弥补股市的损失,只能把黄金也卖了,所以黄金就跟着风险资产一起跌了。
不过还好,金价大概率还是能实现第八周上涨,算是给投资者一点安慰。
美元和新能源:才是贵金属涨跌的“隐形推手”
光看短期的获利了结还不够,得搞清楚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现在好多人都在做“货币贬值交易”,简单说就是觉得美元这些主要货币可能要贬值,所以都往比特币、黄金、白银这些“硬通货”里钻。
为啥会这么想?美国财政压力摆在那儿,赤字看着就不太行,通胀又可能让金融证券的价值缩水,这么一来,贵金属的吸引力自然就上去了。
新加坡时间上午7点多的时候,现货金稳住了,大概3987美元,彭博美元现货指数也没怎么动,毕竟前一天刚涨到10周高点,这会儿歇一歇也正常。
白银的情况更特殊,它跟美元、美国利率都呈负相关,美元涨它大概率跌,利率降它可能涨。
但更关键的是新能源的需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这些东西都得用白银,而且用量不小。
现在全球都在推新能源,白银的工业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但供应又跟不上,伦敦库存都快到历史低位了,可供借贷的量少得可怜,这供需缺口不就推着价格往上走吗?不过白银的波动性是真的大,散户多,情绪一上来就容易炒得太高,跌的时候也狠,所以想投白银的话,可得想清楚风险。
那接下来该怎么看?乐观的话,如果美国政府停摆继续,中东那边再出点事儿,黄金说不定年底能破4200美元,白银冲55美元也有可能。
但中性来看,美联储要是再降两次息,黄金可能就在3800到4000之间晃,白银大概45到50美元。
悲观情况也得考虑,要是白银库存突然多了,或者工业需求没跟上,白银跌到40美元也不是没可能。
投资建议的话,长期配黄金可以稍微加一点比例,从5%提到8%差不多,毕竟它抗通胀的属性还在。
白银想短期做的话,46到48美元之间买,止损设44美元,目标看52美元,不过得天天盯着伦敦白银的租赁利率,这玩意儿影响真不小。
产业链方面,白银矿股和光伏银浆公司可以看看,但别瞎买,得查清楚公司的实际情况,比如矿的产量稳不稳定,银浆的需求够不够。
总的来说,今年贵金属市场不是简单的涨涨跌跌,而是美元信用、财政压力、新能源需求这些因素凑在一起,才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投资者别光盯着短期价格,得把背后的逻辑想明白,不然很容易被波动带偏。
现在这市场,保持冷静比啥都重要,追涨杀跌肯定不是明智之举,搞清楚自己能承受多大风险,再决定投多少,这才是靠谱的做法。
来源:奇史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