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有意思的是,偏偏有品牌能逆市冲,就说胖东来,一共就13家店,2022年卖了70亿,2023年冲到107亿,2024年直接干到170亿。
这两年餐饮圈有多难,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不少老板都在愁客流、愁成本。
但有意思的是,偏偏有品牌能逆市冲,就说胖东来,一共就13家店,2022年卖了70亿,2023年冲到107亿,2024年直接干到170亿。
三年涨了100亿,这数据放现在餐饮圈,简直跟开了挂一样。
之前我还琢磨,是不是胖东来突然把产品升级了,或者服务又搞了什么新花样?直到看到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在2025中国餐饮品牌节上的演讲,才明白问题的关键不在产品本身。
赵总说,胖东来的人没换、产品没换、品牌也没换,真正的功臣是这几年的自媒体红利。
说实话,这话一下子点醒我了,要是没有短视频、直播这些平台把胖东来的口碑传出去,哪会有人提着行李箱专门去买东西?
现在的消费者跟以前真不一样了,以前买东西靠逛实体店、听朋友说,现在呢?吃饭前先刷短视频看推荐,买东西先在网上搜评价,等线上决定好了,才会去线下体验。
搞餐饮的要是还只盯着把菜做好、把店装好看,怕是连消费者的面都见不着。
赵总这话我特认同,现在做餐饮,第一步就得抢“线上决策”的先机,不然客流根本上不来。
聊完胖东来的增长逻辑,再看看比格比萨是怎么把这套玩明白的,赵总自己就踩中了一个关键点,创始人做IP。
你想啊,提到雷军就想到小米,提到俞敏洪就想到新东方,提到于东来就想到胖东来,现在的品牌早就跟创始人绑在一起了。
赵总说“创始人IP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这话真没夸张。
比格做IP是从2023年6月开始的,起因特巧,网红“痞幼”去他们家吃饭拍了个视频,一下就有60多万点赞,几千万人看,给店里带了不少客流。
赵总这才意识到,线上IP必须做,本来想,刚开始做粉丝少很正常,千八百人慢慢涨呗,结果正好有个自媒体团队找过来,说要共创视频,还提到可能要拍家里、聊私人话题。
换别的老板可能会犹豫,毕竟涉及隐私,但赵总还是答应了,没想到这一下就破圈了,粉丝直接从几千涨到1万多。
老实讲,我之前觉得做IP得看企业规模,门店少、店面小的根本玩不转,但赵总举了个煎饼摊老板的例子,人家把流量做好了照样爆火,赚得不比大店少。
后来我还查了下,2024年有个叫“张记肉夹馍”的,就3家小店,老板天天拍熬汤的日常,月客流直接涨了四成。
这么看,能不能做IP真跟规模没关系,关键是敢不敢行动,比格这IP做得是真有效果,2024年赵总个人账号播放量1.33亿,2025年到8月就快2亿了,累计3亿多播放,还没花一分钱投放。
今年大家都说餐饮难,不少品牌业绩下滑,但比格2025年到8月,同店同比还涨了18%,店均从去年不到70万涨到快80万。
这数据放现在,真挺能打,有了流量和IP还不够,怎么把流量变成回头客,怎么应对突发问题,比格还有另一招。
很多品牌做营销总爱搞套路,什么满减、打折,看着热闹,其实留不住人,但比格不一样,他们全年12个月都在给特定人群做福利,警察、航天员、律师、教师、学生都有专属优惠。
就说上个月的“律师节”,本来大家都觉得律师是高消费群体,不在乎这点优惠,结果反馈特别好。
说实话,我觉得这才是懂人心,人家要的不是便宜,是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这种温暖比折扣管用多了。
而且这种“暖”在关键时刻还能帮大忙,之前蜜雪冰城出了“隔夜柠檬片”的新闻,本来以为消费者会骂,结果大家反而说“没事,能接受”。
为啥?还不是因为蜜雪冰城平时跟消费者处得好,有情感联结。
比格自己也试过“自曝问题”,赵总去年在青岛巡店,发现一家店管理特差,气不过发了条抖音,没想到这条视频有近2000万播放。
本来想,曝了问题生意肯定下滑,结果把店改造后,月营业额从70万涨到120万。
你看,敢直面问题反而能赢信任,更意外的是,做IP还帮比格解决了不少内部问题。
比如弱店改造,他们搞了“超级福利体验店”,先上新品,再给大学生发福利,今年这类店同店同比涨了115%。
新品研发也不是老板或厨师说了算,而是听消费者的,他们有138个SKU,按“7+2+1”来分,70%西餐、20%中餐、10%地域特色,每年更新30%,先让粉丝品鉴,在体验店试卖,最后再推到全国。
这样选出来的产品,肯定更合消费者口味,就连招聘和投诉处理也沾了IP的光,不少人看了视频,认同比格的经营理念,主动来应聘;评论区也成了处理投诉的渠道,每天把投诉整理出来发给市场部,复盘整改,反而让管理更顺了。
其实回头看,不管是胖东来还是比格,他们能在餐饮寒冬里突飞猛进,根本不是靠运气。
抓得住自媒体红利,敢做创始人IP,能真正经营人心,这三点加起来,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的餐饮早就不是“做好产品就行”的时代了,要是还守着老思路,怕是真要被淘汰。
所以对餐饮老板来说,与其抱怨生意难,不如想想怎么拥抱线上,怎么让自己的品牌有温度。
毕竟消费者变了,市场变了,玩法也得跟着变,未来的餐饮,拼的不只是产品,还有传播、有情感、有温度。
来源:曦言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