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9日,真正看完节目才明白,这是给这位17岁奥运冠军卸下光环的“保护罩”。过去三年,她身高猛增8厘米、体重浮动3公斤,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一度从满分动作变成“炸弹”,队里内部测试最低跳出过56分。
一、央视点名风波:一句“她已没有退路”揭开全红婵真实处境
10月9日,真正看完节目才明白,这是给这位17岁奥运冠军卸下光环的“保护罩”。过去三年,她身高猛增8厘米、体重浮动3公斤,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一度从满分动作变成“炸弹”,队里内部测试最低跳出过56分。
教练陈若琳在镜头前直言:“外界以为她只要站上跳台就是冠军,其实她每天都在和自己的身体打仗。”为了让身体回到“可控区间”,全红婵把每日两练加量到三练,晚上再加30分钟核心,整整42天没碰一口奶茶。
央视跟拍显示,她训练结束后的第一句话不是“好累”,而是“今天水花有没有比昨天小?”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追问,让陈若琳那句“她必须比同龄人更狠”终于被网友读懂—,原来“天才”两个字背后,是一场无人替打的“自救”。
二、陈芋汐首次公开承认:我比全红婵难的是“必须完美”
就在全红婵被热议“是否掉队”时,20岁的陈芋汐在10月8日深夜接受搜狐独家专访,第一次卸下“大心脏”标签,说出埋在心里四年的话:“我不能失误,因为我没有‘成长’这个借口。”
从2021年西安全运会到2024年巴黎世界杯,陈芋汐只要输给全红婵,训练日记里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转体慢了8°,加10次”。好在努力没有被辜负,上周队内测试,她六个动作跳出449.60分,高出全红婵1.8分,这也是她近一年来第一次在正式计分中反超。
说到此时,陈芋汐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只是轻轻呼了一口气:“我终于可以把‘完美’两个字还给自己,而不是别人给我的枷锁。”
三、同体重、同难度、同巅峰——10月11日金牌只隔一滴水花
10月11日下午15:00,武汉体育中心跳水馆将上演本届全运会最受瞩目的女单10米台对决。称重结果显示:全红婵45.2公斤,陈芋汐45.3公斤,双方体重差不足100克,最高难度动作同是3.6的207B。
国家队内部给出的技术白皮书显示,全红婵的优势在“入水角度垂直度”,平均水花直径28厘米,比陈芋汐小3厘米;陈芋汐则赢在“空中姿态一致性”,六位裁判给出的同步分波动范围不超过0.5,而全红婵偶尔会拉到0.8。这场对决也被看作两代“跳水女王”的正式交接:如果全红婵夺冠,她们不是对手,只是两个为跳水付出全部青春的姑娘。金牌终究只能有一枚,但她们用同一滴水花告诉世界:所谓巅峰,不过是两个女孩把彼此逼成更好的自己。
来源:赛时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