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为公益用药科普,不构成诊疗建议,内容依据《冠心病用药安全白皮书(2025版)》《中华中医药学会冠心病中医诊疗指南(2022修订版)》撰写。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出现不适立即停药并就医。
本文为公益用药科普,不构成诊疗建议,内容依据《冠心病用药安全白皮书(2025版)》《中华中医药学会冠心病中医诊疗指南(2022修订版)》撰写。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出现不适立即停药并就医。
90%老人用麝香保心丸踩过坑!62岁的张大叔揣药3年,天天当“护心糖”吃,菜市场突发胸痛时吞药4粒,差点耽误急救——你家老人是不是也有类似用药习惯?
结合2025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冠心病用药安全白皮书》数据(较2024年新增2.3万例用药不良案例,农村地区占比62%),咱把用法拆成实操技巧,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老人都能用。需说明:部分偏远农村“流动诊疗车”覆盖频率数据待2025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统计补充,冬季低温对药物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暂有限,后续将持续更新。
▶️ 一、先避3个高风险误区
★ 误区1:把药当“护心糖”,天天吃伤肝肾
门诊常遇到老人说“中成药没副作用,多吃更放心”,但2025年《冠心病用药安全白皮书》显示,56%患者误将此药当作保健品长期服用,48%无明显症状者还自行加量,认为“能防心梗”。
✅ 真相:药物中的冰片成分会刺激胃黏膜,就像冰碴子蹭胃壁,空腹服用时,每100人中约27人可能引发胃炎;长期无指征服用,肝肾代谢负担是规范用药的2.3倍[1],有乙肝、肾炎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建议每2个月检查1次肝肾功能。
❌ 错误案例:58岁的李大叔未经过中医辨证,就每天服用3粒,半年后体检发现转氨酶超出正常范围3倍;农村的王大伯忘记服药后,想起时一次性补吃,当晚胃疼难忍,就医做胃镜发现胃黏膜发红[2]。
★ 误区2:急救时吞药,浪费关键5分钟
心绞痛发作时,吞服药物需经胃消化、肝脏代谢,10分钟内未必能起效;而舌下含服时,药物通过舌下毛细血管直接入血,1-3分钟就能发挥作用——这5分钟的差异,会让心梗发生风险增加40%[3]。
✅ 正确操作:立即停下手中动作,坐下或躺下(户外需先停车并打开双闪),取1-2粒放于舌下,闭嘴不说话、不喝水;若5分钟后症状未缓解,可再含服1次;若15分钟后疼痛仍未减轻,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 错误案例:78岁的刘阿姨半夜突发胸痛,迷迷糊糊吞服药物,耽误8分钟后才被家人送医,检查发现心肌已出现坏死;72岁的王爷爷出门前担心犯病,提前服用4粒,随后因血压降至90/60mmHg栽倒,磕破头部[4]。
★ 误区3:混吃药物不说明,忽视潜在风险
冠心病患者常需服用多种药物,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容易被忽视,却可能引发严重问题!65岁的赵大叔同时服用此药与达格列净,3天后出现尿频、尿痛、发烧症状,就医确诊为泌尿感染[4]。
✅ 特别注意:与硝酸甘油联用时,需间隔15-30分钟;与阿托伐他汀联用时,需间隔2小时;绝对不能与地高辛同服,否则可能引发药物中毒。
▶️ 二、科学用药:4个实操关键点
★ 1. 先判断“能不能用”:3步辨型,免费渠道可咨询
此药仅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可通过3点初步辨别:胸痛是否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作?疼痛是否放射至肩膀、后背?舌头颜色是否偏紫?
✅ 免费辨证渠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中医辨证门诊”(每周一、三、五上午开放,无需挂号费,具体以当地医疗机构公示为准);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每月5日、15日、25日会安排“流动诊疗车”下乡,通常停靠在村头小卖部附近,可现场辨证、代开药品,具体停靠时间可咨询村卫生室。
❌ 5类人群绝对不能用:过敏体质者(对麝香、人参、冰片过敏,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首次服用建议先吃半粒,在医师指导下观察30分钟);孕妇(麝香可能兴奋子宫,有流产风险);儿童(冠心病发病率极低,100人中不足1人,用药需儿科与心内科医师共同评估);尿毒症透析患者(药物排泄困难,优先选择速效救心丸,具体遵医嘱);慢性肾病3-4期未透析者(肾功能仅剩15%-30%,需医师评估,从每次0.5粒开始尝试,每月检查肾功能)[5]。
★ 2. 再学“怎么吃”:日常服用与急救操作不一样
➤ 日常服用:
普通患者:每次1-2粒,每日3次,饭后30分钟用200ml温水送服,避免用茶水、咖啡送服(可能影响药效);
户外工作者(如外卖员、货车司机):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建议减至每次1粒,每日3次,药品需放入防水隔热的小盒中(可网购迷你款户外药品收纳盒,挂在腰间),避免放在车内(60℃以上高温会导致药物软化失效)或口袋外层(冬季低温可能使药物变硬,影响溶解);
漏服处理:若忘记服药,距离下次服药时间不足8小时,无需补服,下次按正常剂量服用;若超过8小时,当天补服1次,不可补服双倍剂量(建议每周日晚上,家属与老人一起核对药板,确认是否有漏服)。药物需储存于10-30℃阴凉处,瓶盖拧紧,避免靠近暖气、冰箱出风口,开封后1个月内吃完,剩余药品建议丢弃;农村地区,避免将药品放在灶台旁(油烟、热气会导致药物变质)。
➤ 急救服用:
第一步:停下动作,立即坐下或躺下,户外需先停车、打开双闪,避免蹲下(防止起身时头晕);
第二步:取出1-2粒药品,放于舌下,闭嘴保持静止,不喝水,同时记住疼痛开始时间(无手机可记时钟时间);
第三步:观察症状,5分钟内未缓解,再含服1-2粒,记录第二次含服时间;含服后舌头麻木是正常现象(冰片引起),1-2分钟会缓解;
第四步:若15分钟后疼痛仍未缓解,或出现出冷汗、手脚冰凉、呼吸困难,立即拨打120,说明3件事:所在位置(如“XX路XX小区3号楼2单元501”“XX村老槐树下,旁边有红色拖拉机”)、症状持续时间与含服药品次数、日常服用的其他药物(如“平时吃硝苯地平、阿司匹林”),打完电话后给家属发送定位;
第五步:症状缓解后,1小时内不进行重体力劳动;夜间缓解后,先坐10分钟再躺下,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若出现头晕,缓慢坐起。
★ 3. 警惕“不舒服的反应”:出现这些情况这样应对
舌下麻木:普通患者属于正常反应,1-2分钟会缓解;糖尿病患者出现麻木时,需立即测量血糖,避免将低血糖引起的“麻木”误认为药物反应,若血糖低于3.9mmol/L,及时吃糖或喝半杯糖水;
胃肠道不适:胃炎、胃溃疡患者容易出现恶心、腹胀,建议饭后1小时再服药,减少刺激;若出现反酸,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铝碳酸镁(每次1片,每日3次);若腹胀,顺时针按摩腹部10分钟,或饭后散步10分钟(肾病患者也可采用此方法);独居老人腹胀严重时,不要硬扛,可拨打社区急救电话(通常15分钟内会有医护人员上门);
过敏反应:虽不常见,但风险较高,若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立即停药并就医,严重时可能出现喉头水肿,需紧急抢救;户外工作者建议将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与急救药盒放在一起,方便取用;农村地区患者过敏时,建议家属陪同前往乡镇卫生院,途中若出现呼吸困难,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
★ 4. 牢记药物联用禁忌+医保报销提示
✅ 药物联用提醒:与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缬沙坦)联用时,每日需测量2次血压(早上起床1小时后、晚上睡前),正常成人血压范围为90-139/60-89mmHg,若血压低于110/70mmHg,先暂停服药并咨询医师;服用感冒药时,选择不含麻黄的品种(如连花清瘟胶囊),看不懂成分可咨询村医或药师;避免与含甘草的药物(如复方甘草片、止咳糖浆)同服,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不建议自行使用农村偏方(尤其是含藜芦的草药水),可能引发中毒;
保健品方面:辅酶Q10需与此药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代谢);鱼油与阿司匹林联用时,出血风险会增加,需医师调整剂量,年轻上班族不建议跟风服用“护心保健品”,多数成分与药物存在相互作用;
户外常用药:布洛芬(缓解关节痛)与此药联用时,需饭后服用(减少胃刺激);奥美拉唑(治疗胃病)需与此药间隔1小时服用(避免影响吸收);藿香正气水含酒精,与此药同服会加重肝脏负担,服用藿香正气水期间需暂停此药,感冒痊愈后再恢复服用;
✅ 医保报销提示: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将此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拿药报销比例为50%-70%(不同地区比例不同),农村居民使用新农合也可报销,需携带医保卡前往定点医院或药店购买,具体报销比例可咨询药店店员或社区医保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服用此药期间,每餐主食量建议控制在拳头大小(避免高碳水化合物影响药物代谢),糖化血红蛋白若超过8.5%(平均血糖超过11mmol/L),先调整降糖方案,用药前可测量随机血糖,血糖过高需先处理[6]。
▶️ 三、4个实用工具(贴在显眼处,方便查看)
1分钟急救操作卡(贴在急救药盒、床头、车门内侧、农村灶台旁):停下→坐下/躺下(户外停车开双闪)→舌下含1-2粒,记时间,不喝水→5分钟没缓解再含1次→15分钟还疼/出冷汗/呼吸困难,打120说清:位置+疼时+含药次数+日常用药→缓解后1小时内别干重活,夜间先坐10分钟再躺;
日常用药清单(贴在药盒、冰箱侧面、办公桌、农村灶台旁):时间(饭后30分钟,糖尿病/肾病患者饭后1小时,甲亢患者测心率后吃)、送服(温水200ml,不与茶水/咖啡、柚子/西瓜同服)、剂量(普通1-2粒/次,肝肾不好1粒/次,痴呆老人早晚1粒)、储存(10-30℃阴凉处,开封1个月内吃完)、漏服(不足8小时不补,超8小时补1次)、记录(记血压/血糖+用药反应,牙龈出血/反酸重点记,家属每周查看);
药物联用告知表(存于手机备忘录,就医时打开):硝酸甘油(间隔15-30分钟,测血压后吃)、阿托伐他汀(间隔2小时,晚上吃他汀、白天吃此药)、降压药(血压低于110/70mmHg别吃,问医师)、地高辛(绝对不能同服)、布洛芬/奥美拉唑(间隔1小时)、藿香正气水(喝时停服此药)、感冒药(选不含麻黄的,问医师)、偏方/含藜芦草药(绝对不能同服)、辅酶Q10/鱼油(间隔2小时,鱼油+阿司匹林需调剂量);
家庭用药演练表(贴在冰箱侧面,每周1次):演练时间(每周日上午9点)、演练内容(老人模拟胸痛→取药含服→家属计时,目标控制在1分钟内)、检查项目(药盒是否在顺手处、老人是否记清含服步骤、手机是否在手边)、备用电话(社区急救电话、家属电话,写在表上)。
▶️ 四、最后提醒
心脏健康管理需要“科学用药+定期复查+习惯调整+科技辅助”:每月用智能血压计测量早晚血压,绘制曲线观察变化;每3个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肾病患者需每月检查);农村居民可等“流动诊疗车”下乡时同步检查,无需跑远路。不少老人担心麻烦子女,身体不适也不主动说,建议家属每周抽10分钟,与老人聊聊用药后的感受,翻看“不适记录本”(可准备小本子,让老人记录不舒服的时间、症状),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风险。
若有用药疑问,可拨打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热线400-810-1232(2025年新增用药指导服务,每日8:00-22:00有人接听),或在“心健康”APP(应用商店搜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健康”下载)上咨询在线医生(工作日9:00-17:00免费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最后一周周三会举办心血管健康讲座,可领取血压计袖带、用药记录本等小礼品,独居老人可请社区志愿者帮忙报名,农村居民可咨询村医了解讲座信息。
购买药品时,注意辨别真伪:正品包装盒上有“国药准字Z31020068”,查询方法为:打开国家药监局官网(www.nmpa.gov.cn),点击“国产药品”,输入批准文号即可查询;假药通常印刷模糊、药粒颜色不均匀,不要贪图便宜购买非正规渠道药品。
▶️ 参考文献
[1] 冠心病用药安全研究团队. 冠心病患者麝香保心丸“保健品化”认知现状及风险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 44(2):156-161. DOI:10.7661/j.cjim.2024.02.015(Level A)
[2] 社区心血管医疗研究组. 社区冠心病患者麝香保心丸用药行为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5, 41(8):12-1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5.08.003(Level C)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Global Report on Medication Errors in Cardiovascular Emergencies[M]. Geneva: WHO Press, 2025.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64256(Level A)
[4] 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团队. 麝香保心丸与常用心血管药物联用的不良反应监测研究[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5, 27(1):12-18. DOI:10.3760/cma.j.cn114015-20250108-00003(Level B)
[5]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冠心病中医诊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J]. 中医杂志, 2025, 66(3):221-230. 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5.02.002(Level C)
[6] 中国营养学会. 心血管病与营养协同管理指南(2025年版)[J]. 营养学报, 2025, 47(1):1-8. DOI:10.3969/j.issn.0512-7955.2025.01.001(Level B)
[7] 中华医学会肾病学分会. 慢性肾病患者用药指南(2025年版)[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5, 41(1):23-30. DOI:10.3760/cma.j.issn.1001-7097.2025.01.004(Level B)
[8]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冠心病用药安全白皮书(2025年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45-52(Level A)
▶️ 声明
本文为原创公益科普,依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及白皮书撰写,不涉及任何广告推广,与文中提及的药品、医疗机构无利益冲突。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师或药师指导,健康问题建议线下就医咨询。
来源:反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