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吓人了!死亡率高出49%!外卖员揭露十大最不能点的外卖品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9 18:45 3

摘要:长辈常念叨的“外面的饭菜不健康”,如今有了科学研究的支撑。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营养与营养学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本研究选取超3.5万名成年人为调查对象,详细采集了他们的日常饮食结构、外出就餐频次等核心信息。在

当下,外卖点餐与外出就餐已成为众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多位受访的外卖配送员都坦言,从卫生角度出发,家中自制的饭菜仍是最优选择。

长辈常念叨的“外面的饭菜不健康”,如今有了科学研究的支撑。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营养与营养学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本研究选取超3.5万名成年人为调查对象,详细采集了他们的日常饮食结构、外出就餐频次等核心信息。在长达17年的平均随访周期内,共有2781名受访者离世,具体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疾病致死511人,癌症致死638人。

揭露黄焖鸡米饭食品安全问题的暗访记者,在直播连线时指出,外卖行业内回收剩菜、将隔夜菜加热后重新销售的情况并不罕见。

该记者在黄焖鸡米饭门店卧底期间,曾亲眼目睹前一晚被顾客退单的外卖,在未经过专业冷藏、仅常温放置的情况下,于次日被正常供应给堂食顾客或外卖下单者。

针对这一现象,暗访记者给出明确消费建议:“建议在上午11点后再点外卖”。他解释道,这是因为前一天门店剩余的食物,大概率会优先售卖给第二天最早下单的消费者,导致早间订单遭遇隔夜菜的可能性显著更高。

不少外卖员在采访中透露,自己日常很少点外卖,因为取餐时能直观看到部分商家的食品在新鲜度和卫生方面难以达标。综合多位外卖员的反馈,以下10类外卖是他们普遍不会选择的:

1. 黄焖鸡:被多位外卖员列为“最不推荐”,部分不良商家会使用不新鲜的“僵尸肉”、隔夜剩菜,甚至回收顾客吃剩的菜品重新加工。

2. 麻辣烫:汤底重复使用、食材长时间暴露在外滋生细菌是主要问题,且丸子类食材多为低价冷冻合成品,卫生隐患较大。

3. 盖浇饭:鱼香肉丝、咖喱饭等常见口味多依赖预制菜料包,不仅食材清洗不彻底,还存在高油高盐的问题。

4. 炸鸡/炸串:所用的半成品冷冻鸡块常被反复油炸,油质会逐渐劣化,容易产生对健康不利的致癌物。

5. 粥类:部分商家会将隔夜粥二次加热后售卖,更有甚者可能添加增稠剂来改善口感,掩盖不新鲜的问题。

6. 水果捞:商家可能会把腐烂的水果削去坏损部分后切块,再用酸奶或调味料掩盖异味,水果新鲜度无法保证,食用后易引发腹泻。

7. 水饺类:大多是低价散装速冻水饺,馅料多采用肉类边角料,真正手工现包的比例极低,食材品质难保障。

8. 炒饭/烤肉拌饭:价格低廉的烤肉多为来源不明的速冻肉,商家会用大量酱料掩盖肉质本身的缺陷,提升风味。

9. 料理包快餐:本质就是预制菜,很多商家提前采购好成品菜包,接到订单后只需简单加热就能出餐,缺乏新鲜烹饪的过程。

10. 汤品:为控制成本,汤中食材用量少、水分多,味道全靠调味包调制,并非真正用鸡肉或骨头熬煮而成。

来源:GaySpot乐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