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山东断奇案:古井冤魂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9 03:31 1

摘要:连日的春雨,让山路变得泥泞不堪。刘墉与张成身着便服,正沿着蜿蜒的山路,前往一个名叫“落马坡”的偏远村落。

第一章 荒村怪谈

乾隆二十六年,春。

山东青州府,博山县。

连日的春雨,让山路变得泥泞不堪。刘墉与张成身着便服,正沿着蜿蜒的山路,前往一个名叫“落马坡”的偏远村落。

此行,是因为刘墉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称,落马坡村近来怪事频发,村中的一口百年古井里,夜夜传出女子的哭声,更有人说,曾看到一个白衣女子的身影在井边徘徊,村民们都说是“冤魂索命”,吓得人心惶惶,连井里的水都不敢喝了。当地县令派人查了几次,都以“无稽之谈”草草结案,村民们无奈,只好寄希望于微服私访的刘大人。

“大人,这荒山野岭的,又下着雨,那落马坡村怕是还得走半个时辰。”张成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低声说道。

刘墉微微颔首,目光却透过雨幕,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村落轮廓:“越是偏僻之地,越容易藏有隐情。这‘冤魂索命’的说法,恐怕没那么简单。”

又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两人终于抵达了落马坡村。村子不大,也就几十户人家,大多是土坯房,显得十分破败。雨丝细密,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雾气中,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村口的老槐树下,坐着几个老人,正愁眉苦脸地抽着旱烟。看到刘墉和张成这两个陌生人,老人们都抬起头,眼神中带着警惕。

刘墉走上前,拱了拱手,温声道:“几位老丈,我们是过路的读书人,因天降大雨,想在贵村借宿一晚,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打量了刘墉几眼,叹了口气:“年轻人,不是我们不欢迎你们,实在是我们村最近不太平啊。”

“哦?不知贵村出了什么事?”刘墉故作好奇地问道。

“唉,别提了。”老人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村西头的那口老井,闹鬼了!夜夜都有女子哭,还有人看到白衣鬼影……这都半个月了,村里的人都快吓破胆了。”

“竟有此事?”刘墉皱了皱眉,“那官府没派人来查吗?”

“查了,怎么没查?”另一个老人接过话茬,语气中带着不满,“县太爷派了几个衙役来,看了看就说是我们村的人自己吓自己,还说谁再敢造谣,就抓去坐牢!可那哭声和鬼影,是真的啊!”

刘墉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计较:“老丈,我们读了几年书,也懂些阴阳之道。不如带我们去那口老井看看,或许能帮上忙。”

老人们面面相觑,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由那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带头,领着刘墉和张成朝着村西头走去。

第二章 古井异状

村西头的老井,位于一片荒草地中。井栏是用青石砌成的,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花纹。井口直径约莫三尺,深不见底,井壁上长满了青苔,透着一股阴森森的寒气。

此时,雨已经小了一些,淅淅沥沥地落在井栏上,发出“滴答”的声响。刘墉蹲下身,仔细地观察着井口。

“大人,你看这里。”张成突然指着井栏上的一处地方说道。

刘墉顺着张成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井栏上有一道新鲜的划痕,像是被什么锋利的东西划出来的。而且,划痕旁边,还沾着一点暗红色的污渍,像是干涸的血迹。

“老丈,这划痕是怎么回事?”刘墉问道。

老人摇了摇头:“不知道。这几天也没人敢靠近这口井,谁知道是怎么弄的。”

刘墉站起身,朝着井里望去。井水黑漆漆的,深不见底,隐约能看到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杂物。他从怀中掏出一根银针,小心翼翼地放入井水中。过了一会儿,他把银针取出来,发现银针的尖端竟然微微发黑了。

“井水有毒?”张成惊呼道。

刘墉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没错,这井水里含有剧毒。看来,这‘冤魂索命’的背后,一定有人在搞鬼。”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荒草地里发出“沙沙”的声响。紧接着,隐约传来一阵女子的哭声,断断续续的,像是从井底传来的一样。

“哭……哭声!是女鬼在哭!”老人吓得脸色惨白,转身就要跑。

刘墉一把拉住了他:“老丈别慌,这哭声是假的。你们听,这声音是从那边的芦苇丛里传来的。”

众人朝着刘墉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的芦苇丛中,有一个黑影一闪而过。

“追!”刘墉低喝一声,率先朝着芦苇丛冲了过去。

张成和几个老人也紧随其后。冲进芦苇丛后,他们四处搜寻,却什么也没找到,只在地上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竹哨,还有一件白色的布裙碎片。

“大人,这是……”张成捡起竹哨和布裙碎片,递给刘墉。

刘墉看着手中的东西,若有所思地说道:“这竹哨,应该就是用来模仿女子哭声的。而这件布裙碎片,恐怕就是那个‘白衣鬼影’留下的。看来,这一切都是有人故意装神弄鬼。”

“那……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老人颤声问道。

“很简单。”刘墉说道,“他们先是在井里投毒,然后装神弄鬼,让村民们不敢靠近这口井。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掩盖某些真相了。”

“真相?什么真相?”

刘墉没有回答,而是转身对张成说道:“张成,你立刻去博山县衙,让县令派仵作和衙役过来。另外,再让人把这井水取样化验,看看是什么毒。”

“是,大人!”张成领命而去。

刘墉则留在古井旁,继续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他发现,古井旁边的荒草地上,有一些新鲜的脚印,而且,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上,还系着一根绳子,绳子的末端有一个小小的铁钩。

“看来,这里就是他们投毒和装神弄鬼的地方了。”刘墉喃喃自语道。

第三章 村民秘闻

不多时,博山县县令周文才带着仵作和衙役赶到了落马坡村。周文才约莫四十多岁,身材微胖,脸上总是带着一副谄媚的笑容。看到刘墉,他立刻拱手行礼:“不知刘大人驾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周县令不必多礼。”刘墉摆了摆手,“我这次来,是为了调查这口古井的事情。你先让人把古井周围封锁起来,不许任何人靠近。另外,让仵作检验一下井里的水质,还有那些漂浮的杂物。”

“是,是,下官这就去安排。”周文才连忙吩咐衙役们行动起来。

刘墉则带着周文才,来到了村里的祠堂。祠堂里,坐着十几个村民,都是村里的长者和一些胆子较大的年轻人。

“各位乡亲,”刘墉看着众人,温声道,“今天请大家来,是想问问大家,最近村里有没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或者有没有人失踪、被害之类的?”

村民们面面相觑,沉默了片刻。一个中年汉子站了起来,说道:“刘大人,要说奇怪的事情,除了老井闹鬼,还有一件事。半个月前,村里的王寡妇突然不见了。有人说她是跟着一个外地商人跑了,也有人说她是被鬼抓了。”

“王寡妇?她是什么人?”刘墉问道。

“王寡妇今年三十多岁,丈夫前几年病死了,她一个人靠着纺线织布过日子。”中年汉子说道,“她为人挺和善的,就是性子有点倔。半个月前的一天晚上,有人看到她去了村西头的老井那边,之后就再也没人见过她了。”

“她去老井那边干什么?”

“不知道。有人说,她是去井边洗衣服,也有人说,她是去那里找什么东西。”

刘墉点了点头,又问道:“那王寡妇失踪前,有没有和谁结过怨?或者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一个老妇人站了起来,叹了口气:“刘大人,不瞒你说,王寡妇失踪前,和村里的李地主闹过矛盾。李地主想强占王寡妇的几亩薄田,王寡妇不同意,两人还吵过一架。”

“李地主?他是什么人?”

“李地主是我们村的大户,为人刻薄寡恩,经常欺压村民。”老妇人说道,“他手里有好几亩地,还开了一家杂货铺,在村里势力很大。”

刘墉的眼神沉了下来:“这么说,这李地主有很大的嫌疑。周县令,你立刻派人去把李地主叫来。”

“是,下官这就去。”周文才连忙吩咐衙役去传唤李地主。

第四章 地主狡辩

没过多久,李地主就跟着衙役来到了祠堂。李地主约莫五十多岁,穿着一身绸缎衣服,肚子滚圆,脸上带着一副傲慢的神情。

“不知刘大人找我来有什么事?”李地主拱了拱手,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

“李地主,我问你,半个月前,王寡妇失踪那天,你在哪里?在做什么?”刘墉开门见山地问道。

李地主眼神闪烁了一下,说道:“回大人的话,半个月前那天,我一直在家里算账,没有出去过。家里的下人都可以作证。”

“是吗?”刘墉冷笑一声,“那你和王寡妇因为田地的事情吵架,是怎么回事?”

“哦,那件事啊。”李地主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大人,我和王寡妇只是因为田地的租金问题有点分歧,并没有吵架。后来我们已经商量好了,她愿意把田地租给我,我也给了她租金。”

“是吗?那租金呢?你给了她多少?”

“这个……”李地主犹豫了一下,“我给了她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刘墉挑了挑眉,“王寡妇的那几亩薄田,虽然不算肥沃,但一年的租金至少也得十两银子。你只给她五两,她会愿意吗?”

李地主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了起来:“大人,这是我和王寡妇之间的私事,就不劳大人费心了吧。”

“私事?”刘墉猛地一拍桌子,“王寡妇现在失踪了,生死未卜,你作为最后一个和她有过矛盾的人,难道不应该配合调查吗?我看,你根本就没有给她租金,而是因为她不肯把田地卖给你,就把她杀害了,然后抛尸井底,再装神弄鬼,掩盖罪行!”

“大人冤枉啊!”李地主吓得脸色惨白,连忙跪了下来,“我没有杀她,我真的没有杀她!大人明察秋毫,一定要还我一个清白啊!”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跑了进来,拱手说道:“大人,仵作检验结果出来了。井水里含有砒霜,而且,井底还发现了一具女尸,已经高度腐烂了,但从衣着和随身物品来看,应该就是王寡妇。”

李地主听到这个消息,吓得浑身发抖,瘫倒在地:“不……不是我干的……真的不是我干的……”

刘墉看着李地主,眼神冰冷:“现在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敢狡辩?来人啊,把李地主给我押下去,严刑拷打,我就不信他不招!”

“是!”衙役们立刻上前,把李地主绑了起来。

第五章 真相大白

李地主被押下去后,刘墉又询问了几个村民,得知李地主平时在村里横行霸道,很多人都对他怨声载道。而且,有人看到,在王寡妇失踪的那天晚上,李地主的管家曾经鬼鬼祟祟地去过村西头的老井那边。

刘墉立刻让人把李地主的管家也抓了起来。在审讯过程中,管家起初还不肯承认,但在刘墉的威逼利诱下,终于如实供述了罪行。

原来,李地主早就想霸占王寡妇的那几亩薄田,因为那几亩田下面有一座煤矿。李地主想把煤矿挖出来牟利,但王寡妇死活不肯卖田。于是,李地主就和管家密谋,在王寡妇的饭里下了砒霜,把她毒死后,抛尸井底。为了掩盖罪行,他们又故意在井里投毒,然后用竹哨模仿女子的哭声,还穿上白色的布裙,在井边装神弄鬼,让村民们以为是“冤魂索命”,不敢靠近古井。

至于井栏上的划痕和血迹,是管家在抛尸的时候,不小心被井栏上的青石划破了手留下的。

真相大白后,刘墉立刻下令,将李地主和管家判处死刑,斩首示众。同时,他还让人把古井里的水抽干,清除了井底的毒物,并派人看守古井,确保村民们的饮水安全。

村民们得知真相后,都非常感激刘墉。他们特意为刘墉立了一块“为民除害”的牌匾,送到了博山县衙。

刘墉看着那块牌匾,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能为百姓们讨回公道,再苦再累也值得。

离开落马坡村的时候,阳光明媚,春雨已经停了。刘墉和张成骑着马,沿着山路缓缓前行。

“大人,这次的案子总算破了。”张成说道,“只是没想到,这‘冤魂索命’的背后,竟然是这么一桩谋财害命的惨案。”

刘墉点了点头:“人心之恶,有时比鬼神更可怕。我们身为朝廷命官,就是要明察秋毫,为民做主,让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张成敬佩地看了刘墉一眼:“大人说得对。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刘墉望向远方,眼神坚定:“山东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巡查。只要有冤案,有不平,我们就不能停下脚步。”

说完,他双腿一夹马腹,朝着前方疾驰而去。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挺拔而略显佝偻的身影,在山间小路上渐行渐远。而他为民做主、断案如神的故事,也在山东大地上继续流传着。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