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秋雨不停,秋收秋种受影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0 05:26 1

摘要:山东省秋收秋种关键期遭遇历史罕见持续降水。全省多地土壤水分饱和,局部出现短时积水,对即将到来的丰收构成严峻挑战。农业部门紧急部署,旨在通过技术干预,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粮食安全。

前言

山东省秋收秋种关键期遭遇历史罕见持续降水。全省多地土壤水分饱和,局部出现短时积水,对即将到来的丰收构成严峻挑战。农业部门紧急部署,旨在通过技术干预,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粮食安全。

正文

九月份的降水数据尤为惊人,全省平均降水量达到170.6毫米,这一数值较常年同期激增近两倍,跃居历史同期第三高位。鲁南、鲁中及半岛部分区域的降水更是突破200毫米,部分农田已从湿润转为渍涝。气象预报显示,十月份的阴雨天气仍将持续,五至八成的额外降水将分批次降临,土壤过饱和状态短期内难以缓解。面对此景,农业生产的重心从“丰收”转向“抢收”。

针对秋收,策略的核心在于“分类施策”。对于已成熟的作物,若机械能够下地,则争分夺秒进行机械化收割。然而,大量田块因墒情过高,轮式机械寸步难行,此时履带式收割机成为替代方案,它们凭借对湿地更强的适应性,能够深入田间作业。对于积水严重或玉米倒伏的区域,大型机械均无能为力,只能依靠人力疏通沟渠,开挖沥水沟,进行人工抢收,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归仓。收获后的粮食同样面临考验,烘干设备开足马力,无烘干条件的则采用传统通风晾晒,防止发热霉变,守护来之不易的成果。

秋种工作则遵循“以晚换质”的原则。专家强调“宁可晚播,不能烂耕”,首要任务是排水散墒,为机械耕作创造条件。播种时机的选择更为苛刻,必须等待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70%至80%的理想区间,这意味着播期需完全服从于墒情。晚播小麦的栽培技术也需调整,自十月二十五日起,每晚一天,每亩播种量需增加半斤,但上限不超过二十公斤。播种深度也需控制在三至四厘米的浅层,以利于快速出苗。此外,持续雨水冲刷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底肥的施用比例需提升至六至七成,并增施磷钾肥,为麦苗筑起抗逆屏障。后续的苗期管理,包括补种、除草及病虫害防治,同样是构建丰产群体的关键环节。

结语

面对极端天气,山东正通过精细化的农事调整与技术创新,全力化解秋收秋种困局。

来源:天气早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