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6日京东发布的智能眼镜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品类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倍,入驻品牌数量同比激增约3倍,平均每9天就有一款新品问世。市场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255.5万台,同比增长54.9%;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
包括AI眼镜在内,智能眼镜形态正从技术融合、产品创新、生态培养等多维度快速发展,销量增速惊人。
8月26日京东发布的智能眼镜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品类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倍,入驻品牌数量同比激增约3倍,平均每9天就有一款新品问世。市场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255.5万台,同比增长54.9%;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66.4万台,同比增长145.5%。
潮电智库认为,AI眼镜作为智能眼镜中的创新品类,全球年销量会很快突破千万台。
今年以来,国内外企业密集发布了AI眼镜计划,其中不乏小米、谷歌、阿里、360等头部大厂身影,百镜大战再次升级。
亮眼销量的背后,高退货率却成为行业难以回避的现实。
据行业机构统计,京东、天猫等平台AI眼镜退货率约为30%,抖音平台更是高达40%~50%,其中“功能实用性不足”是消费者反馈的核心问题。
根因在于,AI眼镜仍缺乏一个能真正打动消费者的核心应用模块,缺少全天候佩戴的用户黏性。
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在使用小米AI眼镜5天后选择退货,原因是“只有摄像头而无镜片显示的小米AI眼镜,更像‘耳机+相机’的简单组合,实际场景体验未达预期。”比如,导航时因缺乏视觉显示,仅靠语音播报难以在多岔路口准确辨路,最终他仍需掏出手机查看地图。
Meta是目前AI眼镜行业的绝对领先者,身后连接近的对手都没有。
通过与雷朋(Ray-Ban)的合作,Meta推出了多款兼具时尚设计与前沿技术的AI眼镜产品。其最新发布的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搭载了微型投影仪和精密镀膜镜片,可实现600×600像素的增强现实显示,屏幕亮度高达5000尼特,且通过神经腕带实现肌电信号操控,大幅提升了交互的自然性和隐私性。
尴尬的现状是,从AI算法公司、传统眼镜、手机厂商、音频终端、互联网势力、电信运营商等不同阵营涌入的玩家众多,更多倾向于产品硬件叠加,缺少实质功能的革命性创新。
某品牌厂商对潮电智库直言,“由于行业缺少标准,虽然普遍都在宣称对标Meta,但产品设计往往以Meta Ban先入为主,重心偏于快速市场商业化,与创新超越的理念存在脱节。”
客观来看,Meta通过定制芯片和算法优化实现更强的语音交互、场景识别等功能,而其他中国厂商受制于高通AR1芯片等外部方案,导致算力不足、功能响应延迟等问题,难以形成品牌溢价。此外,Meta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例如其Ray-Ban Display售价799美元,比同类国产产品低约40%。
也有观点认为,在汽车工业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凭借智能驾驶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这或许可以为未来亿级出货量的智能眼镜行业提供借鉴意义。
来源:手机报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