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东莞市横沥镇,许许多多的人在这里工作、生活,他们或是老师、医生、外卖小哥,又或是创业者、企业家,亦可能是社工、志愿者……他们在这片热土上用青春、热爱、汗水书写人生轨迹,不但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还为横沥镇的发展默默贡献。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是一条细流,终将汇聚成成
编者按
在东莞市横沥镇,许许多多的人在这里工作、生活,他们或是老师、医生、外卖小哥,又或是创业者、企业家,亦可能是社工、志愿者……他们在这片热土上用青春、热爱、汗水书写人生轨迹,不但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还为横沥镇的发展默默贡献。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是一条细流,终将汇聚成成功的磅礴江河。横沥镇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家在横沥”专栏,为你讲述横沥身边人的故事,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吧!
横沥,这座既洋溢着青春活力,又饱含人文温度的“志愿者之城”,从不缺少为爱奔赴的温暖身影。今天的主人公区慧,身兼广东省武术协会会员、陈氏太极拳(张志俊功夫)第十四代非遗传人、东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横沥分会会长等多重身份。然而,这些头衔背后,是她12年深耕太极公益、带领文艺志愿者扎根基层的滚烫人生,更是一段与横沥共生共暖的精彩旅程。
太极12载:公益授拳惠及超5000人
2005年,区慧从佛山高明来到横沥。这座城镇以包容的胸怀与蓬勃的活力,让她迅速扎根并深深眷恋。“每一段经历,都让我对横沥的了解与热爱日渐深厚。”区慧笑着回忆初到横沥的心动,“这里既有深厚底蕴,又不失蓬勃活力,五湖四海的人在此逐梦。”
2014年,她敏锐捕捉到自媒体发展机遇,创办了自己的公众号,并专门开设“高手在民间”栏目,走街串巷挖掘本土故事,因字里行间饱含真情,引发市民广泛转发,持续提升了网络热度。
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区慧又向新领域探索。因挖掘本土故事,她与陈氏太极拳(张志俊功夫)传承人邓锦华师傅结缘,也唤醒了她深植于武术之乡的文化基因。从咏春到太极,她不仅找到了热爱的方向,更展现出惊人的执着与韧性。邓锦华曾说:“教拳有教无类,但收徒必看品性与韧性。”经过数月考察,区慧的坚持与品格获师傅认可,成为其入室弟子。
2015年9月,区慧与师傅携手组建横沥首支女子太极拳队——“缘圆太极功夫队”,从此,她完成了从学生到助教、从学习者到传播者的蜕变。十二年来,她坚持公益授拳,让超5000名市民在太极的一招一式中收获了健康与乐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区慧说,“真正的快乐,源于帮助他人。”
志愿领航:让出租屋蝶变为“文明港湾”
近年来,横沥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持续开展出租屋和企业“两个文明”共享计划,号召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得知镇里需要有人牵头民间文艺工作时,区慧毫不犹豫地扛起了这份责任。2023年10月,在镇宣教文体旅游办、镇文联指导下,东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横沥分会成立,区慧当选首届会长。
从此,横沥的烟火气中便多了文艺志愿的温暖:共享厨房里飘着饭菜香,星空下太极队伍舒展律动,周末公益课堂如期开课,石涌村“益企啡吧”顺利运营……2023年至今,区慧带领协会策划组织60多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将“奉献”与“参与”融入横沥发展的日常肌理。
“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号召我们探索‘出租屋治理+文化浸润’新路径时,我立刻就全身心投入了。”区慧坦言,初到石涌村,看着鳞次栉比的出租屋,她想到的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无数异乡人安放梦想的“家”——这里,正是文化服务最需要抵达的温暖角落。
结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活动需求,区慧与志愿者们让“五色花”主题活动在出租屋片区绚丽绽放。譬如邀请老党员在楼栋下讲述奋斗故事,用信仰之光照亮租客的归家路;联合企业工会开设职业技能夜校,为外来务工者“充电赋能”;组织房东租户认领楼道绿植、签订环保公约,让“门前三包”成为自觉行动;进社区教包粽子、做灯笼,更有“帝师故里・金榜题名”行动,联动房东、租客、网格员共治共享……
昔日略显冰冷的出租“驿站”,正悄然蝶变为承载乡愁、传递温情的“文明港湾”。“当看到房东变身‘服务者’,租客成为‘当家人’,个体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我的心底就感到无比温暖。”区慧笑着说。
对区慧来说,文艺志愿服务从来不是终点。“感谢横沥,让我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了不平凡的人生。”未来,她仍会带着这份热爱,继续当好小镇的“文明推手”。
来源:文明横沥
责任编辑:苏小贝
来源: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