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东头,王大伯去年就这么干,晚播小麦照样丰收,秘诀就3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9 07:04 1

摘要:这几天,老天爷像是把水龙头拧坏了,雨下个没完。不少老乡蹲在地头,脚踩进泥里拔不出来,心里比这地还凉。眼瞅着日历一页页翻过,播种机在地头干转悠就是下不去地,这小麦再播不下去,今年的收成是不是真要泡汤了?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急火攻心。

这几天,老天爷像是把水龙头拧坏了,雨下个没完。不少老乡蹲在地头,脚踩进泥里拔不出来,心里比这地还凉。眼瞅着日历一页页翻过,播种机在地头干转悠就是下不去地,这小麦再播不下去,今年的收成是不是真要泡汤了?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急火攻心。

先别慌,晚播不等于绝收!这事儿有救。咱们得先搞明白一个理儿,小麦不是啥时候都能播的,它得在老天爷冻死它之前,把自己养壮实了。啥叫壮实?就是得长出个四五片叶子,根得往土里扎深了,这样才能扛过冬天的鬼天气。那最晚能拖到啥时候?你就看温度,白天晚上平均温度掉到10度以下,麦苗就懒洋洋了,出苗得花双倍时间。要是温度再往下掉到5度,那可就悬了,种子在土里憋半天,好不容易冒个头,也是个弱不禁风的病秧子,冬天一阵寒风就能给带走。所以,霜降前后是个坎,过了这个坎,老一套的种法就行不通了,得赶紧换脑子。

真要晚播了,也别硬着头皮瞎干。记住这几招,比啥都强。第一招,种子得换“短跑选手”。晚播的小麦生长期短,你再用那些慢慢悠悠的品种,等它长熟,天都冷了。赶紧找那些早熟的、生长期短的品种,让它抢在冬天前把该长的叶子长齐。第二招,地里的人得“加码”。地太湿,出苗率肯定低,那咱就多撒点种子,用数量去搏概率。别人一亩地撒二十斤,你就得撒个二十五斤,保证苗出得够密,不至于稀稀拉拉看着心疼。第三招,喂饭得“开小灶”。晚播的麦苗就像个营养不良的孩子,得吃点好的催催。底肥里多加点磷肥,这玩意儿是催根的,天冷根长得慢,多补磷,根才能扎得深抓得牢。等开春了,也别等别人,你提前追点氮肥,让它赶紧返青拔节,把冬天落下的进度给补回来。要是看着苗还是蔫头耷脑的,别心疼,直接上叶面肥,跟打点滴一样,营养嗖嗖就上去了。

最后再啰嗦两句,地再湿,你也得想办法把它耙细了,不然种子埋得深浅不一,出来的苗高高低低,那产量能好才怪。开春后,晚播的麦子长得密,容易生病招虫子,你得勤快着点,多去地里转转,别等虫子把叶子啃光了再着急。村东头的王大伯去年就是这么干的,霜降后才下种,换了早熟品种,多撒了种子,开春又提前追肥,最后产量跟往年差不了多少。他总说,天不帮忙,人得想办法,慌了神就全完了。

地湿播不了种,心里再急也得找对法子。科学补救,用心管理,好收成还是有盼头的。

来源:村庄全记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