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动作演员们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0 23:10 1

摘要:由《英雄》带起的大陆古装片大潮,在新世纪之初并没有持续多久,跟风的《夜宴》《十面埋伏》《天地英雄》等作品,无一例外,全部存在“假大空”的毛病,非常不讨喜。最终,随着《无极》的极度嘲讽而偃旗息鼓。

由《英雄》带起的大陆古装片大潮,在新世纪之初并没有持续多久,跟风的《夜宴》《十面埋伏》《天地英雄》等作品,无一例外,全部存在“假大空”的毛病,非常不讨喜。最终,随着《无极》的极度嘲讽而偃旗息鼓。

好在,大陆电影商业化的大门已经开启了,香港电影人由此找到了饭碗,但是他们并没有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向。香港武侠动作片的解决之道,还得靠香港。

终于,在一番摸打滚爬之后,一部小成本制作冒出了头来,让人看到了希望,这就是《杀破狼》。

甄子丹终于破茧而出,蛰伏多年,一跃而起,成为了新一代动作片的领头人。

由此,香港武侠动作片演员的传承线,也就浮出了水面,第一代领军者是李小龙,第二代是成龙、李连杰,第三代是甄子丹。至于第四代,没有了,大概率也不会再有了。

谁能想到,在香港电影全面沦落的时期,甄子丹居然还能冒出头来。

其实,想想也简单。因为冒出头的,不只是甄子丹。扩而大之,甄子丹的冒出头,与张家辉的冒出头,别无二致。两个人都曾经被力挺过,甄子丹被袁和平、张鑫炎一再提携,可就是没能红起来,只能沦为配角。张家辉也是,一度被当做周星驰的接班人,受到吴思远、王晶等人的力捧,也是烂泥扶不上墙,直到遇到杜琪峰、林超贤,改变戏路,才摸索出一条路子,渐渐冒出头来,一跃成为香港电影新一代演技顶梁柱。

无论是甄子丹还是张家辉,他们浮浮沉沉多年,其实一直在场,一直在积蓄力量。后来,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把前辈们都熬走了,自己也突破了瓶颈,这才完成了蜕变。类似的还有林家栋,都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典型。

只说甄子丹,在他之前,香港武侠动作片领域不是没捧过人。相反,很多人都被捧过,包括甄子丹自己,但就是没红。

自刘家良带动了新派武侠动作片潮流以来,刘师傅从来没想过自己要上位,上来就是开始扶持新人,他首先力推的是自己的“契弟”刘家辉。

从《黄飞鸿与陆阿采》开始,刘家辉就是“刘家班”的头马,连续主演了《少林三十六房》《中华丈夫》等片。在成龙尚未成名之前,刘家辉一度是香港动作片的顶流,与陈观泰、梁家仁等早期动作片大咖地位不相上下。影响之大,连好莱坞的昆汀·塔伦蒂诺都是他的粉丝,到了《杀死比尔》还专门请来刘家辉饰演片中的白眉道人。

随着刘家辉年岁的增长,被方逸华扶正为“邵氏”头牌大导的刘家良又开始力捧年轻小生汪禹。其实,刘家良首部独立执导的《神打》,主演就是汪禹,其眉清目秀,相当打眼。

《神打》也是一部动作喜剧片,上映于1975年,比成龙1978年成名的《蛇形刁手》《醉拳》早了3年。只是,刘家良没有深耕动作喜剧这一领域,而是转身开始挖掘“洪门功夫”,力推刘家辉。等回过神来,再次力捧汪禹上位时,在其旗下的“刘氏兄弟影业”推出《鬼马功夫》,由刘家良弟弟刘家荣执导。

可惜的是,此时已经是在跟风《蛇形刁手》了。在这之前,汪禹都为刘家辉打下手,饰演配角。等看到动作喜剧风刮起,再次想起《神打》,想起自己才是这股风潮的先行者时,已经晚了。

汪禹身上的灵气已经丢失了。尽管面容上,汪禹比成龙帅了很多,但是在灵气上,大为不足。更重要的是,刘家良也没有吴思远会讲故事,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成龙弯道超车,一跃成为新一代动作巨星。汪禹则只能在“邵氏”出演一些老掉牙的武侠动作片,像什么《情侠追风剑》《南北狮王》等,快速沦为二线。

(汪禹与傅声)

后来,汪禹与好友傅声一起飙车,导致了傅声的死亡。汪禹经受此次打击,一蹶不振。

汪禹之后,“功夫良”刘师傅又力捧的青年演员是小侯。小侯,原名侯耀宗,因为在“刘家班”中年龄偏小,大家都叫他小侯,结果被叫的多了,居然成为了他的艺名。没错,艺名就是小侯。

年龄上,出生于1958年的小侯,比成龙还小4岁,的确是小。刘家良力捧的作品是《疯猴》,上映于1979年。

很不幸,这也是一部跟风《醉拳》的作品,影片主打“猴拳”,小侯在片中以其敏捷的身手,模仿猿猴爬跃滚跑的形体动作及表情神态,可谓形神兼具,堪比后来六小龄童老师的孙悟空。对于小侯,大公写过了,这里不多说。(看这里:小侯,香港动作片史上一个巨大的成长遗憾!

总之,小侯昙花一现,也没能被捧起来。反倒是女打星惠英红,被刘师傅捧成了金像奖影后,成功扶上位,功德不小。

但那时候刘师傅的能力也到了强弩之末,自身难保,再也无力捧起其他演员了。

“香港电影教父”吴思远这边呢,他成功捧红了成龙,将其由票房毒药一跃成为震动全香港的动作顶流,1978年推出的《蛇形刁手》与《醉拳》,尤其是《醉拳》也成为了影史不朽的名作,吴思远的功劳,可谓大焉。

在成龙成功被“嘉禾”挖掘之后,吴思远觉得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于是继续挖掘新人,他在自己执导的《龙形魔桥》里选择金童来主演,结果影片拍砸了,无声无息,毫无影响。

金童与成龙一样,也不算新人,早年作为武指,曾经以“古龙”作为艺名混过一段时间,但是在主演过《龙形魔桥》之后,吴思远转而又去捧李元霸。金童也就重回武术指导行业,籍籍无名。

吴思远是力图将李元霸捧成第二个成龙的。金童是香港的旧面孔,捧不起来也就算了。李元霸可是吴思远专门去美国找回来的ABC,履历看起来很像李小龙,甚至“李元霸”这个艺名,都是吴思远为他起的。

一部由李元霸主演的《龙之忍者》,尽管在香港有些不瘟不火,但是在台湾的大卖,还是让李元霸火了起来,尤其是在台湾,火得一塌糊涂。

于是,台湾拥有黑社会背景的电影人都想找李元霸进行合作,吴思远呢,则吸取了成龙被挖的经验,早早与李元霸签下了长约,打算多次合作,好好利用李元霸,将其打造成顶流。

结果,李元霸飘了,尤其是台湾影人挖他的时候,跟吴思远对撞起来,要求加钱。吴思远当然不愿意,合同都签好了,怎么也要有点合约精神吧。结果,李元霸请来黑社会,在台北的街头将吴思远痛殴一顿,差点打死。(详细看这里:成龙的接班人,差点不把吴思远当街打死?

结果,吴思远在病床上休息了两年。李元霸,也因此被全面封杀。当然,是吴思远广发英雄帖,要求各大电影公司一律不要与他合作。

(李元霸与真田广之)

从此,吴思远也改变了策略,不再捧演员,而是捧导演。毕竟,通过《蛇形刁手》《醉拳》火起来的,不只是演员成龙,还有导演袁和平。

接下来,吴思远力捧元奎、徐克,再次为香港武侠动作片领域输送了两员大将。吴思远也继续与他们进行合作,从《黄飞鸿92龙行天下》到《黄飞鸿》系列,联手捧红了李连杰,又是大功一件。

至于香港武侠动作片的另外一个超级大佬洪金宝,他身为大佬中的大佬,还是很乐意帮助朋友,愿意给机会的。问题在于,洪金宝自己能演,而且喜感十足,在市场上很有观众缘,这就造成了除他之外,真正得到他力捧的人才并不多。他给予机会,是让你来饰演配角,能不能冒出头来,还得看自己。

一个是小师弟元彪,早在1979年,洪金宝刚红起来的时候,就通过《杂家小子》,力捧元彪上位,表现相当给力。

之后,元彪就游走在洪金宝与成龙两位师哥中间,出演了《林世荣》《师弟出马》,尽管是配角,但机会算是有了。

到了1981年,洪金宝再次力捧元彪主演《败家仔》,元彪开始有了单扛票房的能力。等到了1983年的《A计划》时,元彪就已经能够与洪金宝、成龙平起平坐,并列成为了“嘉禾三宝”了。

元彪,也红火过一阵子,在香港武侠动作片领域拥有一席之地。但是,上有洪金宝与成龙两位师哥,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突破两位师哥的笼罩,一直活在他们的阴影之下,一直没能成为绝对的顶流。

一个是女打星胡慧中,身为台湾女星,她出道是靠文艺片,1981年主演电影《皇天后土》还获得第1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提名。等到前往香港发展,最初也是《我爱罗兰度》《爱情麦芽糖》这种爱情喜剧片。结果到了《福星高照》 和《夏日福星》中,开始出演女警霸王花一角,结果从此转型为了动作女打星,成绩优异,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也因为胡慧中,香港电影曾经力捧过李赛凤、杨丽菁、高丽虹等女打星,也都红火一时,为香港电影的巅峰时期增添过一抹亮色。

再就是,洪金宝力捧的导演是林正英。英叔在洪金宝的强力支持下,开辟了动作片领域的一个细小的分支,也就是“僵尸片”,成果斐然。

林正英是武行出身,曾经是李小龙的左膀右臂,在李小龙电影中起到了绝大的作用,还在《龙争虎斗》里担任过石坚的替身。等到《僵尸先生》的时候,他的年岁已经不小了,动作戏就交给了片中的年轻人来担当,表现突出的是钱小豪。

钱小豪,曾经是张彻的弟子,主演过张彻执导的《飞狐外传》,在张彻其他影片如《广东十虎与后五虎》《叉手》等片里都有不错的表现。

1984年主演的《霍东阁》,更是接棒《大侠霍元甲》《陈真》,成为三部曲里的最终曲,爆火过一阵子。

在林正英的“僵尸道长”系列里,身在“洪家班”的钱小豪再次翻红,其饰演的“秋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钱小豪原名钱嘉华,他有一个弟弟叫钱嘉乐。哥哥照顾弟弟,天经地义,正是在钱小豪的带领下,钱嘉乐也加入了“洪家班”,成为了一名武师。

钱小豪一度与徐虾多次合作,主演过徐虾执导的《满天神佛》《梁上君子》《望子成虫》等,弟弟钱嘉乐就跟着哥哥打下手,在片中担任武师及配角。

然后,在洪金宝旗下的“德宝”拍摄的大制作影片里,逐渐上位。洪金宝喜欢群星战略,在一系列影片里群星扎堆,钱小豪与钱嘉乐就厕身其间,表现非常卖力。在《龙的心》《福星列车》《东方秃鹰》《飞龙猛将》中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

钱小豪曾经与周润发联合主演过《原振侠与卫斯理》(1986),等到《卫斯理之霸王卸甲》(1991)的时候,钱嘉乐就成功接班哥哥,主演了卫斯理。

在1992年,钱嘉乐正式上位,主演了《蝎子战士》。同年,还主演了《黄飞鸿系列之一代宗师》。可惜的是,两部片都是跟风作品,在香港动作片的巅峰时期,根本没法跳脱出来。

钱嘉乐只能再次回到武行之中,为成龙、李连杰打下手。事实证明,做武指比做演员更适合他,身为武指,他的不惜命,也为他在业界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到了1994年,钱嘉乐又主演过《少林英雄之方世玉》《青蜂侠》,可惜依旧是跟风之作。何况,此时香港动作片的大潮已经落幕了,选片眼光太差的他,也就只能回归老本行,继续做武指了。

在香港武侠动作片的没落期,当曾经的“刘家班”“洪家班”全面没落之后,钱嘉乐为首的“钱家班”,倒是接住了空出的战场盘子,成为了一干武术指导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

再来看一下张彻,身为香港武侠动作片草创时期的大佬,在进入1980年代后,他已经力不从心,自捧红了狄龙、姜大卫、陈观泰之后,就力有未逮了。

但是,张彻并不甘心,于是在抛弃了狄龙、姜大卫之后,再次拉起班子,力捧自己的第三代弟子,以傅声、戚冠军为首。在成龙爆火之前,与他年轻相仿的傅声曾经是年轻一代中最火的演员。

傅声主演的《方世玉与洪熙官》《少林五祖》《哪吒》《洪拳小子》《蔡李佛小子》,开创了“小子电影”的类型。成龙主演的《蛇形刁手》《醉拳》,其实就是在跟风“小子电影”的潮流。万万没想到,成龙因此一跃而起,反而成为了划时代的巨星。被他跟风的傅声,反而不太为人记得。

(傅声与妻子甄妮)

1983年7月6日,傅声在拍摄电影《五郎八卦棍》的外景时,晚上与好友汪禹一起飙车,进而引发车祸,导致其头部和胸部重伤,随后在医院里去世。汪禹,从此息影。

从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全留给了成龙一个人。

至于戚冠军,他的长相倒也算清秀,无奈性格过于木讷,本不适合做演员,是被张彻硬捧,无力承担重负,终于是没能被捧起来。

这代弟子中,最终脱颖而出的,反倒是当初张彻并不好看好的李修贤。他后来香港警匪片里成为了一代担当,也成为了一股不容小视的势力。

张彻依旧没有放弃,再次开始组建自己的新弟子,开始捧罗莽、郭追、江生、鹿峰、孙建、程天赐等人,无奈属于他的时代真的是已经彻底结束了。

不得已,张彻开始转战大陆,并在大陆培养了一批新弟子,包括董志华、徐小建、杜玉明等人,拍摄了《大上海1937》《过江》《西安杀戮》等片,尽管这些影片已经不算香港电影,对香港的影响也有限,但是对于80后的我们来说,却是露天电影时代刻骨铭心的记忆。

当然,董志华、徐小建也没有走太远,就随着张彻的再次过气而偃旗息鼓。后来大家再次见到董志华,已经是《功夫》里的“油炸鬼”了。

现在,电影院里正在上映的《刺杀小说家2》的男主角董子健,是董志华的儿子。

反倒是杜玉明,因为光头的形象过于突出,非常适合饰演反派,反倒一直活跃在各种影视剧之中,演艺周期相当长,长到让人无法想象他居然是张彻的弟子。

张彻之外,“邵氏”最后力捧的动作演员,要数莫少聪了。

在1980年,年仅18岁的莫少聪就被“邵氏”相中,签入旗下。凭借着一双大眼睛及可爱的面容,莫少聪得到了力捧。

1982年,莫少聪凭借在《武林圣火令》中尹天仇一角获得第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提名。1985年-1987年,相继出演《侠客行》《水儿武士》《魔翡翠》等。1988年,他因在影片《中国最后一个太监》中主演太监“来喜”一角入围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和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莫少聪参演了电影《马路英雄》,他在剧中饰演阿祖,他凭该角色的诙谐形象走红。

1992年4月,莫少聪正式接班元彪,出演《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中饰演梁宽。在第一部《黄飞鸿之凌云壮志》里,由于当时对李连杰能否挑起大梁心存疑惑,片中元彪饰演的梁宽戏份非常多,看起来更像主角,甚至与十三姨还存在感情戏。等到《男儿当自强》,梁宽一角换成了莫少聪,而且戏份与第一部相比大大减少,角色的分量也少了。

但是,莫少聪凭借青春阳光的外形,诙谐幽默的表现,反而让这一版梁宽看起来更讨喜,表现力比元彪版更为突出,深受观众喜爱。

梁宽,也成为了莫少聪饰演过的代表性角色,他也因梁宽一角获得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按说,在莫少聪面前,已经是一条坦途为他铺好了。他也与林青霞联合主演了《火云传奇》,与李丽珍合演了《马路天使》,他的星途完全可以更好。但是,在拍摄《龙凤茶楼》时,他意外受伤,腰椎严重受损,休养长达两年。这两年间,港片市场风云变幻,他不仅错失了许多片约,更失去了进阶一线巨星的绝佳机会。

更要命的是,事业冉冉升起的同时,他戏外的名声却不怎么样。他先与陈宝莲有过一段恋情,然而随着陈宝莲事业发展远赴台湾,两人的感情无疾而终。之后,莫少聪与洪欣相恋,洪欣甚至为他未婚生子,但莫少聪却一度拒认亲子,这段感情纠葛让他的形象受损,背负上“渣男”的骂名 。多年后他才承认父子关系,可此时儿子莫镐濂已改名张浩锋,与继父张丹峰关系亲密,莫少聪与儿子之间的亲情裂痕难以弥补 。

再后来,又爆出了“吸毒”的丑闻,更是让他的人气一落千丈。

与莫少聪年龄相仿的另外一位少年英雄,是樊少皇。

樊少皇,他的父亲樊梅生是李小龙的挚友,他小时候也被李小龙抱过。身为童星,从小就在“邵氏”片场泡过。

1991年,樊少皇拍摄唐季礼执导的动作电影《魔域飞龙》,这是他首次担任主演。

1992年,在功夫电影《力王》系列中,树立了硬派动作明星形象。《力王》,作为“Cult片”经典,也是刻在80后们人生记忆中的一部杰作,而且被誉为“不看人生不完整”之作。

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力王》的导演是蓝乃才,他可是鼎鼎大名的“cult之王”,《力王》也被归为“cult片”,而不是动作片,这就为樊少皇的定位产生了巨大的问题。

他如果因为《力王》打造的动作路径,继续在动作片领域耕耘下去,大概会拥有一条阳光灿烂的大路。可是,他选择跟随蓝乃才,走上了cult的不归路。

此后,樊少皇出演了《O记重案实录》《屯门色魔》《重案实录之水箱藏尸》《贼王》等片,看名字就能知道内容,全是大尺度重口味的影片。这种戏路,注定了他无法走得太远。

当他回过神来,主演《天龙八部》里的虚竹时,他已经完美地错过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随着香港电影的没落,他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了。

在漫长的岁月蹉跎中,直到2008年的《叶问》,樊少皇饰演了片中的金山找一角,才算终于回过神来。可惜,香港电影产出太少,他的年龄也不会再有人捧他了,只好来到大陆,出没于各大网大之中,也算找到了饭碗。

一度得到力捧的,还有季天笙。

1994年,香港武侠动作片已经全面败退,但是年轻的季天笙却在此时获得了上位机会,在这一年之内连续主演了《醉拳3》《火烧红莲寺》,分别饰演黄飞鸿与方世玉,两个顶级的IP交给他,不可谓不重视,两部影片都是各自公司的重头戏,被寄予了厚望。

尽管两部影片的最终效果都不好,毕竟1994年是香港武侠动作片全面没落的最后一年,没有一部是大赚的,没有一部。

季天笙生错了年份。

但是,他还是因为这两部作品获得了相当大的辨识度,因为得以在1995年出演《小醉拳》。

按说,展现在季天笙面前的,也是一条阳光大道。

可惜,他自己作死。因为《火烧红莲寺》与《小醉拳》两部片,女主角都是李若彤,因戏生情,他也就与李若彤开始谈起了恋爱。

当时,季天笙是杜琪峰旗下的签约演员,他也是杜琪峰力捧的新人,当看到他与李若彤谈恋爱时,杜琪峰也乐见其成。谁知道,季天笙被记者扒皮,查出他在美国已经结婚,并未离婚。这种情况下,再与李若彤谈恋爱,属于妥妥的“渣男”行径。

杜琪峰得知真相后,龙颜大怒,立马与他撕毁合同,将其赶出了香港影视圈。

在莫少聪、樊少皇、季天笙这一代之后,再就是安志杰、谢苗、伍允龙、刘俊谦这一批了,那时候香港的电影产业已经溃不成军,无力再捧人了。具体留待下文再细说。

转过来,再看看袁和平及“袁家班”的捧人策略吧。

自袁和平执导了《蛇形刁手》《醉拳》,捧红了成龙之后,袁和平自己也火了起来。围绕着他的身边,他的弟弟们自动靠拢过来,组建了“袁家班”。

袁和平兄妹七人,上面有一位姐姐,袁和平排行老二,下面还有袁祥仁(老三)、袁信义(老四)、袁日初(老六),袁龙驹(老七),外加堂弟袁振洋,“袁家班”的核心成员是六人。

在成龙被“嘉禾”挖走之后,袁和平与吴思远继续拍摄《醉拳》的续集《南北醉拳》,挖掘片中的“酒丐”袁小田老爷子的故事,影片主演变成了袁信义。

就像钱小豪大力扶持钱嘉乐一样,袁和平同样是“扶弟魔”,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够成为动作明星,扛起“袁家班”的大旗。

无奈袁家的基因实在是太差,袁信义五大三粗,明明长了一张反派脸,偏偏过来当男一号,实在是不自量力。

就问你,《醉拳》的续集,你肯定听说过《醉拳2》,但是你知道最初的正宗续集《南北醉拳》吗?

但是,袁和平不信邪,自《南北醉拳》之后,又拍摄了一部《佛掌罗汉拳》,试图模仿《鹰爪铁布衫》,再次启用袁信义作为男主角。而且,这一次出品方是袁和平自己的”和平影业“,不再是吴思远的”思远影业“。

还是那句话,演戏是吃脸的,袁信义的长相实在太不讨喜,演不了主角的。袁和平经过打击之后,也算认账了,后来袁信义饰演起反派来果然比正面人物精彩多了。

于是,袁和平接下来又开始捧自己的六弟袁日初。老六也是诸兄弟中唯一长得周正,起码看上去不让人讨厌了。

力捧袁日初的影片是《奇门遁甲》,这也是袁和平执导的诸多影片中,最出色一部,妥妥的影视经典。

袁日初也一头扎进了这个系列,连续主演了这个系列的后面几部,包括《天使撞邪》《鬼马天师》《阴阳奇兵》。谁曾想,袁日初从此再也走不出这个系列了,后来他居然当起了道士,正式出家了。

在当了一番“扶弟魔”失败了之后,袁和平转而开始扶持起甄子丹来。

袁和平是袁家老二,他的姐姐叫袁素娥,太极大师麦宝婵的弟子。眼见老弟袁和平在影视圈呼风唤雨,袁素娥就向老弟推荐了自己师父的儿子,自己的小师弟,也就是甄子丹。

作为听话的老弟,姐姐之命,哪敢不从,再说了这甄子丹看起来眉清目秀,身手也相当不错,可以一试。

于是,自1984年的《笑太极》开始,甄子丹就轻松跨越了多少邵氏训练班成员,直接成为了主角。开始了被袁和平力捧的时代。

但是,好赖不赖,不得不说袁和平捧人的能力是真的不行,甄子丹跟随袁信义、袁日初的脚步,成为了另外一个失败品。

从1984年凭借《笑太极》出道,直到2005年的《杀破狼》,甄子丹蹉跎了整整20年,都没有大火。

在错过了整个香港电影的高峰之后,居然还能火起来,甄子丹也算是条汉子。

甄子丹,先是被袁和平力捧,然后又被老前辈张鑫炎捧,都没有火起来,反而在徐克手上,出演了《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新龙门客栈》,出演了两次大反派,却让甄子丹小火了一把。

张鑫炎与袁和平联手,推出《咏春》,力推甄子丹与杨紫琼,结果强强联合也没能捧红这对动作高手。

张鑫炎转身又与袁和平联手去力捧了吴京。

吴京,跟随师兄李连杰、赵文卓的脚步,来到香港,在张鑫炎的力捧下,主演了《功夫小子闯情关》。但是,不幸的是时间已经来到了1996年,香港武侠动作片的大潮已经落幕了。在一片夕阳中,要想找到巅峰时期的效果,实在是太难了。何况,那两年的香港大荧幕上,火的是各路“古惑仔”,观众一窝蜂全去看热血少年的街头大战去了,没人看武侠片了。

吴京的起点,就实在是太糟糕了。

香港电影明显不适合他,混了好久,也只是到了《杀破狼》,才凭借白衣杀手一角,算是有了一点动静。

他的真正成名已经是完全自己主导的《战狼》了,那已经是很后来的2015年了。

说到了吴京,必须要提的是赵文卓。

自李连杰火起来之后,香港影视圈似乎发现了一个宝藏,就是去大陆挖掘动作演员,进行打造。

赵文卓、吴京,包括于荣光,都是这股浪潮下的三杰。

先是赵文卓,在1993年正在北京体育大学读书的他,被李连杰请来出演《方世玉》里的大反派鄂尔多。尽管那时候的赵文卓还很稚嫩,但是他斜着脸拿鼻孔看人的模样,还是让人心中一凛,眼前一亮。

于是,在李连杰离开了“嘉禾”之后,徐克就将赵文卓找来,让他接班李连杰,在《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里,出演黄飞鸿。

按说,如果没有李连杰版黄飞鸿相比较的话,只看赵文卓版,会觉得很不错哦,他黄飞鸿被他演的有模有样,而且更能打。可是,观众们先入为主,认定了黄飞鸿只属于李连杰,于是无论赵文卓多么努力,都无济于事。

但是,徐克对他是认可的。于是在接下来的《青蛇》中,继续委以重任,让他饰演法海。结果,赵文卓再次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力,将法海演得有情有义,一点都不像反派。

徐克大喜,于是继续让赵文卓主演《刀》。结果,这次彻底翻车了。不是赵文卓不努力,而是观众抛弃了徐克,对于他的这个作品,不再认可了。赵文卓成了牺牲品。

在之后,香港电影进入凋敝时代,赵文卓浮浮沉沉,也没了再次崛起的机会了。

还有于荣光,他的成名其实较早,早在1985年,就在徐小明执导的《木棉袈裟》里担任主演了。与李连杰成名时间相差无几。

之后,继续在大陆主演了《海市蜃楼》《阮氏三雄》《东瀛游侠》等片,在大陆已经成为了顶流了。

直到1993年《笑傲江湖3:东方不败风云再起》,于荣光才真正前往香港,出演角色。随后,又在《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出演重要角色。

不过于荣光棱角分明的面容,面相上不够柔和,这使得他难以在香港电影“偶像时代”获得主角。

换句话说,于荣光来晚了。他到来香港的时候,香港电影已经全面进入“偶像时代”了,以前身手好就能饰演主角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于荣光在接下来接演的影片里,像《超级计划》《双天至尊》《香港一号通缉犯》《国产凌凌漆》《给爸爸的信》《旺角的天空》《燃情狙击手》等片中,全部都是配角。

只演配角,就难言上位。再说了,香港电影进入了沉寂期,也没人有心气去力捧一名大陆来的演员了。于荣光与吴京一样,没能赶上好时候。

最终,也是不得不回归大陆,去吃国内饭。

也是这个寻找大陆演员出演香港动作片的热潮中,1993年的黄飞鸿跟风大潮中,也出现了王群版《黄飞鸿之男儿当报国》(又名《少林豪侠传》),由张鑫炎打造。

王群,在赴港出演本片之前,已经在大陆主演过《金镖黄天霸》《侠女十三妹》《无敌鸳鸯腿》《神丐》等片,在国内已经是顶级演员级别了,可是《黄飞鸿之男儿当报国》却在香港遭到抵制,备受质疑,让王群受了天大的冤枉,口碑应声大跌,害得王群心脏病爆发,从此处于半退圈状态,后来只活了48岁便离世了。

王珏版黄飞鸿,这版是袁和平执导的《苏乞儿》(又名《苏乞儿与黄飞鸿》),片中的主角是甄子丹饰演的苏乞儿,王珏饰演的黄飞鸿只是配角。王珏版黄飞鸿论造型和英气程度其实并没有比李连杰逊色太多,武打部分的质量也有保证,只可惜角色的突破性不够,当年票房也不怎么样。但是,后来本片因在内地电视上多次重播,反而给很多内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致王珏版黄飞鸿也是很多人少年记忆中的一部分。

此外,还有杨凡与赵长军,在1994年的《一刀倾城》里分别出演了大刀王五与袁世凯。两人的表现,都相当精彩,可惜票房惨败,也就不说了,他们的港片之旅,也到此为止,就不说了。(看这里:左派电影《一刀倾城》害死了罗维,但它是洪金宝导演最佳影片

陆陆续续,大概有这么些演员先后被力捧过,可是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全成了前浪,被拍在了沙滩上。

在成龙、李连杰之后,大家一度看好甄子丹、赵文卓、吴京能够接班的,可是他们迟迟没能扛起大梁。当地大家都以为香港电影就此沦落,后继无人之时,没想到甄子丹还真的打出来了,终于为香港动作片续上了香火。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甄子丹篇,来看看他的成长故事吧。

来源:邑人电影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