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不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告诉我的四件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4-09-30 08:00 1

摘要:63岁的刘阿姨第三次走进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科复查室时,脸上挂着熟悉的笑容。医生翻着她的检查报告,忍不住感叹:“三十年了,指标稳得像钟表。”她点点头,语气平静却有力:“我不是运气好,是没偷过懒。”

63岁的刘阿姨第三次走进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科复查室时,脸上挂着熟悉的笑容。医生翻着她的检查报告,忍不住感叹:“三十年了,指标稳得像钟表。”她点点头,语气平静却有力:“我不是运气好,是没偷过懒。” 1990年,33岁的她被确诊乳腺癌。手术、化疗、掉光的头发、夜里惊醒的冷汗……她都经历过。医生当时说:“五年不复发,算闯过第一关。”可她不止过了五年,而是整整三十年。 这三十年,她靠的不是偏方神药,也不是侥幸,而是四件简单却难坚持的事。 第一件,定期复查从不拖延。每年一次彩超、CT、肝功能,雷打不动。她说:“身体是我的房子,得常检查有没有漏水。”医学上早有共识:乳腺癌术后十年甚至二十年仍可能复发,持续监测才能把风险掐灭在萌芽。 第二件,只信医生,不信“听说”。当年有人劝她喝草药、贴膏药,她全拒绝了。她是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按规范吃了五年他莫昔芬,每三个月查肝肾功能。药不能停,也不敢乱换。 第三件,不让心生病。刚确诊那年,她整夜睡不着,后来开始写日记、画画、养花。纸上的字迹从颤抖到工整,心情也一点点亮起来。“我不否认害怕,但我不能让害怕当家作主。”研究证实,长期焦虑抑郁会影响免疫力,而情绪稳定的人,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都更高。 第四件,好好吃饭、坚持运动。她每天早上快走40分钟,晚上做饭前跳一套广播体操。饮食不极端忌口,但少油少糖,红肉少吃,蔬菜豆制品管够。她说:“我把自己的身体当一盆花,阳光、水、土壤都得配齐。” 医生总结她能挺过来的原因,就八个字:科学管理,持之以恒。 乳腺癌如今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它早已不是“死刑判决”。早发现、规范治、长期管,很多人能活得很长,也很有质量。 临走前,她轻轻合上病历本,说了句实在话:“别怕病,怕的是对自己不上心。”

来源:朔州日报健康前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