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人出生在国家相对混乱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成长过程中见证了一场又一场风雨和挫折,建国初期加入共产党,曾一度成为核心高官,还被认定是华国锋同志的接班人,一心都在为国事操劳。
有一人出生在国家相对混乱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成长过程中见证了一场又一场风雨和挫折,建国初期加入共产党,曾一度成为核心高官,还被认定是华国锋同志的接班人,一心都在为国事操劳。
而就在他晚年的时候,却选择了放弃原有的地位和待遇,直接选择返乡当农民,在另一个地方继续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毛致用是湖南岳阳人,他出生在1929年12月,国家内部风雨飘摇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孩童,但这并不影响毛致用世界观的建立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1951年7月,正值青春年华的毛致用参加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表现非常出色,原本还在家乡岳阳工作的毛致用在1969年被调任中共麻阳县委副书记,以及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当时的麻阳县行政机关十分艰苦,即使是革命委员会,大院也只有一个食堂,但每天却要管理将近200多人的伙食问题,到了用餐高峰期,即使有几个窗口同时运作,也会排起长长的队伍。
刚调到这里任职的毛致用,虽然是领导,但依然坚持和群众一起自觉排队,一些干部看到眼前的这位县领导也和大家一起排队,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于是便叫人上前提醒毛致用其实可以不用排队,甚至可以安排食堂职工给他送餐。
但这些类似于搞特权的做法,全都被毛致用拒绝了,于是大家无奈,只能在毛致用前来用餐时选择主动让开,即使是这样的好意依然被他谢绝。
在毛致用的认知里,即使是吃饭这样的小事也同样十分看重,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党的干部,无论职位多高,手中掌握权力多大,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并不能因为他是领导而搞特殊,就算是吃饭这样的小事,同样不能以权谋私。
因为只有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才会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一年之后毛致用带领麻阳县委办下基层考察,来到锦江河畔的兰里公社花园大队。
为了彻底融入人民群众,获取最真实的消息,毛致用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宣布了几条严格的规定,比如下乡不准坐车乘船不准骑自行车,要坚持走路步行。
就这样,从县城到村镇大约30多公里的路程,他们每次都是步行到达,沿途还进行了顺便检查和研究,掌握了第一手材料。
在基层任职的过程中,毛致用经常和群众们一起吃一起住,也一起劳动。
虽然身为县里的领导,但毛致用经常上山割草积肥,下田插秧收割,一身朴素的穿着干着最累的农活,对于群众们说话和蔼可亲,从来没有官架子,所以广受欢迎。
在田间地头,经常会看到累了一天一身汗水的毛致用同志,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依然会鼓励群众们说“自己的年龄大了,比不上年轻的你们”,这样朴实的表现再度点燃了民众内心的热情,为当地干部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在之后的两年期间,麻阳县级领导干部每年的劳动达100天以上,公社干部每年劳动200天左右,大队干部每年的劳动甚至能够超过300天,这才是真正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致用对这一点感到十分自豪,他表示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毛致用的能力很快被肯定,1977年他被任命为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
1983年到1988年期间,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后来的5年又被调任江西省委书记。
在这段时间内,毛致用同志依然稳扎稳打,在江西地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当时正是改革开放最初的几年,所以毛致用抓住机会大力推进江西省的现代化建设,从他上任的最初,就已经摸清了江西的基本情况。
毛致用立足于江西省的产业比重,从占比较大的农业入手,充分发挥优势,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提出了关于农业进步的具体性意见,想增收增产以及产业化方向加速迈进。
注重大方向的同时,毛致用同样没有忘记基层的稳定性。
1991年3月,部分农村基层已经出现了组织涣散的情况,毛致用基于这种情况专门召开了会议来促进基层的组织建设,一举解决了江西省改革开放过程中山高皇帝远的发展弊端。
1998年,毛致用同志当选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基于当时的国情,他开始逐渐关心国家的水利建设,又一次下基层,切实考察各省的水利建设情况,水,电,山地,和技术人才综合利用的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
毛致用大放异彩的时刻,正是华国锋主政的重要时刻,后者的情况可以说较为特殊,华国锋早在1976年就被定为接班人,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看,接班人以及接个人班都是不良做法的产物。
早在国际共产党的运动历史上,斯大林搞个人选定接班人就是不成功的,但当时华国锋被选为接班人,是我国在经历10年特殊历史时期之后,当时的国家情况有些不一样,多数重要的领导人都已经与世长辞,只有让受到信任且努力的同志继续拨乱反正才是硬道理。
所以华国锋才有机会接过党的旗帜,不过它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特定的重要作用,比如在粉碎四人帮的重要事件之中,华国锋有一份功劳。
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华国锋同志的错误坚持,最终导致了他职位的变动,因为此人并没有按照党的前进步伐,让自己的那根弦绷得更紧,反而在思想上有些偏激,以至于在水平和能力上有所欠缺,所以认为同样有选取接班人的必要。
从经历上来看,毛致用似乎是华国锋眼中最合适的选择,但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毛致用同志很快也有了自己的选择,他并没有选择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继续向上发展,而是一心归隐田园,从最高领导人变成了农民。
后续华国锋也在党的十二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并没有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毕竟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选为接班人和个人接班,所以随着对个人崇拜的纠正,他的职务被终结也是理所应当,至于毛致用,他所做的抉择无疑是最正确的。
退休之后的生活自从2003年卸任之后,毛致用从全国政协副主席摇身一变成为农民,直接回到北京故乡盖起了三间瓦房,过起了无比舒适的退休生活,真正是不羡鸳鸯不羡仙。
毛致用每天6点起床,没有复杂的国家工作,他会选择到鸡舍喂喂鸡,然后又下到菜地里劳动一会儿,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之后再吃个简易的早餐,虽然已经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毛致用依然关心国家大事,所以每天早上的读书看报不可避免。
到了中午,毛致用一般会小憩一会儿,下午继续下地干活,或许在喂鱼或许在收拾田地,但他总是会在晚上7点准时收看新闻联播,了解每一天的国家大事之后再洗漱上床睡觉。
更重要的是,毛致用的还乡生活不仅仅是为自己,虽然当前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从事高强度的政治工作,但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提提意见还是游刃有余。
所以在回到故乡之后,为村里的事情毛致用,从来没有少操心,毕竟有湖南和江西的常年工作经验,他对于农村发展的眼光十分独到。
毛致用曾明确指出,农村的发展无非是两件事情,一讲求生态,二讲求道路,他对村里的干部说,西冲村的沼气是个宝贝,虽然当年发展缓慢,但一定要坚持,为此老人感到十分着急。
为了让村民有条件利用沼气,毛致用甚至不惜从江西调人,很快让当地的沼气普及率位居全省前列,最开始还只用动嘴,但由于心里着急,毛致用甚至亲自掏钱挖了一口沼气池,提供燃料的同时还能养猪,养鱼,种菜,更重要的是能取代树木燃料,保护当地生态。
为了方便村里的交通毛致用带头筹款,自己就捐了2万元,还干起了养猪场外包,每年做出资金,到05年还提出了西冲村国土整理项目,亲自到现场参与了施工。
除此之外,毛致用每年都会拿出许多钱来资助村里的空巢老人,请来戏班子,为他们解闷,甚至每逢节假日,毛致用还会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小聚。
从具体经历来看,毛致用前半生为人民操劳,在退休之后竟然也闲不下来,从他所做出的贡献来看,甚至比工作期间更加忙碌,毕竟在当地取得的成果显而易见。
毛致用作为一个为了群众兢兢业业的党员,即使在垂暮之年,依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堪称典范.....
参考文献
[1]陈兴中.毛致用在麻阳的故事[J].湘潮,2004,(01):38-39.DOI:CNKI:SUN:FLDS.0.2004-01-007.
[2]贺广华,周立耘.毛致用:卸任后的农夫生活[J].党建,2007,(01):58-59.DOI:CNKI:SUN:DJJJ.0.2007-01-041.
[3]杨万国.毛致用的农居生活[J].领导科学,2007,(04):44-45.DOI:CNKI:SUN:LDKI.0.2007-04-028.
来源:史中阅灯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