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面粉行业破卷之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0 19:49 3

摘要:双节同至,面粉企业翘首以盼的双节旺销却没有如约而至。在刚性成本高企、同质化内卷加剧的双重挤压下,多数粉企深陷亏损泥潭,在行业加速洗牌的浪潮中,“内卷”已不是压垮企业的潜在风险,而是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破卷,早已脱离“可选项”的范畴,成为每一家面粉企业突围求生的

金秋十月,家国共庆。

双节同至,面粉企业翘首以盼的双节旺销却没有如约而至。在刚性成本高企、同质化内卷加剧的双重挤压下,多数粉企深陷亏损泥潭,在行业加速洗牌的浪潮中,“内卷”已不是压垮企业的潜在风险,而是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破卷,早已脱离“可选项”的范畴,成为每一家面粉企业突围求生的“必答题”。

单点策略的发力难以打破困局,唯有构建“客户-产品-营销-成本-人才”全链条竞争力,打通从需求到盈利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方能穿越行业周期的波动,解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近年来面粉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其本质是产品同质化催生的“平替低门槛”竞争——你能做的产品我也能做,最终只能靠降价抢市场。这种拼价模式的终局,不仅让企业耗尽研发、升级的发展动能,更让整个行业陷入“低价-低质-低盈利”的恶性循环,失去向上突破的活力。

在面粉消费持续疲软的大环境下,逆势增长的核心路径唯有“优质优价”:通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创造合理盈利空间,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活水;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前提,便是锁定高附加值客户,为其量身定制贴合需求的产品,让客户愿意为“极致品质”与“精准服务”支付溢价。

高附加值客户是企业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关键在于告别“大水漫灌”式的客源获取模式,转向“精准滴灌”式的深度服务,可按需求场景划分为三大核心群体:

专业生产型高端客户:聚焦餐饮连锁、头部食品企业、高端团餐平台,根据其产品口感、供应稳定性等个性化需求,筛选适配小麦进行精准配比,经精研细磨打造特色产品,以高端品质对接定制化需求,构建“长期合作、互利双赢”的深度绑定机制,锁定场景化消费流量。

品质零售型客户:对接头部连锁商超、核心生鲜供应链平台,提供烘焙、餐饮等细分场景专用粉,精准匹配终端消费者“即时性、高品质”的购买需求,打通从企业生产线到消费者购物篮的零售快车道,提升产品市场渗透率。

高端家庭型客户:聚焦注重健康饮食与生活仪式感的中产家庭、烘焙爱好者,通过原料透明溯源、工艺差异化呈现(如全麦工艺、低温研磨等)建立消费信任,成为精品超市、健康专卖店、线上旗舰店的核心高端面粉供货商,抢占家庭高端消费市场。

产品是企业破卷的根基,脱离优质产品的竞争终将沦为空谈。2025年面粉研发需紧扣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以“一老一小”、1.25亿户一人户家庭等群体为核心目标,围绕“健康化、场景化、定制化”三大方向,打造覆盖多元需求的产品矩阵,让产品精准匹配消费需求。

健康升级类:顺应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提升的浪潮,重点布局全麦面粉、有机面粉、低GI面粉、杂粮粉等品类,强化“零添加”“全营养”“控糖饱腹”的价值标签,通过“早餐健康搭配”“健康饮食方案”等场景化宣传,塑造清晰的消费认知,抢占健康粮油赛道的制高点。

场景专用类:打破“通用粉”的单一格局,按加工需求细化产品品类:烘焙领域推出高筋拉丝面粉,满足面包、蛋糕的蓬松口感需求;餐饮领域研发耐煮面条粉、鲜汤汁包点粉等,适配面馆、餐馆的外卖消费场景,解决“久煮坨面、包点破皮”等痛点;家庭领域打造多用途中筋面粉,覆盖日常蒸馒头、煮面条、包水饺等需求,实现全场景消费覆盖。

地域名吃类:结合地域文化与节庆消费需求,深度挖掘地方特色面食背后的用粉需求,开发山西饸烙面、年馍专用粉,河南烩面、大刀面专用粉,山东煎饼、大馒头专用粉,安徽板面、格拉条专用粉等产品,赋予面粉地域面食文化附加值,既贴近当地消费者口感需求,也为产品差异化竞争注入独特优势。

当下面粉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单一营销渠道无法支撑企业流量需求,单一营销路径难以触达全域客户。唯有打造“线上引流破圈+线下全面渗透”的全域联动模式,打通“流量-转化-复购”的闭环,才能实现流量与销量的双向提升。

线上精准触达:一方面与国内头部主流电商平台深度合作,打造平台专属战略定制产品,通过精准投放、品类联动等运营手段冲刺品类榜单,让更多消费者“知道、看到、买到”;另一方面布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以“磨粉过程直播溯源+烘焙食谱教学+经典面食制作分享”等内容,实现与消费者的活力互动,再通过专属优惠券、节日限时折扣等活动增强用户粘性,推动“流量”向“销量”转化。

线下深度渗透:推行“区域网格化”运营,按地理区域划分责任板块,明确专人对接,联合经销商开展“满减赠礼”“买二送一”等促销活动,精准覆盖便利店、粮油店、农贸市场等线下零售终端;同时启动“粮油进社区”“好面进集荟”等落地活动,通过现场试吃、免费体验、搭赠厨具等形式,强化家庭消费场景渗透,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提升品牌好感度。

厂商协同赋能:打破传统“经销商单纯购销”的合作模式,将“单打独斗”转变为“厂商协同”,构建方向明确、目标清晰、措施落地的合作体系。推行“一商一策”“一区一店”“一镇一点”的拓店模式,根据经销商实力与区域市场特点,定制“政策支持、营销指导、库存管理”等帮扶方案,激活渠道潜能;同时通过终端门店授牌、统一形象装修、标准化服务培训,提升品牌线下辨识度与消费者认可度,实现厂商共赢。

“优质优价”并非单纯提高定价,核心是让消费者从“只认价格”转向“认可价值”,愿意为产品的品质、体验、服务支付合理溢价。面粉企业需从品质认证、价值传递、价格体系三方面同步发力,让“优质”看得见、摸得着,让“优价”有依据、被接受。

夯实品质根基:建立“原料-生产-成品”全链条质控体系,实现小麦收购环节的自动化检测、生产过程的全程溯源、关键指标数据的实时推送,用可验证、可追溯的品质,为“优质优价”提供坚实底气,打消消费者“高价买不到好货”的顾虑。

强化价值表达:在产品包装上清晰标注“原料产区(如河套优质麦区、山东黄金麦带)、加工工艺(如低温研磨、领先工艺)、营养成分(如膳食纤维含量、蛋白质含量)、溯源二维码”等关键信息,让品质“看得见”;配合线下门店试吃(对比普通面粉与高端面粉的口感差异)、线上直播探厂(展示生产环境与质控流程)等场景化体验,让消费者直观感受产品优势,深化“优质”认知。

低成本优势是粉企盈利的关键支撑,尤其在“优质优价”尚未完全落地的阶段,降本减耗能为企业争取更多盈利空间。但降本减耗不是“削减品质、压缩研发”,而是贯穿“采购-生产-品控-营销-物流”全环节的科学管控,需发动全员力量,做到精准、合理、极致,才能实现“降成本不降品质”的目标。

原料成本管控:近年来小麦价格已从大幅波动进入小幅振荡、规律性涨落的相对平稳区,实现“低买高卖”的成本最优配置成为关键。一方面组建小麦采购决策团队,全面收集产区供需、政策调控、市场预期等信息,客观理性分析行情涨落规律,务实科学制定采购计划,实现“价低、量足、质优”的采购目标;另一方面坚持“采购为销售服务、采购为产品服务、采购重性价比”的方针,根据产品需求(如高端粉需优质麦、大众粉需性价比麦)精准采购,避免“高价买优质麦生产大众粉”的资源浪费,为产品溢价创造基础。

生产效率提升:逐步引入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既提升出粉率与产品精度,也能稳定产品质量(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同时降低原料损耗(如减少筛选环节的麦粒浪费)与人工成本(自动化设备可替代部分人工岗位),实现“提质、降本、增效”三重目标。

物流仓储优化:引进智能化、自动化仓储物流系统,通过营销数据系统精准预判库存需求(如根据节日消费高峰提前备货),优化库存周转节奏,降低仓储成本(减少积压库存的仓储费用)与资金占用(避免大量资金用于囤货),提升综合运营效率;同时引进与智能仓储匹配的自动化装车系统,破解装卸员工短缺难题,提高装车效率,缩短运输车辆等待时间,进一步降低装卸成本与物流成本。

破卷不仅是“活下来”,更是要“活得久、活得好”。面粉企业需着眼行业长远趋势,在产业链整合、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提前布局,跳出“价格战”的短期竞争,夯实基业,为长期发展积蓄力量。

深化产业链协同:向上游延伸,与育种企业、优质小麦种植合作社、国有农场、家庭农场等建立稳固合作机制,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既破解优质麦品质参差不齐、供应不稳定的难题,也能通过“订单农业”锁定优质原料,降低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向下游拓展,对接烘焙店、餐饮店、食品加工企业等下游客户,通过“定制研发+稳定供应”的模式,绑定产业链核心环节,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最终形成“按消费需求采购小麦、按消费趋势培育良种”的良性产业格局,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推进数字化转型:引入原粮自动检测系统、智能粮机装备与全流程数据管理系统,实现采购(原料数据)、生产(加工数据)、品控(质控数据)、研发(配方数据)、库存(库存数据)、物流(运输数据)、销售(销量数据)、售后服务(客户反馈数据)的实时联动,让企业决策从“凭经验、靠感觉”转向“靠数据、凭理性”,既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也能提升抗风险能力。

深化产业布局:全面分析人口结构发展变化趋势(如老龄化加剧、一人户增多)、年轻一代面食消费倾向(如便捷化、个性化、健康化),重点关注“一老一小”、一人户家庭的消费需求,布局“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面粉产业发展战略——当前生产满足现有需求的产品,同步研发适配未来需求的产品(如适合老年人的易消化面粉、适合一人户的小包装面粉),储备前瞻性技术(如适应未来二十年面粉消费趋势的功能性面粉研发技术),顺应面食消费年轻化、个性化、细分化的大势,让面粉产品的升级迭代与消费导向始终相向而行。

行业竞争的终极是人才竞争,无论是产品研发、数字化转型,还是产业链整合,都离不开优质人才的支撑。优质人才是企业破卷的核心动力,面粉企业需构建“引才-用才-留才”的完整体系,让人才有平台、有回报、有成长,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精准引进高端人才:聚焦制粉工艺优化(如提升出粉率、改善口感)、食品研发创新(如高端品质面粉、特色专用粉研发)、数字化运营(如数据管理、线上营销)等核心领域,定向引进具备行业顶尖技术与丰富管理经验的“顶流人才”,破解企业技术瓶颈与发展难题,为企业注入新鲜动能;同时,企业掌舵人需当好“一流伯乐”,打破“论资排辈”“地域限制”的认知局限,消除内部奉迎拍马、拆台互斗的内耗,以开放的姿态吸纳人才,让更多“千里马”在企业中发挥价值。

搭建创业干事平台:为核心人才提供“创新项目孵化+薪酬绩效激励”的双重支持,鼓励人才围绕新品研发、智能化升级、渠道创新等方向开展攻坚,建立与项目成果挂钩的激励机制,让人才价值与企业发展深度绑定,激发人才的创新积极性与干事热情。

完善培养体系:建立内部人才培训机制,通过“行业专家授课+车间实操演练+外出交流学习”的模式,培育本土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同时搭建清晰的人才晋升通道,形成“高端人才引领+中层人才支撑+基层人才储备”的梯队格局,保障企业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

2025年的面粉行业,内卷与机遇并存,洗牌与突围同步。企业唯有以高附加值客户为锚点、以特色产品为内核、以精准营销为抓手、以优质优价为标签、以精益运营为支撑、以长远布局为导向、以核心人才为动力,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走出一条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的破卷之路,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基业长青。

来源:中华粮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