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ICT首项研究:肺癌喜提“新方案”,DC疫苗让1年生存率突破85%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19:16 1

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晚期、无法手术或复发的患者预后仍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案。而树突状细胞(DC)作为人体内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全球已有多项临床试验采用DC疫苗治疗包括肺癌在内的晚期恶性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晚期、无法手术或复发的患者预后仍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案。而树突状细胞(DC)作为人体内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全球已有多项临床试验采用DC疫苗治疗包括肺癌在内的晚期恶性肿瘤。

近期,日本免疫治疗和细胞治疗学会(J-SICT)报道的首项多中心研究再次验证了DC疫苗或对晚期NSCLC患者(尤其腺癌患者)具有临床获益

这一研究进展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开辟了新方向,随着DC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为更多肺癌患者筑起抗癌防线,点亮长期生存的新希望!

▲截图源自“springer”

DC疫苗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点亮预后曙光,1年生存率超85%

该研究共纳入337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其中2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了树突状细胞(DC)疫苗接种。在这260例患者中,腺癌207例(占比79.6%),术后复发81例(占比31.2%),因远处转移或身体状况不耐受无法手术179例(占比68.8%);另有185例(占比71.4%)接受了DC疫苗联合同步化疗。

结果显示:260例NSCLC患者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时间(MST)为33.0个月(95%CI:27.9~39.2个月,详见下图a左);首次接种DC疫苗后的MST为13.8个月(95%CI:11.4~16.8个月,详见下图a右)。在生存率方面,患者确诊后1年、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5%、66.4%、18.5%首次接种DC疫苗后对应生存率分别为53.5%、36.1%、8.8%

▲图源“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进一步分析组织学亚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腺癌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其他亚型患者MST为15.3个月,95%CI:12.8~19.8个月,P=0.003,详见下图1b)。依据RECIST标准,首次接种疫苗后3个月的疾病控制率(DCR,定义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的百分比)中,腺癌组(43.0%)也优于其他亚型组(30.2%)

小编寄语

上文所提及的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内唯一能够激活初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DC疫苗正是巧妙利用了树突状细胞这一独特的免疫特性来治疗癌症。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国家(如日本、德国等),就将树突状细胞疫苗用于临床,辅助治疗肺癌、肾癌、肝癌、皮肤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对于部分早期肿瘤患者而言,在手术后可考虑采用树突细胞联合放化疗的辅助治疗方案,这有助于清除残留的癌细胞,形成免疫记忆,从而有效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

[1]Takahashi H,et al.DC Vaccine Study Group at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Immunotherapy and Cell Therapy. Lung adenocarcinoma may be a more susceptive subtype to a dendritic cell-based cancer vaccine than other subtyp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16 Sep;65(9):1099-111.

本文为全球肿瘤医生网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来源:全球肿瘤医生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