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贵:唤醒三百年柞蚕技艺 织就乡村共富新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0 18:58 1

摘要:遵义,秋天的播州区苟江镇红山村,层林尽染。在一片300亩的山林中,49岁的退役军人张文贵正俯身轻抚柞树叶上的榨蚕宝宝。这些通体透亮的小生命,正在重续一段中断四十年的产业传奇。

遵义,秋天的播州区苟江镇红山村,层林尽染。在一片300亩的山林中,49岁的退役军人张文贵正俯身轻抚柞树叶上的榨蚕宝宝。这些通体透亮的小生命,正在重续一段中断四十年的产业传奇。

“听老一辈说,咱们这儿的柞蚕养殖史可以追溯到1741年前。”张文贵轻抚着粗壮的柞树说道。这位在军营淬炼过的汉子,如今成了百年技艺的“守艺人”。2022年春天,已在外打多年的他,带着对故土的眷恋返乡创业。一次走访中,他从老人口中得知,柞蚕养殖曾是当地农户的“钱袋子”,最兴盛时蚕茧产量辐射周边数个乡镇。

但重启尘封的技艺并非易事。没有现成经验,张文贵背上行囊远赴外地取经;缺乏技术资料,他彻夜研读古籍文献。经过上百次试验,创新推出“天罗地网养殖法”——通过精准控制养殖密度,让柞蚕在模拟自然生态的环境中生长。数据显示,这种“园林式”养殖使亩产收益达到1.2万元,较传统模式提升4倍。

转机出现在2023年。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张文贵牵头成立合作社,采取“三统一”模式(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合作社养殖规模已发展至600亩,吸纳5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20户参与农户年均增收超2万元。

科技创新为传统产业插上翅膀。与贵州省农科院合作后,专家团队带来的科学养殖技术使蚕苗成活率突破90%。张文贵透露,已与食品企业达成蚕蛹深加工合作,预计每年可新增收益50万元。

更宏大的蓝图正在展开。未来三年,这片山林将崛起集养殖、加工、观光于一体的柞蚕产业园区。已有旅游公司抛出橄榄枝,计划开发蚕桑生态旅游项目。夕阳映照下,张文贵望着连绵的柞树林坚定地说:“要让老祖宗的智慧,变成乡亲们共同富裕的活水。”

从保家卫国的军人到乡村振兴的新农人,张文贵用迷彩情怀激活了沉睡的青山,让三百年柞蚕技艺在新时代破茧成蝶。

作者:陆邱珊

作者单位: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朱懿

编审:李俊 肖静君

来源:遵义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