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最新发现:治疗期间HBeAg和HBeAb共存的慢乙肝儿童可获得更高的HBsAg清除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18:57 1

摘要:HBeAg和HBeAb共存是一种非典型的血清学特征,其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据报道,大约10% - 20%的慢乙肝患者出现HBeAg和HBeAb共存。吴超教授团队在APASL2023大会的一项摘要表明,相比于基线HBeAg阳性但HBeAb阴性的慢乙肝患者,基线HB

HBeAg和HBeAb共存是一种非典型的血清学特征,其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据报道,大约10% - 20%的慢乙肝患者出现HBeAg和HBeAb共存。吴超教授团队在APASL2023大会的一项摘要表明,相比于基线HBeAg阳性但HBeAb阴性的慢乙肝患者,基线HBeAg和HBeAb双阳性慢乙肝患者的HBeAg清除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均显著更高(相关链接)。

近期,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彭松绪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发表成果,探讨了HBeAg和HBeAb共存模式的临床特征及其对慢乙肝儿童抗病毒疗效的影响,研究显示:HBeAg阳性慢乙肝儿童在(PEG)IFNα联合ETV治疗期间,有35.4%的患儿出现HBeAg和HBeAb共存,这类患儿的HBsAg清除率、HBeAg清除率和HBV DNA检测不到率显著更高。此外,基线HBV DNA水平较高与共存模式的发生显著相关。

研究方法

这项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6月至2023年4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开始首次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乙肝儿童。对1 - 7岁患儿进行抗病毒治疗;对7岁以上患儿,若ALT异常或肝脏炎症分级> G1(无论ALT水平如何)则开始治疗。所有患儿均接受ETV联合IFNα/PEG IFNα治疗,治疗持续时间不少于6个月。

HBeAg和HBeAb共存定义为两者同时阳性(HBeAg阳性为>1 COI, HBeAb阳性为0 - 1 COI)。治疗期间,出现HBeAg和HBeAb共存的儿童为共存组,从未出现此血清学模式的儿童为对照组。主要结局是HBsAg清除(

患者特征

共纳入254例初治HBeAg阳性慢乙肝儿童,中位年龄为4岁,60.6%为男性,84.25%为母婴传播。中位随访1.49(0.74, 2.42)年,35.43%的儿童在抗病毒治疗期间出现HBeAg和HBeAb共存,基线时,共存组的HBsAg中位水平(4.02 vs. 4.38 10 IU/mL, p = 0.008)、HBeAg中位水平(3.15 vs. 3.19 log10 COI, p p p

表1:共存组与对照组的基线特征对比

研究结果

01

基线HBV DNA水平较高与慢乙肝儿童治疗期间出现HBeAg和HBeAb共存独立相关

治疗期间出现HBeAg和HBeAb共存的儿童,其HBsAg(1.02 vs. 4.02 log10 IU/mL, p 10 COI, p 10 , p 较高的基线HBV DNA水平(HR = 1.25, 95% CI: 1.06 - 1.47, p = 0.009)与治疗期间共存模式的发生独立相关。

表2:基线与首次检测到共存模式时的血清学参数比较

在治疗期间出现共存模式的90例儿童中,88例(97.78%)最初为HBeAg阳性/HBeAb阴性,2例最初为HBeAg阴性/HBeAb阳性。其中55例(61.1%)儿童随后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从共存模式转为HBeAg阴性/HBeAb阳性状态。

02

治疗期间出现HBeAg和HBeAb共存的慢乙肝儿童的HBsAg清除率显著更高

在491.66人-年(PYs)的随访期间,119例患儿实现HBsAg清除,其中共存组的HBsAg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0.89 vs. 20.51/100 PY, IRR = 1.51, 95% CI: 1.03 - 2.19),HBeAg清除率(47.84 vs. 26.66/100 PY, IRR = 1.79, 95% CI: 1.27 - 2.52)和HBV DNA检测不到率(96.35 vs. 67.31/100 PY, IRR = 1.49, 95% CI: 1.12 - 1.9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Kaplan Meier分析表明,相比对照组,共存组的累积HBsAg清除率p = 0.027)、HBeAg清除率p 和HBV DNA检测不到率p = 0.001)均显著更高。

图1:Kaplan-Meier曲线分析共存组与对照组的(A)HBsAg清除,(B)HBeAg清除,(C)HBV DNA检测不到的累积发生率

03

治疗期间出现HBeAg和HBeAb共存的慢乙肝儿童的治疗疗效更好

单因素分析发现,共存模式与HBsAg清除(HR = 1.50, 95% CI: 1.05 - 2.16, p = 0.028)、HBeAg清除(HR = 1.81, 95% CI: 1.30 - 2.51, p p = 0.001)相关。校正性别、年龄、抗病毒治疗持续时间、基线HBsAg、HBeAg、HBV DNA、ALT、AST及FIB-4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HBeAg和HBeAb共存与更高的HBsAg清除率(HR= 2.58, 95% CI: 1.71 - 3.91, p HBeAg清除率(HR= 2.23, 95% CI: 1.54 - 3.22, p 和HBV DNA检测不到率(HR = 1.42, 95% CI: 1.03 - 1.97, p = 0.034)相关

表3:慢乙肝儿童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结局

与共存模式的关联分析

肝霖君有话说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慢乙肝儿童在抗病毒治疗期间出现HBeAg和HBeAb共存这一特殊血清学模式的意义。在接受(PEG)IFNα联合ETV治疗的HBeAg阳性慢乙肝儿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患儿出现HBeAg和HBeAb共存,这类患儿的基线ALT和AST水平显著更高,这可能提示其免疫系统更为活跃。治疗期间,出现HBeAg和HBeAb共存的患儿HBsAg清除率、HBeAg清除率、HBV DNA检测不到率均显著更高。先前该团队研究了HBsAg和HBsAb双阳性的血清学模式,结果表明基线HBsAg和HBsAb双阳性的患儿可获得更高的HBsAg清除率(相关链接一、二)。对于这类非典型的血清学特征,未来可深入探索相关免疫学和病毒学机制,为临床治愈策略优化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Gu YP, Ouyang WX, Li SJ, et al. Coexistence of hepatitis B e antigen and antibody during antiviral treatment predicts better clinical outcomes in children [J].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25.

往期内容请点击

肝霖知享站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其他媒体平台

官方百家号

健康界专栏

好医工专栏

来源:雨露肝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