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9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上,一簇来自南海1522米深处的橙金色火焰——“源火”,首次揭开其神秘面纱。这簇象征着探索与希望的火种,以一场“燃冰成炬”的深海奇观,创造了全球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历史,也奏响了粤港澳大湾区向海图强、协同创新的时代强音。
10月9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上,一簇来自南海1522米深处的橙金色火焰——“源火”,首次揭开其神秘面纱。这簇象征着探索与希望的火种,以一场“燃冰成炬”的深海奇观,创造了全球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历史,也奏响了粤港澳大湾区向海图强、协同创新的时代强音。
深海取火:科技与体育交相辉映
与历届全运会火种多在陆地采集不同,十五运会的“源火”孕育于深邃的蓝色国土。今年9月,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的配套保障船,“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肩负光荣使命,从广州出发,搭载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驶向位于南海北部的“海马”冷泉区。
9月18日,一场凝聚顶尖科技的深海作业精准展开。14时26分,“海马”号下潜至1522米深的海底冷泉渗漏点。科研人员在母船上通过远程操控,指挥机械臂将特制的采集舱对准泉口,成功捕获溢出的“可燃冰”及其伴生气。
随后,通过精密的降压技术,固态的可燃冰被“唤醒”,分解为纯净的甲烷气体,成为“源火”的清洁气源。16时48分,来自船上光伏装置的太阳能,被转化为电能并跨越千米水深传输至海底,成功引燃了这股来自地球“蓝色血脉”的气体。幽暗的深海中,一簇橙金色的火焰蓬勃跃动,实现了“燃冰成炬”的壮举。
为纪念这一开创性行动,“海马”号在海底采集点放置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源火’采集点”永久基点定位标,为这次全球首创的深海采火行动留下永恒的印记。
三重融合:彰显湾区精神与时代主题
这场跨越多日的“深海攻坚”,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次办赛理念、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深度融合。
“源火”的创意,源自粤港澳大湾区“因海而兴”的鲜明特色。作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国性体育盛会,“深海采火”的构想巧妙地将南海的绿色宝藏(可燃冰)、大湾区的科技优势(深海探测)与“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融为一体。利用可燃冰作气源,以太阳能引燃,生动诠释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
这一全球首创的背后,是多方科研力量协同攻关的成果。在广州赛区执委会的组织下,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东海实验室等国内顶尖机构,历时数月研发测试,最终确保了深海“源火”采集的万无一失。
“源火”点燃的,不仅是一场赛事的澎湃激情,更是一个国家向深蓝迈进的宏伟雄心。它象征着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的水火交融。当“源火”火种灯从仪式现场出发,驶向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地时,它所汇聚的,是粤港澳大湾区人民同心奋进的时代脉搏;它所昭示的,是一个伟大时代对科技自强、绿色发展与文明传承的坚定回应。
来源:老吴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