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可被推荐为院士候选人。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可被推荐为院士候选人。
全国重点实验室(下文简称:全重实验室)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肩负着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攻关、高端人才培养等多重使命。而实验室主任作为实验室的核心领导者,负责实验室的全面管理和战略规划,其人选均为所在领域内的顶尖学术与学科带头人。
高绩(ID:gaojidata)基于全重实验室建设单位官网公开信息,对2025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担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情况进行汇总,看看哪些候选人正在学术舞台上引领学术发展方向。
60余位院士候选人,牵头全重实验室!
据高绩(ID:gaojidata)收集的全重实验室数据,截至目前,超百位实验室主任已当选两院院士,其中约62%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另有60余位实验室主任极具潜力,有望在未来院士评选中脱颖而出。
院士候选人牵头实验室,获批国自然!
近日,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还传来获批2025年度国自然的喜讯。作为国家高能级创新平台,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实力不容小觑,而全重实验实的牵头人作为团队科研方向的 “领航者”,此次国自然项目的集中获批,以及院士增选候选人的入选,正是对其学术领导力的有力印证。
生物反应器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张立新教授)
生物反应器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东理工大学,1989年获准立项,1995年底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面向国家生物经济和生物制造产业的重大战略需求,以生物反应器工程技术体系为核心,围绕生物反应器系统物质能量信息转化机制与适配规律的科学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生物反应器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立项总数达21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张立新教授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多年来,以合成微生物学为主线,将激活微生物天然产物“暗物质”的上游基础研究突破与下游微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创建了阿维菌素产学研国际联盟,助力我国阿维菌素产业成为世界第一。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史大林教授)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厦门大学,前身为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3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07年通过验收,2010年、2015年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2025年通过重组。实验室重点挖掘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力,构建良性高效的增汇策略,为推动海洋碳汇纳入国家自主贡献范畴、服务“碳中和”国家战略提供科技支撑。据不完全统计,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立项总数达18项,立项直接经费2729万元,包括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2项。
史大林教授现任厦门大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是厦门大学副校长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致力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全球变化研究。他的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并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科学探索奖。
来源: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