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乡差距大、农村发展慢?别愁!新时代农业农村面临新形势时,乡村振兴战略精准破局——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它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从经济到生态全面推进,最终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而农文
城乡差距大、农村发展慢?别愁!新时代农业农村面临新形势时,乡村振兴战略精准破局——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它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从经济到生态全面推进,最终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而农文旅融合+小程序,正是让这一目标落地的高效路径。
农文旅融合+小程序:打通资源与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产业、文化、生态”的协同发力。农文旅融合正是这样一条“三赢”路径:农业提供“接地气”的体验基底,文化赋予“有温度”的精神内核,旅游搭建“能变现”的连接桥梁。
而现在,一款小小的农文旅小程序,正让这种“三位一体”的融合更高效、更贴心,悄悄打通乡村资源与游客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案例引入:安吉余村的“吸客升级”,小程序是关键助力
提到农文旅融合的标杆,浙江安吉余村必须拥有姓名。这个曾经靠开山采矿谋生的“石头村”,曾因生态破坏陷入发展困境,如今靠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型成了年接待游客超百万的“生态村”——而农文旅小程序的加入,让它的“吸客力”又升了级。不过这类小程序的落地,离不开成熟系统的技术支撑。
农业端:从“碰运气”到“精准约”,小程序激活农产品附加值
在农业端,余村的白茶、竹笋是出了名的“生态招牌”。以前游客想体验采茶,常要“碰运气”:去早了没到采摘期,去晚了名额满了;村民也头疼,没法提前规划人手和工具。
现在打开“余村农文旅”小程序,游客提前3天就能预约采茶:选哪片茶园、找哪位有经验的村民指导、采完的茶叶能不能现场炒制,全流程在手机上搞定。对村民来说,小程序还能自动统计预约人数,甚至把白茶的种植历史、养护技巧做成图文专栏,让“农产品”变成“有故事的体验品”,附加值悄悄涨了不少。
文化端:3D云逛馆+民俗提醒,让乡村故事“出圈”
文化端的改变更直观。余村的魂,一半在“两山”理念的实践里,一半在舞龙灯这样的老民俗中。以前外地游客想了解“两山”纪念馆,只能到现场;现在小程序里的3D线上展厅,能让游客“云逛馆”——滑动屏幕就能看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老照片,还能听讲解员的语音介绍,没到现场也能读懂余村的故事。至于村民们拿手的舞龙灯表演,小程序会提前一周推送演出时间表,游客点一下“设置提醒”,到点就能准时围观,再也不会错过这份热闹。
旅游服务端:订民宿、查人流、寄特产,小程序解决“乡村游痛点”
旅游服务更是被小程序“盘活”了。去乡村旅游,最烦的就是“找地方”“等床位”。以前余村常出现游客来了没民宿住、观景台人太多挤不进去的情况;现在小程序里,农家乐预订能看真实评价和房间照片,观景台实时显示人流密度,甚至停车场还有多少空位都能查。游客买了竹笋、山核桃这些特产,不用自己扛着走,在小程序上下单,村里的合作社直接帮忙快递到家,轻松又省心。
余村启示:农文旅“数字化”,不丢乡土味更添智慧
余村的成功,不只是“绿水青山”的胜利,更是农文旅“数字化”的升级。小程序没抢走乡村的“乡土味”,反而让这份“味道”更容易被感知:农业体验更有序,文化传播更出圈,旅游服务更贴心。这其实给所有想走农文旅路线的乡村提了个醒:搞融合不能只靠“颜值”,还要加一点“智慧”。
各地推进农文旅融合时,不妨先想清楚:本地的农业特色是什么?文化亮点在哪里?不用追求复杂的系统,像余村这样的小程序就很好用——能解决游客“预约难、查询难、预订难”,帮村民“管资源、提效率、增收入”,就是好工具。毕竟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让农民富起来、游客乐起来,而小程序这样的数字化帮手,正是连接“乡村好资源”和“游客真需求”的最佳纽带。
来源:春哥聊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