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江西景德镇48岁的“鸡排哥”李俊永,凭着一个炸鸡排的小摊火遍全网。下岗后撑起一家生计的他,没搞过花哨营销,没蹭过流量热度,却让无数人甘愿排队等半小时,有人为一口热乎鸡排,更多人是想听听他那句“吃啥不重要,开心最紧要”。
“6块钱的鸡排,却附赠了600块都买不来的情绪价值。”
最近,江西景德镇48岁的“鸡排哥”李俊永,凭着一个炸鸡排的小摊火遍全网。下岗后撑起一家生计的他,没搞过花哨营销,没蹭过流量热度,却让无数人甘愿排队等半小时,有人为一口热乎鸡排,更多人是想听听他那句“吃啥不重要,开心最紧要”。
作为一个养育三个孩子、聚焦育儿心理学的育儿博主,我盯着屏幕里忙碌的鸡排哥忽然醒悟:我们总在鸡娃的成绩、报各种兴趣班,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可鸡排哥身上这3种“不显眼”的品质,才是孩子未来在社会立足的真正竞争力。这些能力,学校不教,但能让孩子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一、朴实的真诚:孩子最好的“社交名片”,比情商课更管用
去过鸡排哥摊位的人,总说一句话:“不是冲鸡排来的,是冲鸡排哥这个人来的。”鸡排哥提供的远不止鸡排,还有现代社会愈发稀缺的人际互动与情感互动!
上班累了,疲惫的心灵在这里可以得到鸡排哥提供的情绪价值,鸡排哥重视每一位顾客,“做完你的做你的,做完你的做他的!”、“你是精英,值得拥有世间美好!”“炸得不到位,我无法原谅我自己!”“你可以拒绝我,但不要拒绝美味!”
一位宝妈带着两个孩子去买鸡排,给孩子买了两份鸡排,唯独漏了自己,鸡排哥说“妈妈是最伟大的,不要忘了关照自己!”真诚的话语让宝妈心中一暖差点落泪!
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被重视的感觉,让人心理得到了弥补,被看见、被安抚、被取悦的体验让人们宁愿排三小时队也要买他的鸡排,在这里,人们在完成一次次微妙的情感交换。
十年前,鸡排哥定下“学生5块、成人6块”的价,这十年里,肉价涨了、油价涨了,周围小吃摊换了一波又一波,他的定价从没变过。有人劝他涨价,他憨笑着摇头:“学生娃没收入,普通人过日子也不容易,我少赚点,大家吃得开心,就值了。”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对品质的较真。油要每天换,鸡排要炸到外酥里嫩,多一秒少一秒都不行。他常说:“炸不到位,我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就是这份不掺假的真诚,让他的小摊成了景德镇的“网红打卡点”,有人特意绕路来买,就为跟他聊两句。
心理学依据:真实是人格健康的“基石”,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发展心理学大师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课题,孩子只有接纳真实的自己,不伪装、不讨好,才能建立稳定的人格。那些习惯用谎言、讨好维系关系的孩子,表面受欢迎,内心却始终焦虑:“他们喜欢的是装出来的我,不是真的我。”
而真诚的孩子不一样。他们不用费尽心思想“怎么说别人才喜欢”,而是用真实的态度与人相处。就像鸡排哥,不用花言巧语,却靠“不涨价、不糊弄”赢得了信任,这种信任,比任何“社交技巧”都更长久。
✅育儿落地:别夸“你真聪明”,要夸“你真用心”
很多家长总爱夸孩子“你真聪明”“你真棒”,可这种模糊的赞美,只会让孩子追求“表面完美”。我家从不这么夸,而是盯着孩子“做事的过程”。
老大之前做手工,剪坏了三次卡纸,急得快哭了,最后终于做好了。我没说“你做得真好看”,而是说:“妈妈看到你剪坏三次都没放弃,还试着调整剪刀角度,这份用心比作品更难得。”
后来老大跟同学相处,不会刻意讨好别人,反而因为“说话实在、做事靠谱”,成了班里的“定心丸”,同学忘带文具,他会主动借;小组合作,他会认真完成自己的那部分,不敷衍。这就是真诚的力量:你不用刻意讨好,真实的样子就值得被喜欢。
✅二、逆境中的坚守:教会孩子“在困难里找甜”,比抗挫课更实用
鸡排哥的人生,其实没少“摔跟头”。
他以前是景德镇陶瓷厂的工人,后来厂子改制,他下了岗。为了养家,他摆过烧烤摊,卖过煎饼,起早贪黑,可生意时好时坏。最难的时候,他一天只睡3个小时,看着空荡荡的摊位,也想过放弃。
可就算这么难,他从没跟人抱怨过。现在每天炸鸡排18个小时,忙到顾不上吃饭,他还是笑着跟顾客说:“吃啥不重要,心情得开心啊!”有人问他累不累,他说:“累啊,但看到大家吃着鸡排笑的开心,我就觉得值了。”
这份“在苦里找甜”的本事,比任何“抗挫训练”都更有力量,生活不会一直顺,孩子未来总会遇到失业、失恋、失败,能不能扛过去,就看他会不会“在困难里找甜”。
✅心理学依据:“习得性乐观”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也就是“积极心理学之父”,提出过一个概念叫“习得性乐观”,乐观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练习学会的。就像鸡排哥,他不是没经历过挫折,而是在挫折里学会了“聚焦好的部分”:虽然累,但能养家;虽然赚得不多,但能让顾客开心。
反之,那些遇到一点困难就崩溃的孩子,不是不够坚强,而是没学会“在困难里找甜”。比如考试没考好,有的孩子会想“我真没用,永远考不好”,而乐观的孩子会想“这次错题我搞懂了,下次就能进步了”,两种想法,决定了孩子能不能从挫折里爬起来。
育儿落地:每天10分钟“小确幸”,帮孩子练出“乐观脑”
我家从三年前开始做一个小练习:每天晚上吃饭时,每个人分享“今天的3个小确幸”。一开始,孩子们都觉得“没什么开心的事”,老大会说“今天作业好多,一点都不开心”,老三会说“玩具坏了,不开心”。
我没急着纠正,而是先带头分享:“妈妈今天的小确幸是,早上出门没下雨,中午吃到了喜欢的青菜,晚上听到老二和老三俩吵架又和好了,觉得很可爱。”
慢慢的,孩子们也开始找“小确幸”了。老二会说:“今天我的多肉发芽了,好开心!”老大后来会说:“虽然作业多,但我提前10分钟写完了,还做了一会儿手工。”
现在不管遇到什么事,他们都不会先抱怨。有一次老大体育测试没达标,他回来跟我说:“妈妈,我跑的时候摔了一跤,但我还是爬起来跑完了,老师说我很勇敢。而且我发现,只要多练几次,我肯定能达标。”
你看,“在困难里找甜”的本事,不是靠讲道理教的,而是靠每天的小练习练出来的。孩子学会了这个,未来不管遇到什么坎,都能自己给自己“打气”。
✅三、健康的心理边界:让孩子敢说“不”,比懂事更重要
鸡排哥火了之后,麻烦也来了。
有人围着他的摊位拍视频,有人堵在他面前求合影,甚至有人把他逼到墙角,让他“笑一个”“说句吉祥话”。有一次,他被挤得喘不过气,急得大喊:“我快窒息了,能不能让我喘口气!”
以前那个总是笑着的“开心果”,累得连表情都绷不住了。可让人佩服的是,他没硬撑,而是做了一个决定:关摊,休息一天。
他说:“我就是一个卖鸡排的,不是永远笑着的玩偶。我得休息好,才能给大家做好鸡排,才能跟大家好好聊天。”
这份“敢说不”的清醒,比“懂事”更重要。很多家长总教孩子“要乖”“要分享”“要让着别人”,可孩子连自己的需求都不敢说,怎么能保护好自己?
心理学依据:心理边界是“自我保护罩”,没边界的人最累
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心理边界”,指的是我们意识到“自己和别人是不同的个体”,知道哪些是自己的需求,哪些是别人的需求。有边界的人,会尊重别人,也会保护自己;没边界的人,总怕得罪别人,硬撑着满足别人的需求,最后把自己累垮。
就像那些总被要求“懂事”的孩子:别人抢他的玩具,他不敢要;别人让他帮忙写作业,他不敢拒绝;明明自己不开心,还要强装笑脸,这样的孩子,看似“情商高”,其实内心充满委屈,久而久之,要么变得自卑,要么变得叛逆。
而鸡排哥的做法,就是最好的示范:我愿意给大家提供情绪价值,但我也需要休息;我愿意跟大家聊天,但我也需要私人空间。这种“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边界感,才是孩子未来人际交往的“保护罩”。
✅育儿落地:允许孩子说“不”,也教孩子说“可以”
我家从不强迫孩子“分享”。老三有一个最喜欢的布娃娃玩具,每次有人来家里,她都紧紧抱在怀里。有人说“你怎么不让孩子分享”,我会说:“这是她的玩具,她有权决定要不要分享。”
我会跟老三说:“如果你不想分享,可以跟小朋友说‘这个玩具我现在还想玩,等我玩完了再给你好吗’。如果你愿意分享,也可以跟她约定‘我们轮流玩,每人玩10分钟’。”
慢慢的,老三知道了:“我可以拒绝别人,也可以跟别人商量。”有一次幼儿园小朋友想抢她的玩具,她没哭,而是说:“这是我的玩具,你不能抢。如果你想玩,我们可以轮流玩会儿。”
我也会跟孩子明确我的边界。比如我需要工作时,会跟他们说:“妈妈现在需要1个小时处理事情,这段时间你们可以自己玩,1小时后我们一起读绘本。”孩子们慢慢也懂了:“妈妈有自己的事要做,我们不能打扰她。”
教会孩子“敢说不”,不是教他自私,而是教他保护自己;教会孩子尊重别人的边界,不是教他讨好,而是教他如何与人相处。有边界感的孩子,未来不会被别人“欺负”,也不会“委屈自己”,他们会活得更舒展、更自在。
我们养孩子,不是为了让他“成功”,而是让他“会生活”。
鸡排哥火了之后,有人找他直播带货,有人劝他开连锁加盟店,可他都拒绝了。他说:“我不想赚快钱,就想守着这个小摊,把鸡排做好,让大家吃得开心,就够了。”
看着他,我忽然想通了育儿的本质:我们总怕孩子输,怕他成绩不好,怕他没技能,怕他未来过得不好。可真正能让孩子过得好的,从来不是成绩有多好,技能有多棒,而是他能不能真诚待人,能不能扛住挫折,能不能保护自己。
就像鸡排哥,没读过名牌大学,没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他凭着真诚、坚守和边界感,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能温暖别人。
我们养孩子,不就是希望他这样吗?不用成为“大人物”,不用赚“大钱”,只要能在平凡的生活里,守住自己的本心,扛住生活的风雨,保护好自己的小世界,就能活得充实、快乐、有温度。
毕竟,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孩子的成绩能决定他一时的起点,但这3种底层能力,能决定他走多远、走多稳。
愿我们都能放下“鸡娃”的焦虑,用心培养孩子的真诚、坚守和边界感,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品质,才是孩子未来最硬的“竞争力”。
我是三宝妈羊羊,专注育儿心理学,养育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孩子,育儿路上陪伴大家一起升级打怪,少走弯路,让我们一起用爱与温暖守护孩子向阳生长!
来源:三宝妈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