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双节燃爆赤峰2025国庆中秋文旅市场亮眼答卷出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17:41 1

摘要:为抢抓国庆中秋“双节”叠加文旅消费黄金期,赤峰市策划推出“金秋采风·光影秘境”“文脉寻踪·深度体验”“自驾征途·野性呼唤”等5大主题20条线路攻略,配套举办跟着演出、活动、赛事、展览、文博去旅行5大类158项重点文旅活动,为市民游客奉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秋日

为抢抓国庆中秋“双节”叠加文旅消费黄金期,赤峰市策划推出“金秋采风·光影秘境”“文脉寻踪·深度体验”“自驾征途·野性呼唤”等5大主题20条线路攻略,配套举办跟着演出、活动、赛事、展览、文博去旅行5大类158项重点文旅活动,为市民游客奉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秋日盛宴,全方位激活假日市场活力。10月1日—8日,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30.47万人次,同比增长13.81%,居全区第2位;实现游客总花费23.22亿元,同比增长13.95%。

(一)景区玩法焕新颜,秋日盛景聚人气。各景区深挖特色,积极打造“人无我有”的体验场景。达达线、热阿线秋景天花板惊艳亮相,乌兰布统“马踏水花”“万马奔腾”溅起诗意、黄岗梁初雪“漫染秋山”扬起豪情,吸引6.9万名自驾游客奔赴草原森林之约;美林谷亚高原休闲度假区与砬子沟村凭借独特自然风光成为自驾游新宠,假日期间两大区域日均通行车辆超1500台次,单日最高接待自驾游客近万人次,游客露营野餐、欢声笑语,让秋日山野充满烟火气;玉龙沙湖以“大漠秋光+越野冲沙+滑沙趣玩”组合,圈粉4.1万名游客打卡,实现游客总花费540万元;欢乐城夜场开启狂欢模式,烟花秀点亮夜空、威亚表演仙气萦绕、高空钢丝惊险刺激、投壶古礼趣味十足,累计接待游客3.8万人次;左旗天龙山景区“红旗映山河”,5000名游客共庆祖国华诞;自治区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热水塘温泉小镇,凭借温润泉韵接待游客9000人,实现旅游收入92万元;紫蒙湖景区以“免费品尝有机鱼汤”暖心福利吸引人气,日均接待游客2500人次;道须沟红叶童话氛围感爆棚,搭配文艺展演、民俗表演、汉服体验,吸引3万名游客共赴秋日之约。

(二)非遗民俗破圈火,老手艺变新流量。非遗与旅游深度牵手,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喀喇沁“来王府度金秋”游园会,以“七彩菊花展+非遗演艺+古风体验”为组合,让5万名游客在菊香中感受非遗魅力;老爸艺术营地“怀旧风”拉满,年代歌曲、经典游戏唤醒记忆,皮影戏、舞狮表演、手工制瓷、景泰蓝掐丝等非遗项目穿插其间,吸引千名游客参与,实现历史与现代对话,文化与快乐交融;赤峰首届那达慕嘉年华在玉龙牧场开演,一场集万马奔腾、马术表演、蒙古演绎、篝火晚会、美食盛宴、趣味游戏于一身的草原民俗狂欢节,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草原文化,牧场变身近郊网红打卡地。

(三)场馆服务走创新,文博热度节节升。全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化身“北疆文化”传播阵地,假日期间不打烊、送精彩。赤峰市群众艺术馆联合红山区、松山区文化馆,以“文化夜市”形式举办三馆联动文艺活动,40支文艺团队、千余名演员登台献艺,3台晚会、9场演出吸引1.2万人次观看;“走过芳华向未来”产业老照片展,用一张张定格时代的影像,触动千余名观众的记忆;“丹青写初心・翰墨颂中华”书法展,以笔墨绘山河、以作品诉情怀,吸引3000余人次驻足欣赏;博物馆创新推出“遇见红山 寻龙赤峰”“3+1”联动活动,通过打卡集章带领游客沉浸式探索红山文化。假日期间,全市博物馆累计接待24万人次,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迎客6.5万,“文博游”热度持续攀升。

(四)演艺活动吸睛足,一张票根带消费。高品质演艺活动成为假日引流密码,成功撬动全域消费。中秋夜“歌游内蒙古 龙乡赤峰行”群星演唱会热力开唱,沙宝亮、水木年华、郭聪明等7组艺人登台,《一生有你》《在他乡》等经典曲目引发现场1.8万人大合唱;演唱会推出最低9.9元亲民票价,让文化盛宴人人可享;现场设立“赤诚峰味”展区,宁城苹果、敖汉小米、草原牛羊肉等农畜产品圈粉无数,水木年华成员现场点赞赤峰小米,助其出圈走红;全市15个景区、9个商超、12家餐饮、6家酒店对持票者推出减免优惠,打造“音乐+旅游+美食”消费场景,让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此外,翁牛特旗“庆丰收 国庆中秋八天乐”活动,特邀大衣哥、蓝琪儿等8位歌手助阵,惠及线上线下观众4.5万余人,带动综合消费2250万元,拉动玉龙沙湖等主要景区客流同比增加28.4%;大型史诗情景剧《契丹王朝》2.0版升级回归,综合运用水火灯光秀、墙体投影与全息投影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带领3000余名观众沉浸式“穿越千年”,感受辽都辉煌。

(五)五业融合谱新篇,业态联动共增收。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体农商深度融合,不断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10月1日蒙超联赛八强赛赤峰主场迎战呼伦贝尔,赤峰籍歌手傲日其愣献唱助威,乌兰牧骑演员舞姿传情,“萧峰背篓秀球”引爆武侠与足球双重热情,让观赛之旅升级为一场文化体验。球迷凭票根还可享餐饮、酒店、商业综合体优惠,让体育赛事变身消费杠杆;“红山・水岸拾光国风街”全新亮相,以红山文化为魂、国风元素为韵,通过亮灯仪式、非遗市集、水岸巡演、唐装沉浸式体验、民谣音乐会等活动,激活中心城区夜经济,累计接待市民游客3.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75万元;松山区乐尚金街“玉龙故里迎华诞 五业潮涌颂松山”嘉年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艺汇演、歌王争霸赛、国潮电音节、“百米长卷绘山河”、红色剧本杀等轮番上演,吸引3.2万市民游客参与,拉动综合收入175万元;和润农业以“融合思维”串联文旅体农商,将生态观光、娱乐互动、研学体验融为一体,让游客在一步一景中,感受到多元业态交织的沉浸式场景,累计接待2万余人次,带动消费170万元。

(六)构建营销全矩阵,声量变现客流量。浓厚的节日氛围、亮点频现的旅游市场,吸引了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内蒙古赤峰黄岗梁:初雪染秋景绝美景色引客来》登录CCTV-13《新闻直播间》,《五大主题近百场活动邀您畅游赤峰》登上《内蒙古日报》,乌兰布统草原“万马奔腾”视频在新华社平台浏览量破47万,凭借震撼画面成为全国热议的“草原顶流”盛景。依托赤峰融媒、红山晚报、抖音矩阵,及时发布主题线路、重点活动、天气提示、文明旅游倡议,引导游客合理安排行程。演唱会期间,邀请7位嘉宾录制ID视频寄语赤峰,阅读量1小时破60万;持续发布系列深度报道、图文视频150篇条,最大限度释放活动“长尾效应”,累计阅读量达550万+。启动“赤峰市文旅星推官”海选,以“选拔+传播+体验”为核心用年轻化、场景化方式向全网展示赤峰魅力。借势演唱会汇聚外地游客、粉丝及媒体的黄金契机,同步举办2025赤峰文旅秋冬推介会,将观演人群有效转化为旅游消费人群,让“看演出”延伸为“游赤峰”。

从体育场的万人大合唱到烟火升腾的民俗狂欢,从热血沸腾的绿茵赛事到静默温厚的博物展览,8天长假,赤峰市五大主题、百余场活动席卷全城,掀起国庆文旅消费新热潮。双节热度不是终点,赤峰已备好冬季文旅大餐,2025-2026国际雪联单板滑雪世界杯、自治区十六运高山滑雪、达里湖冬捕季、道谷南山欢乐冰雪季、紫蒙湖冬捕运动旅游季即将接棒,推动赤峰实现“春穿沙、夏涉水、秋越山、冬踏雪”四季旅游无缝衔接,持续打响“周末上哪疯 一站到赤峰”文旅品牌。

一审/郑懿森

二审/教富千

三审/吴立新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