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怎么防?全国农技中心推荐了这些药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18:07 1

摘要:为贯彻落实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暨“三秋”生产视频会议精神,扎实做好2025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工作,我中心组织制定了《2025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植检、农技)站(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为贯彻落实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暨“三秋”生产视频会议精神,扎实做好2025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工作,我中心组织制定了《2025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全国农技中心

2025年10月9日

2025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技术是预防和控制小麦种传与土传病害、地下害虫以及秋冬季苗期病虫危害的重要措施,通过防治关口前移,有效降低初始病虫基数,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压力。各地要切实抓好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和苗期病虫害防控,为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一、目标任务

2025年全国冬小麦药剂拌种覆盖率力争保持在95%以上。其中,西南、西北、汉水流域等小麦条锈菌越冬、越夏菌源区,黄淮、华北、陕西关中等茎基腐病、地下害虫和根部病害重发区,力争做到种子药剂处理全覆盖、杜绝“白籽下种”。

二、防控对象

根据病虫害监测结果确定重点防控对象。黄淮海麦区重点防控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白粉病、黄花叶病毒病、孢囊线虫病、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等病虫。长江中下游麦区重点防控纹枯病、白粉病、黑穗病、麦蚜、麦蜘蛛、灰飞虱等病虫,关注茎基腐病。华北麦区重点防控茎基腐病、根腐病、全蚀病、孢囊线虫病、麦蚜、麦蜘蛛等病虫。西北麦区重点防控条锈病、茎基腐病、黄矮病、雪霉叶枯病(新疆地区)、麦蚜、麦蜘蛛等病虫。西南麦区重点防控条锈病和麦蜘蛛等病虫。

三、技术措施

(一)种植抗(耐)性品种。明确区域资源禀赋、主要病虫发生规律,优化抗(耐)性优良品种布局。黄淮、长江中下游条锈病流行区,西北、西南等条锈菌越夏、越冬和冬繁区,长江中下游、黄淮、华北等小麦赤霉病发生区,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常发区、新发区,针对相应病害选择抗(耐)性品种。

(二)抓好抗逆壮苗栽培。深翻灭茬。加强播前田间管理,提高前茬作物秸秆粉碎细度,每2—3年深翻(20—30cm)1次土壤,有条件地区可施用有机肥、秸秆腐熟剂等加速秸秆腐解,降低田间菌源量及病虫侵染。田间镇压。播后苗前科学开展田间镇压,防止小麦旺长,或因根系悬空而加重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孢囊线虫病以及干旱和冻害发生。适期晚播。根据当地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发生时期和秋播期天气情况,适当推迟小麦播种时期,并根据晚播天数加大用种量,保障基本苗数,延缓冬前病虫侵染。

(三)实施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开展拌种或包衣。对茎基腐病选用含有三氟吡啶胺、丙硫菌唑、咯菌腈、苯醚甲环唑、灭菌唑、吡唑醚菌酯等成分的化学药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对纹枯病选用含有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呋酰胺、戊唑醇、氟唑菌苯胺等成分的化学药剂,或含有井冈霉素、木霉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成分的生物菌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全蚀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区,采用苯醚甲环唑、硅噻菌胺、咯菌腈等药剂拌种或包衣。条锈病越夏、冬繁区及其周边麦区,采用丙硫菌唑以及其他三唑类药剂开展拌种或包衣,同时兼治苗期白粉病和黑穗病。地下害虫、苗期蚜虫发生区,选用噻虫嗪、噻虫胺、毒死蜱、辛硫磷、呋虫胺、吡虫啉等药剂拌种或包衣。多种病害和虫害混合发生区,合理复配或选用二元、三元复配种衣剂,可添加含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免疫激活蛋白、二氢卟吩铁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免疫诱抗剂,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抗病、抗逆性。

(四)加强秋苗病虫防治。针对小麦苗期条锈病,在发病初期实行“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原则,选择含有吡唑醚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丙硫菌唑、氟环唑、粉唑醇、己唑醇、丙环唑等)等成分的化学药剂或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生物农药,开展喷雾防治,兼治白粉病;对茎基腐病、纹枯病早发重发田块,选择丙硫菌唑、氰烯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等药剂开展防治,要尽量喷施在小麦茎基部,控制前期病害蔓延;苗蚜重发区,在拌种预防的基础上,选用吡蚜酮、抗蚜威、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化学药剂或苦参碱、绿僵菌、阿维菌素等进行防控,防止蚜虫传播小麦黄矮病等病毒病;麦蜘蛛发生区,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药剂开展防治。

四、有关要求

各地要提前谋划,及早开展拌种药剂、设备等相关物资的准备工作,抢抓农时组织开展拌种工作;及时开展小麦秋冬季病虫监测,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及时组织防控行动,对于条锈病常发早发区,做到带药侦查、达标防治。发挥专家指导作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秋播拌种技术,以种粮大户为重点,辐射带动小散户,全面提高农民秋播拌种和病虫害防控主动性,确保秋冬季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内容来源:全国农技中心

本期编辑:程贝贝

本期审核:顾倩倩

本期监制:顾旭东

免责声明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农信传媒法律顾问:李德均律师

想你所想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