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会儿的安克多风光啊,说自己是"微笑曲线"的受益者,不搞低端制造,专做研发和品牌,靠"安全靠谱"圈了一大波粉,资本市场也把它当宝贝,股价连着涨了四个月。
去年8月那事儿,估计不少人还有印象——特朗普跟马斯克开直播聊天,镜头里突然扫到个安克的充电宝。
当时全网都炸了,说这是"美国总统亲自带货",安克一下子就成了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标杆。
那会儿的安克多风光啊,说自己是"微笑曲线"的受益者,不搞低端制造,专做研发和品牌,靠"安全靠谱"圈了一大波粉,资本市场也把它当宝贝,股价连着涨了四个月。
结果谁能想到,才过了一年,风向直接180度大转弯。
现在的安克,一会儿因为充电宝起火上热搜,一会儿又被美国查逃避关税,前脚跟"懂王"沾光,后脚可能就要被"懂王"那边的人清算,这落差也太大了。
咱们先捋捋这事儿的来龙去脉,看看安克到底踩了哪些坑。
今年6月,罗马仕充电宝先炸了,大家一下子就慌了,开始担心所有充电宝的安全。
结果扒出来,罗马仕和安克用的电芯,都是无锡一家叫安普瑞斯的供应商提供的——这就有意思了,罗马仕出问题,安克能逃得掉?
还真逃不掉。没过多久,美国那个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就发公告,说安克要召回一批PowerCore10000充电宝,足足115.8万台。
为啥召回?因为已经收到19起火灾爆炸报告了,还有2个人轻微烧伤,财产损失加起来超过6万美元。
这还没完,到了9月,CPSC又爆了个大的:安克又牵涉到33起火灾爆炸,这次更严重,4个人轻度烧伤,1个人家里被烧得够呛。
安克这边解释说,"这跟6月国内召回是同一批,就是美国流程慢,现在才发"。
但不管怎么解释,数据骗不了人。有人统计了一下,从今年6月到现在,安克在国内外累计召回了235.2万台充电宝。
要是这些都得全额退款,最少得赔4.32亿,最多可能到5.57亿——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白赚了好几亿又吐出去了。
更要命的是信任没了。以前大家买安克,是觉得"比杂牌安全,比原装便宜",愿意多花点钱买个放心。现在出了这事儿,消费者的态度直接变了。
创始人阳萌最近接受采访,下面最高赞的评论是"充电宝召回一点不提是吧";社交媒体上,不少人说自己的安克产品也自燃了,幸好没人受伤;
售后更是一团糟,加拿大有用户说"只给美国召回,不管我们",还有人因为找不到产品序列号,想退都退不了;
国内用户也吐槽,"客服把用过的旧机器寄回来,连原封口贴都懒得撕"——这下好了,中美消费者都站到一块儿吐槽安克了。
而且美国人对电子产品爆炸这事儿,容忍度特别低。
2016年三星Note7在美国才92起事故,26人烧伤,最后直接停产,还赔了50亿美元。安克现在已经有52起事故、6人受伤,要是处理不好,后果真不敢想。
三星Note7电池爆炸
要是说安全问题是砸了安克的招牌,那美国的关税调查,就是要动它的根基了。
去年8月特朗普直播带火安克的时候,谁能想到一年后,美国众议院会发函给商务部长,要查安克"逃避关税"?
要是这事儿坐实了,以前那"总统带货"的佳话,就成了笑话,搞不好连特朗普这个"代言人"都得反过来怼它。
美国人给安克列了三条罪:
第一条最关键,说安克靠"错误分类产品编码"和"东南亚转运"避税。
要么把产品归到税率低的类别里,要么把中国产的东西运到东南亚装一下,贴个"东南亚制造"的标签,假装是当地生产的,躲开高关税。
第二条说安克拿了政府补贴,2023年最少拿了1200万美元。
第三条更牵强,说安克卖得太便宜,冲击了美国本土企业。
其实后两条根本站不住脚。1200万美元补贴,跟安克128亿的营收比起来,连零头都不到;说"卖得便宜"就更扯了,安克在国内就是"轻奢款",
在美国亚马逊上,比绿联、倍思这些中国品牌都贵,今年4月特朗普加关税后,安克还主动涨了价,有的型号从70美元涨到109美元,哪来的"低价冲击"?
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东南亚转运"上。安克说自己在越南有工厂,搞"全球化柔性布局",听着挺高级,
但实际上,越南工厂的产量只占总订单的10%,根本不够供应北美市场——要知道,安克上半年124亿营收里,北美就占了57亿,快一半了。
更实锤的是,这次在美国召回的163.9万台充电宝,明明白白写着用电芯来自无锡安普瑞斯,就是中国产的。
越南工厂顶多就是把电芯装成充电宝,没做什么实质性加工。
而美国海关有规定,要是没有实质性加工,就算在东南亚转一圈,也还是算中国产的,照样要交关税——安克这操作,说白了就是想钻空子,结果被抓了个正着。
安克创始人阳萌之前把公司架构比作"战区主战、军种主建",说销售是"战区",供应链是"军种",要互相配合。
但现在看,这俩完全脱节了:销售在北美冲业绩,供应链却在搞"转运避税",合规这事儿根本没人管——这不是等着出问题吗?
安克走到今天这步,跟阳萌的管理方式也脱不了关系。他总说自己想当"总统",不想当"国王",搞了个"联邦制放权"——总部只负责"赋能",各个产品线自己说了算,高度自治。
这种模式在安克小的时候可能还行,能快刀斩乱麻,但公司做大了,尤其是全球化之后,问题就全暴露出来了。
2022年的时候,安克就栽过一次跟头,27个产品线里,快20个都打不过竞争对手,阳萌后来才发现,"公司表面的制度和实际情况差得太远了"——说白了就是放权放得太狠,没人管细节了。
这次充电宝出问题,也是一个道理。安克说"供应商擅自改了电芯原材料,我们没发现"——这就是典型的供应链管控不到位。
阳萌总说安克是"微笑曲线"两端的公司,只做研发、品牌,不做制造,可你连供应商的原材料变更都不知道,这"微笑曲线"能笑得踏实吗?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安克不是没钱,而是钱没花在刀刃上。
今年8月,安克刚推出7000万的股权激励,覆盖608个人,还说2024年发了8亿奖金,近500个员工年薪百万,2025年奖金池要扩到10亿——对员工是真大方。
可在供应链上呢?明知安普瑞斯的电芯有问题,还不赶紧换供应商;直到出了召回事件,才说要组建100人的电池部门,要做"最稳定的电池公司"——这不是亡羊补牢吗?
现在充电宝行业内卷得厉害,供应商利润被压得死死的,有的为了活下去,就会在材料上动手脚。
安克作为卖溢价的品牌,本来应该在电芯这种核心部件上多花钱、严把关,结果它倒好,把钱花在奖金上,把命门交给供应商——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好在安克也不是完全没动作,最近开始整改了:跟安普瑞斯解约,找了CATL当核心供应商,订了4500万片高规格电芯;
花2000万建了电芯实验室,找了50个专家审核安全方案;还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应对关税,在海外建仓,想把北美市场的收入占比降下来,往欧洲、东南亚发展。
从效果看,今年一季度安克营收涨了36.91%,净利润涨了59.57%,股价也回到了高点,资本市场好像也认可它的整改。
但安克这一年的起起落落,给所有中国出海企业提了个醒:
第一,"微笑曲线"不是只做品牌和研发就行,品质才是根本。
三星Note7因为电池问题赔了50亿,安克这次也赔了好几亿,这些例子都说明,消费电子这行,安全就是生命线,脱离了制造管控的品牌,就是空中楼阁。
第二,合规不是小事,是全球化的入场券。
别想着靠"东南亚转运"这种小聪明避税,现在中美贸易摩擦这么厉害,这种操作早晚会被查出来,到时候损失的可比关税多得多。
第三,管理模式要跟着规模变。
公司小的时候放权能提效率,但到了全球化阶段,必须有统一的品控和合规标准,不然放权就成了失控。
安克从"总统带货"的高光,到召回调查的低谷,其实是中国品牌全球化的一个缩影——以前可能靠低价、靠营销就能走出去,但现在不行了,得靠真本事,靠过硬的产品,靠合规的运营。
希望安克这次能真的吸取教训,也希望其他出海企业能从安克的故事里学到点东西——毕竟在海外市场,能走得远的,从来不是靠名人带货的流量,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产品和能力。
来源:知识分子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