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洪学智回忆1949年与邓华率15兵挥师湘赣下广东风卷残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17:03 1

摘要:1949年5月中下旬,我先遣兵团渡过长江后,按照中央军委和四野前委的命令,第15兵团正式成立。辖第43军、44军、48军.我们着手组建第15兵团部的工作.

挥师湘赣下广东

洪学智

决心在湘赣边围歼白崇禧主力

1949年5月中下旬,我先遣兵团渡过长江后,按照中央军委和四野前委的命令,第15兵团正式成立。辖第43军、44军、48军.我们着手组建第15兵团部的工作.

6月11日,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到了九江。翌日,兵团政治委员赖传珠和我(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离开第43军,也到了九江,兵团领导会合在一起了。

早在1945年,我军在东北最困难的时候,在辽西,邓华是辽西军区司令员,我是副司令员,以后我是第6纵队(第43军前身)司令员,他是第7纵队(第44军前身)司令员.配合发起过许多战斗,两人是很熟的老战友.一见面,我就开玩笑说,“老兄呀,欢迎你来当兵团王呀.”他也诙谐地说:“老哥呀,我们有缘哪.又走到一起来了.”

第二天,我们研究了兵团党委的组成,决定以邓华、赖传珠、洪学智、李作鹏(第43军军长)、张池明(第43军政治委员)、方强(第44军军长)、吴富善(第44军政治委员)、贺晋年(兵团副司令员兼第48军军长)、陈仁麒(第48军政治委员)、萧向荣〔兵团政治部主任)lfl;仄为委员,以邓华、赖传珠、洪学智、萧向荣、贺晋年为常委,尔后报四野前委得到批准.并指定赖传珠为书记,邓华为副书记,此后兵团部的工作就正式运转起来了。

18日,四野前委进驻武汉,我们兵团也于23日从九江移驻南昌,此时第43军已完成先遣任务进占赣北,第48军、49军仍在长江北岸当面的敌情是白崇禧集团在我军突破长江以后,将其主力撤至湘东北、赣西北地区。其第?军、46军、48军布防于萍乡、宜春和上高地区,一部前出奉新、高安.这3个军在以往的战斗中未遭到过我军的严重打击,且擅于南方水网山地丛林作战,战术灵活,战斗力比较强,是桂系主力的精锐部队。白崇禧的意图是利用湘赣边的山区及九岭山脉、泪罗江等有利地形加强防御,抗击解放军自武汉和南昌进击湘中,并策应宜昌的宋希镰部到当阳、远安抢运存粮.

四野总部研究了敌情后,认为这是歼敌的好机会。决定组织第12兵团、15兵团和第4兵团共10个军、43万人的兵力,在湘赣边发起进攻。在西线粉碎敌人宋希镰部对当阳、荆门地区的攻势的同时,在东线高安、宜春、万载一带包围并歼灭桂系主力,以开辟进军中南的道路。

对于四野前委的这一战略意图,我们兵团几位领导心里是很清楚的南下之后,四野主力走了数千里路.还没打过大歼灭战.这次下决心争取歼灭白崇禧主力一部这对鼓舞士气,继续南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战略部署上我们也看到,安排了与白崇禧部有过接触的第43军作为先头军迅速插到指定位置,抓住和诱歼白崇禧部,这是十分关键的一着.

从6月25日开始,我们按照野司的部署,命令第43军秘密突然发起奔袭,以迂回、渗透、分割的办法,插向奉新犷高安白崇禧部的右翼,以期抓住白部1个师或1个军,井堵住其退路,引敌增援。命令在江北岸的第44军、48军.在九江、武穴(今广济)段渡江,迅速插向武宁、永修,由北而南对敌实施包围与此同时,野司指挥第12兵团40军在湘鄂交界的通城、通山地区隐蔽集结.第45军也在鄂赣交界的咸宁、大冶以南地区集结。第46军由汉口渡江南下待命参战.第4兵团3个军则准备抢渡赣江,插向萍乡,兜住白崇禧的尾部,关门打狗。

白崇禧部一触即逃

我兵团各部按照野司的部署开始动作起来.可是从6月下旬起,赣西北地区连日大雨,山洪暴发,河水汹涌,安义城内水深一米半,到处大水汪洋,一片泽国。各处大小桥梁冲毁甚多,公路被淹没.部队行动十分困难。根据当时的情况,7月3日.兵团向各军以及各师司令部发出指示一是通报各部,奉新、高安一带很多道路、桥梁被敌破坏或被水冲垮,行军困难,尤其是车马很难通过,各部队一定要不怕艰苦,对作战地区的地形作详细的侦察调查,将所得情况随时下达上报,并研究克服河流障碍的办法。二是各级司令部应注意收集、研究桂系部队的作战特点,提醒部队注意随时准备战斗,防止敌人的小部队突袭和反冲锋,使部队不致受到意外损失。三是部队要保证通讯顺畅,电台要随叫随应,熟练暗语,使用信号联络要简明,上报下达要准确及时.四是经常督促检查弹药武器的保管,注意防潮、防锈,并要特别注意节省、爱惜弹药.

7月上旬,包围奉新、高安的计划在紧张地进行中。这时,根据密息.驻守在奉新、高新的只是白崇禧的第48军的一部白崇禧还没有向这里增兵的征候。于是我们按照野司的部署,令担任包围高安、奉新之敌第776师任务的我第43军主力及第142师,对其围而不攻,严防逃跑,并吸引敌人增援.第43军主力向高安以西、以南前进,包围高安之敌,并以1个团控制村前街、杨公抒要点,防敌逃窜。第142师随第43军主力后尾,进到村前街后向高安逼近.第128师包围奉新之敌,如军主力逼近上富镇被发觉、敌人有南逃征兆时,则该师即发起对奉新敌之包围,抓住敌人。

同时,我们还命令南昌西南第44军130师以1个团从石头岗(高安东)渡何向高安一带前进,配合第43军主力包围高安之敌。该军在万家埠之第132师,随第128师384团后尾,经安义、靖安、毛排、玉林、故县(或会埠),进至玉桥河(高安西北),师主力向高安以北逼近,协同第43军作战.该军主力则于打响后向祥符观以北地区集结待命。命令第48军主力(缺第142师)进至军义、张公渡一线待命。

7月9日10时,第128师占领来峰,得知奉新之敌已于夜里向高安方向撤退。同时听到高安方向有爆炸声,估计高安敌人也在炸桥撤退。

10 日拂晓5时第129师先头团385团为打开主力南下高安的通道,进至上富镇北侧时,得知奉新之敌第170师526团昨晚到达上富镇,后收编青年救国军600多人南逃。

当日19时、我们接到野司的电报。电报说“根据敌自奉新撤退的时间和你们到达的时间与地点,计算有无迁回拦截敌人的可能.如有即应拦头堵击退路,如估计无可能,我们全军应在现地停止,麻痹敌人和免得吓跑了敌人,等候12兵团和4兵团自酸陵、萍乡方向切断敌退路。你们皆应根据以上原则机动处置.”

根据野司意图,我兵团决定14日黄昏完成对上高敌之包围。

12日晚上,突然大雨瓢泼,山洪直泻,道路淹没,我军行动受阻。这样,要在14日包围上高之敌已不切实际。我们根据敌机不断侦察和道路难行等情况,命令各部于15日拂晓到达指定地区,防敌逃跑,打敌增援

15日,我第44军主力(欠第131师)进抵梅沙以北至浒江地带,第43军129师进抵上高西北一带,发现上高之敌已于”日、14日全部逃向万载.

当日,野司也给我兵团发来电报,告诉我们上高、万载、分宜、宜春、醴陵等地之敌俱于被歼皆于14日向茶陵方向逃跑,并令我兵团勿需急进,可在现地休息一两天后,再以旅次行军速度,到达宜春、分宜之线待机.

至此,我军在湘赣边地区对白崇禧部的进攻作战结束,共歼敌4600余大.此役是我四野主力南下至长江后第一次作战.之所以未达到预期的歼敌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军对敌力避决战的特点认识不足仍用诱敌深入、近距离围歼的战术,致使敌主力迅速逃脱。此役虽然没有实现歼灭白崇禧主力的意图.但为中央军委提出对白崇禧部实行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进军湘南和两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斗志昂扬进粤北

8月1日,中共中央为加强对两广地区的党政军工作的统一领导,任命叶剑英、张云逸、方方分别任华南分局第一、第二、第三书记。

9月7日,叶剑英在赣州召开高干会议,方方、陈赓、郭天民、刘志坚、邓华、赖传珠、萧向荣等和我参加了会议。

会议确定由陈赓负贵协调指挥第4兵团和第15兵团的军事行动、会议研究了解放华南的作战计划,确定在暑期大休整后,发动广东战投。

我第15兵团第43.第44两个军(第48军在赣南执行战斗任务),于9月中旬由赣西宜春地区出发,经安福、吉安、泰和、遂川,28日到达赣南南康一带。部队经过1个多月的大休招,士气旺盛,行动迅速,执行命令坚决,尤其是干部吃苦耐劳,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贯彻爱士兵、爱人民、爱马匹的“三爱”,要求十分认真,在行进中,把“保障人马健康,打到广东去”的口号喊得很响.

30日,我们从南康出发,以战备行军经大余、梅岭关、南雄,奔袭始兴。

正在入粤的进军途中,传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指战员欢欣鼓舞,精神倍增.大家纷纷写请战书、决心书,表示坚决打到广州去,解放广东,庆祝新中}习的诞生。

防守广东的国民党军为华南军政长官公署余汉谋部共有11个军33个师及地方保安部队约15万人,以沈发藻第4兵团和刘安琪第21兵团等部共6个军部署于韶关至广州地区,妄图阻止解放军南下,其中第39军、63军部署于曲江地区第23军、70军布防英德、翁源地区;第50军和第32军驻广州周围,第50军防守花县、从化;第109军及警卫团等防守广州市另胡琏第12兵团10军、18军位Y潮汕地区,策应广州方面作战。第“军、64军驻守湛江、海南岛,以保障其退路.

鉴于这种情况,第4兵团陈赓司令员与我们研究确定,战役第一段阶任务分配是第4兵团负责歼灭曲江之敌,然后南下与我合歼广州之敌。我第15兵团的任务为切断敌英德、曲江及广州英德的联系,并相机歼灭大坑口、英德、佛冈之敌.

根据当时情况及任务,我兵团在部署上是第43,第44两个军齐头并进,插向广州方向。第43军经大余、始兴南出翁源,到英德以东,以一部奔歼大坑口之敌,策应第4兵团曲江方面的作战,其主力则向英德猛进,先包围,后攻击。第44军经江西的龙南以南,还出三华镇,以一部奔歼佛冈之敌,策应第43军英德方面的战斗,主力则向从化方向攻击前进。

10月5日,白崇禧发觉我军在湖南发动强大攻势,将第46军、48军调衡阳以西地区.粤敌的部署也作了调整,令第39军留1个师在曲江归第62军指挥,主力南移英德、河头、大坑口之线。第50军270师在广州,107师在从化及其东北良口、温泉之线。第23军残部亦调英德。我们判断.敌坚守曲江可能性很小,而在英德亦为迟滞性质,主要目的是企图转移其主力于广州外围,与我会战.

6日,第4兵团给我兵团通报,曲江敌人已经南逃,估计敌人企图紧缩部队,守备广州。9日16时,第4兵团15军先头部队进抵英德车站,英德也仅存敌第91师的1个团。我们兵团几个领导据此情况判断,敌人放弃曲江、英德,主要在于集中兵团加强广州以东和东北地区的守备。为此,我对广州外围必须采取有准备的攻击,决心首先集中兵团主力歼灭从化之敌,同时以一部包围花县之敌,以保持战牛中的绝对优势兵力,达到逐个歼灭敌人之目的。

横扫广州外围之敌

我们决定第43军先拿下佛冈。佛冈守敌是粤敌第39军103师307团。该师系全部美械装备,在蚌埠附近战斗时,曾经得到蒋介石奖赏的5000块银洋。其第307团自称为“钢铁团".1948年在山东烟台成立,约2000人,战斗力较强,现在盘踞在佛冈以北山头,构筑阵地,决心死守,企图迟延我军向广州进攻.

11 日下午3时,我第127师炮兵对敌第307团阵地实施破坏性射击.这时,第307团团长和3个营长正在掩蔽部里推牌九.他们以为我军三五天打不过来.我炮兵第1发炮弹即命中目标,将掩蔽部顶盖掀掉了。经过20分钟的破坏射击,主阵地上对我危害最大的地堡多已摧毁,敌人潜入交通壕.我突击营发出冲锋信号,很快突破了敌人的鹿碧、外壕,占领敌前沿,敌人呈全线动摇状态.我第381团和第379团乘势冲上敌据守的两个高地,展开白刃格斗,攻克了敌人的碉堡,将敌全歼.这次战斗经历两个小时,毙伤敌团长以下500余人,俘敌副团长以下20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物资。

佛冈战斗旗开得胜,我军乘胜追击,向广州挺进。

13日.我第131师主力已抵增城以北15公里.向增城通近.另一个团攻击派潭坪.第132师于12时赶到从化东北茅园一带,歼灭温泉敌人一部,向从化逼近.

我第128师经佛冈以东向花县奔袭。12日上午,第382团得悉从化鳌头好有敌人,即一面上报,一面迅速包围敌人。敌人仓皇应战。战斗I小时,我军将敌第50军36师106团3营大部歼灭.然后,我第128师即从鳌头坪出发,于拂晓包围了花县.

敌人在花县周围高地上设有简单的工事和小地堡。我第382团进到花县西北时,了解到花县已无敌人正规部队,仅保安团1个营,约200人.该团即首先将城西两个高地控制,在火力掩护下,向城内直插,与第383团前卫部队会合,并肩向城内突击,歼灭保安营200余人,占领该城.这样,我军拿下了花县。

不久,得到第132师报告,从化敌第50军主力已于11日晨逃往广州,留下掩护的1个团亦于12日12时逃往广州。我第132师乘机占领从化。

很快又得悉,国民党决定放弃广州.并令刘安琪兵团向珠江口撤退、我们急令第132师主力插到增城以西的石场坪地区,准备切断广九路和封锁珠江口。

广州以北约30公里的北江,只有仁和吁公路桥、高塘坪粤汉铁路桥。北江水深船少,架桥困难,如敌破坏高塘好铁路桥和仁和好公路桥,对我向广州前进影响甚大。我们急令第128师不顾疲劳,派部队抢占高塘抒铁路桥及仁和好公路桥。

我第128师攻花县时,敌第50军107师810团3营乘汽车向花县增援,被我侦察连在平山坪击退.敌窜回仁和坪,留约1个连兵力,附重机枪两挺、六O炮3门、轻机枪3挺,据守公路桥,阻我前进,井在打响前已将炸药安置好,企图将桥炸掉高塘灯铁路桥有敌保安部队约1个连据守,桥头均有以前修筑的半永久性碉堡.

第128师接到兵团的抢桥电令后,因各团距师指挥所5公里,即分头派参谋到各团传达任务第382团抢占仁和好公路桥;第383团抢占高塘好铁路桥.

第382团决定1营2连抢桥,团长亲自到该营传达任务。第383团决定以2曹名连抢桥.由副团长亲自带部队行动。

第382团2连沿公路急进到仁和1于村西头汽车站,遇到敌人保安队的警戒.敌人问“干啥的?”我6班(尖刀班)应道“自己人”敌哨兵跑回去报告、6班未理.迁直奔向大桥。待车站敌人发觉,2连人马已上了大桥。敌因见我部队多,聚集在房子内不敢动,3连到后将敌解决

敌在桥南头有警戒人员巡逻,6班到离桥南端百余米时与敌遭遇,敌即开枪射击, 6班以猛冲动作直插桥头,敌警戒人员惊恐逃跑,6班跟踪追击,敌见我6班紧跟他们的人过桥。未敢射击。待火力展开,6班已经过了桥,占领了桥南头两两侧的地堡。

经半个小时战斗,敌人装好炸药随时准备炸毁的仁和圩公路桥,即被军占领。

第383团于14日凌晨到达江村。2营占领江村后,一面搜索,一面迅速向铁路桥前进。先头排排长带1个班到桥附近时,敌人问是干什么的.班长投去一颗手榴弹,带领全班冲上去,敌一枪未打即被俘。副班长带1个组迅速将桥两旁的大地堡门堵住,用冲锋枪向里面射击.敌10余人在睡梦中被打伤6人,其余举手缴枪,我军即占领了高塘坪铁路桥。

13日午夜,第131师占领增城.14日10时,兵团令第131师立即派部队截断广九路,抢占石滩坪、石龙铁桥。中午又令第131师:“立即插到广九路并向广州攻击前进,沿增广路之攻击由第44军另派其他部队担任.”

第131师根据兵团的命令,迅速攻占了广九路石滩车站,截获了由广州东逃的敌人的最后一列火车,全歼敌交警大队。

两路雄兵占广州

我们根据情况判定,敌人确已作全线撤退,但估计敌人可能留一部控制广州东北龙眼洞高地,迟滞我军。

为迅速进入广州,抓住时机歼灭敌人,我们决定第43军首先以一部攻占白云山、五岗岭等山头阵地,主力沿广(州)花(县)公路向广州市攻击前进.第44军一路沿广(州)增(城)公路,另一路沿广九铁路.向广州攻击前进.

兵团令各部前进中,一方面抢占山头要点,同时应注意利用地形(如利用铁路、公路等);迅速擂入市区后.注意抢占码头桥梁及歼灭敌首脑机关.作战分界线为:广(州)从(化)公路线上及以西属第43军,以东属第44军。各部调整完毕即自行攻击前进.

第128师382团一部截歼由从化向广州撤退的敌人,团主力直奔广州东侧的沙河好,尔后分3路向市区搜索前进,于19时30分进入市区中心。1营占领警察总局和国民党总统府;2营沿江岸进占海珠公园及沙面;3营占领丰宁路一带。第44军132师1个团与第382团同时进入市区。

第128师383团、384团于15日凌晨3时先后进入市区.与第132师一起占领了主要机关、码头、车站。至此,我军控制了广州市区

在第15兵团进占广州的同时,第4兵团马不停蹄地追歼西逃之敌,在两阳地区围歼了国民党军4万余人。

由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等部组成的南路军,沿东江直下东莞、中山等地.歼灭残敌4000余人.解放了珠江三角洲.位于潮安、汕头的胡琏兵团,见东路解放军来势凶猛,未敢东援广州,于24日乘船撤向金门。闽粤赣边纵队歼灭敌残余部队,乘胜进占了汕头市.

广东战役从10月2日开始至11日4日结束,共歼敌6.2万余人.解放了广州和广东的大部地区.此次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党残余势力负隅顽抗的巢穴,而且为聚歼白崇禧于广西境内和解放海南岛创造了有利条件。

广东战役结束后,于12月上旬成立广东军区,叶剑英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陈光、洪学智、曾生任副司令员,赖传珠、林平、冯白驹任副政治委员,洪学智兼任参谋长,萧向荣任政洽部主任。广东军区成立后,即领导军民做好战备和支前工作,准备解放海南岛。

(2002年3月定稿)

来源:白马茶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