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腐植酸水溶肥是以富含腐植酸的原料(如风化煤、褐煤、泥炭等)为基础,通过化学或物理技术处理,添加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制成的一种可完全溶于水的新型高效肥料。它具有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等多重功效。
一、腐植酸水溶肥概述
腐植酸水溶肥是以富含腐植酸的原料(如风化煤、褐煤、泥炭等)为基础,通过化学或物理技术处理,添加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制成的一种可完全溶于水的新型高效肥料。它具有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等多重功效。
二、配方设计原则
配方设计的核心是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营养需求,结合原料特性,进行科学配比。
1. 核心原料:
腐植酸来源:风化煤、褐煤是主要来源,但其原生腐植酸(腐植酸钙、镁盐)不溶于水,必须进行“活化”处理,转化为可溶性的腐植酸钾、腐植酸铵或黄腐酸。
大量元素来源:尿素、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硝酸钾、硫酸钾等。选择时需考虑溶解度和元素间的拮抗作用。
中微量元素来源:螯合态(如EDTA-Zn, EDTA-Fe)效果最佳,其次为硫酸盐(如七水硫酸锌、一水硫酸锰)。需注意pH值,防止沉淀。
添加剂:如渗透剂、展着剂、防结块剂(固体)、防腐剂(液体)等。
2. 常见配方举例:
高氮型(促苗):
腐植酸(以干基计):10-15%
N-P₂O₅-K₂O: 20-10-10
原料:腐植酸钾、尿素、磷酸一铵、硝酸钾、微量元素适量。
平衡型(通用):
腐植酸:15-20%
N-P₂O₅-K₂O: 15-15-15
原料:腐植酸钾、磷酸二氢钾、硝酸钾、尿素、微量元素适量。
高钾型(膨果、着色):
腐植酸:10-15%
N-P₂O₅-K₂O: 10-10-30
原料:腐植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适量。
设计要点: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如NY 1106-2010),确保腐植酸含量和大量元素含量达标,同时保证各组分混合后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稳定性。
三、固体粉状/颗粒水溶肥生产工艺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与活化:
碱提法:将粉碎后的原料与氢氧化钾(KOH)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反应釜中加热(70-90°C)搅拌反应数小时,使腐植酸钙镁转化为可溶性的腐植酸钾。
酸析法:先用硫酸处理原料,去除灰分,再加入碱液提取。
粉碎:将风化煤等原料通过破碎机、雷蒙磨等设备粉碎至80-100目。
活化(关键步骤):
固液分离:反应后的浆料通过板框压滤机或离心机进行分离,得到液态的腐植酸钾原液(可用于液体肥生产)或进一步干燥。
固体腐植酸原料制备:
喷雾干燥:将腐植酸钾原液通过喷雾干燥塔,瞬间干燥成粉末状的腐植酸钾。这是生产高品质固体水溶肥的常用方法。
混合:
将干燥的腐植酸钾粉末、计量好的氮、磷、钾原料及微量元素等,按配方比例投入双螺旋锥形混合机或滚筒混合机中。
充分混合30-45分钟,确保均匀。
粉碎(必要时):
如果混合后物料有结块或粒度不均,需经过气流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确保产品全部能通过筛网,溶解无残渣。
包装:
混合均匀的成品通过自动包装机进行称重、装袋、封口。
主要设备清单及参考报价:四、液体水溶肥生产工艺工艺流程:
腐植酸提取/浓缩液制备:
与固体肥的第一步相同,通过碱提法获得腐植酸钾原液。此原液可直接作为半成品使用,或通过浓缩罐蒸发部分水分,制成高含量的腐植酸浓缩液。
复配搅拌:
在搅拌釜或反应釜中,先加入计量的腐植酸浓缩液/原液。
在持续搅拌下,依次加入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等可溶性原料,确保每种原料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种。
注意添加顺序,防止盐析结晶(例如,钙盐和硫酸盐、磷酸盐不宜直接混合)。
添加微量元素与助剂:
将螯合好的微量元素溶液缓慢加入。
加入防腐剂(如山梨酸钾)、稳定剂等,防止产品变质和沉淀。
pH调节与过滤:
用酸(如磷酸)或碱(如KOH)调节最终产品的pH值至中性或微碱性(通常7-8.5),以保持稳定。
通过袋式过滤器或精密过滤器,去除可能存在的少量不溶杂质。
静置与灌装:
将成品泵入沉降罐静置陈化24-48小时,观察是否有沉淀。
确认无沉淀后,使用液体灌装机进行装瓶或装桶。
主要设备清单及参考报价:五、总结与建议
投资考量:
固体肥:设备投资相对较高,特别是干燥环节,但物流成本低,保质期长。
液体肥:设备投资相对灵活,生产工艺更简单,但包装和运输成本高。
核心关键:
原料是基础:选择高含量、易活化的风化煤或褐煤。
配方是灵魂:科学的配方是产品效果的保证。
工艺是保障:稳定的生产工艺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标准。
质检是生命线:必须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对原料和成品进行严格检测。
起步建议:
对于初创企业,可以考虑“轻资产”模式:外购已经活化好的腐植酸钾粉末或浓缩液,自己只进行复配、混合和包装。这可以大幅降低初始投资和技术门槛。
小编网络整理,有缺失之处望指点。
服务于农 发展于农
来源:美丽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