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歼36和歼50探路!中国首款无人僚机,不是用来服务六代机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0 16:34 1

摘要:在即将到来的第六代战斗机时代中,无人僚机注定会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忽视的角色,后者所发挥的作用和重要性,可谓是丝毫不亚于前者。唯有实现有人驾驶战机和无人僚机的完美协同,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基础作战单元,进而发挥出这一体系的最大战力。目前看来,无论是第六代战斗

在即将到来的第六代战斗机时代中,无人僚机注定会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忽视的角色,后者所发挥的作用和重要性,可谓是丝毫不亚于前者。唯有实现有人驾驶战机和无人僚机的完美协同,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基础作战单元,进而发挥出这一体系的最大战力。目前看来,无论是第六代战斗机项目还是各类新型无人机,国内航空工业都在如火如荼地稳步推进之中。不过有意思的是,从当下的发展趋势来看,最先得以列装部队并获得普及的无人僚机技术,还真不一定会出现在人民空军之中,而是可能被解放军陆军部队率先运用,即由陆军航空兵部队来实现

报道中出现的部分画面


央视综合频道于近期播出了一则名为《“翼龙”是怎样炼成的?》专题报道,由中航工业集团“翼龙”无人机总设计师介绍了该型无人机的部分技术特征和作战能力。尤为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报道中出现了关于中航工业集团探索“直-10ME武装直升机+‘翼龙’-1E察打一体无人机”协同作战的相关内容。作为有人驾驶战机的前者,与身为无人机的后者开展了诸多作战科目的联合测试,俨然很接近于我们所熟知的“第六代战斗机+忠诚僚机”的战斗体系。

仔细想一想,由以对地攻击、近距离火力支援和反装甲作战为主业的有人驾驶武装直升机,与同样以主要用于打击地面目标的固定翼察打一体无人机组成“有人+无人”体系,或许在工程实现难度方面,要远低于主打空战的“有人驾驶战斗机+无人战斗机”体系。原因很简单,无论是武装直升机还是采用涡桨式发动机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二者在作战过程中所需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机动性等指标,均远低于用于制空作战的机型,作战烈度也相对小一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的工作与运转负担

“翼龙”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

从这个角度来想,在构建“有人驾驶战机+无人僚机”的体系一事上,国内以“先易后难”的方式,先实现“武装直升机+慢速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协同作战,然后再进一步拓展和追求可用于制空作战的“有人驾驶战斗机+超音速无人战斗机”协同体系,无疑就有着不小的合理性了。

两款国产六代机原型机

而正所谓“能亮出来给你看的,就已经不是最先进产物”,既然中航工业已在“直-10ME+‘翼龙’-1”这一体系上取得了可大大方方公开的成果和进展,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在“有人驾驶战斗机+无人战斗机”领域中,也有了长足的技术进步呢?想必各位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和答案了吧。反正可以肯定的是,有望被命名为歼-36和有望被命名为歼-50的两款国产六代机,必将各自拥有更为强悍的制空作战型无人僚机。

武装直升机多采用串列双座布局

回到武装直升机和低速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协同作战来看,前者多采用串列双座布局,可谓是天然适合增加和拓展对无人僚机的控制功能。实战中,察打一体无人机可充分发挥自身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提前进入危险程度较高的战区上空实施侦查探测,并对一些高时敏性或高威胁性目标实施“发现即打”。待诸如地面防空系统等目标被摧毁得差不多后,再由有人驾驶的武装直升机进入战区空域,并对残余目标实施补刀

“翼龙”-1有着丰富的配套弹药

当然,如果仍对打击效果不放心,那武装直升机打光弹药返航后,无人机仍可被留在作战区域上空,对打击效果实施探测,以帮助后方人员实施评估,进而决定是否要执行后续更多的空袭任务。可以说,有人驾驶武装直升机与低速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协同行动,定将大大增强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的作战效能,实现“1+1>2”的效果

无人僚机作战预想图

看起来,无人装备、特别是“有人+无人”作战体系,绝不只是出现在人民空军之中,解放军其他军兵种亦在积极进行着此类探索。说不定在未来10年中,中国将建成一支“无人化装备占比达世界第一”的全新军队

来源:君清博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