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要是你仔细扒一扒史料里的蛛丝马迹,就会发现这事儿远没那么简单 —— 这场看似狗血的偷情案背后,说不定藏着一场差点改写唐朝历史的宫廷政变,你信吗?
提起唐朝的皇室秘闻,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故事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
千百年来,人们都把这桩事当成一场荒诞的风月丑闻,骂高阳公主骄纵放荡,叹辩机和尚破戒殒命。
可要是你仔细扒一扒史料里的蛛丝马迹,就会发现这事儿远没那么简单 —— 这场看似狗血的偷情案背后,说不定藏着一场差点改写唐朝历史的宫廷政变,你信吗?
先说说这起案子的 “官方版本”: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嫁给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后仍不安分,看上了年轻俊朗、才华横溢的辩机和尚。
两人偷偷厮混,还把高阳公主的金宝神枕送给了辩机。
后来神枕被盗,案子牵连出两人的私情,唐太宗震怒,下令腰斩辩机,还处死了高阳公主身边十几个奴婢。
从此,高阳公主恨上父亲,连唐太宗驾崩时都没掉几滴眼泪。
听起来是不是像极了古装剧里的狗血剧情?可只要你多问几个 “为什么”,疑点就全出来了。
第一个让人费解的地方:一个金宝神枕,真能把皇室丑闻捅到唐太宗面前吗?
要知道,高阳公主再骄纵,也是皇室公主,辩机和尚虽出身名门(隋末名臣之子),但终究是出家人,两人的私情本就是见不得光的事。
就算神枕被盗,小偷被抓,按常理来说,地方官也该先压下案子,私下禀报皇室处理,怎么敢直接闹得人尽皆知,让唐太宗颜面扫地?这背后要是没人推波助澜,谁信呢?
再说说案子的 “后续影响”:辩机死后,高阳公主彻底 “放飞自我”,不仅和其他和尚、道士厮混,还开始插手朝堂之事 —— 她不断诋毁丈夫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想夺取房玄龄留下的爵位和家产,甚至后来还卷入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储位之争。
更蹊跷的是,唐高宗即位后,高阳公主居然联合丈夫房遗爱、驸马都尉薛万彻等人,谋划发动政变,想废掉唐高宗,立荆王李元景为帝。
虽然政变最终失败,高阳公主被赐死,但你有没有想过:她从一个骄纵的公主,变成一个敢谋逆的 “乱臣”,真的只是因为辩机之死让她心生怨恨吗?
在我看来,高阳公主和辩机的偷情案,很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一场 “局”。
谁设的局?极有可能是当时朝堂上的政治势力 —— 要么是想打压房玄龄家族的人(房玄龄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家族势力庞大),要么是储位之争中想拉高阳公主下水的人(高阳公主作为唐太宗宠女,她的立场对储位归属有一定影响)。
辩机和尚,或许只是这场政治斗争里的 “牺牲品”。
你想想,辩机可不是普通的和尚,他是玄奘法师的高徒,还参与了《大唐西域记》的编撰,在佛教界声望极高。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轻易和公主厮混?就算两人真有私情,以辩机的身份和智慧,也该懂得低调再低调,怎么会收下金宝神枕这种容易暴露身份的东西?
而且案子爆发后,唐太宗的反应也异常激烈 —— 腰斩是极刑,一般只用于谋反、弑君等重罪,仅仅因为女儿和和尚偷情,就用这么残忍的刑罚处死辩机,还处死公主身边的奴婢,这更像是在 “杀鸡儆猴”,警告高阳公主不要插手不该管的事。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高阳公主谋划政变时,拉拢的人大多是 “失意者”—— 房遗爱因为没能继承爵位而不满,薛万彻因为在朝堂上不受重用而心怀怨恨。
这些人之所以愿意跟着高阳公主冒险,说明高阳公主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 “政治号召力”,而这种号召力,绝不是靠她的公主身份就能拥有的,很可能是她在辩机案后,意识到自己被卷入政治漩涡,才不得不主动抱团,寻求自保和权力。
或许有人会说:“你这是不是过度解读了?说不定就是一场单纯的丑闻。” 但历史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尤其是皇室秘闻,往往藏着最肮脏的权力斗争。
如果高阳公主真的只是个放荡的公主,她怎么会有能力谋划一场政变?
如果辩机案真的只是一场风月案,怎么会恰好发生在储位之争最激烈的时候?
看到这里,你对这起案子有什么新的看法?
你觉得辩机和尚真的只是 “渣男” 吗?
高阳公主的政变和辩机之死到底有没有关系?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咱们一起聊聊这桩唐朝皇室的 “罗生门”。
来源:历史的另一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