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7日,厄瓜多尔总统专车在基多街头遭遇骇人袭击,约500名身份不明人员有组织地围堵车队,并以石块、燃烧瓶等武器围堵车队,造成至少3名安保人员重伤。
2025年10月7日,厄瓜多尔总统专车在基多街头遭遇骇人袭击,约500名身份不明人员有组织地围堵车队,并以石块、燃烧瓶等武器围堵车队,造成至少3名安保人员重伤。
现场视频显示,防弹车窗被砸出蛛网状裂痕,总统本人虽未受伤,但随行人员紧急撤离时爆发激烈肢体冲突,而在事件发生后,此时事件迅速引发全国震动。
政府立即宣布将此次事件定性为“恐怖主义袭击”,逮捕5名嫌疑人,并以“恐怖主义罪”和“谋杀未遂”提起诉讼,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谴责暴力行为,而秘鲁则宣布与厄瓜多尔接壤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2025 年 10 月 7 日,在厄瓜多尔中部卡尼亚尔省的公路上,总统丹尼尔・诺沃亚的车队正朝着坦博市的水处理项目活动现场驶去。
这位 40 岁的该国史上最年轻总统,当天计划通过实地考察民生工程巩固执政基础,却未料到一场大规模围堵已在前方等待。
当车队行至距离活动地点约 3 公里的城郊路段时,约 500 名民众突然从道路两侧的农田和树林中涌出,手持石块、棍棒迅速形成包围圈,将包括总统座驾在内的 8 辆车死死困住。
现场混乱在几分钟内升级,石块如雨点般密集砸向车队,诺沃亚乘坐的黑色防弹 SUV 首当其冲,前挡风玻璃被砸出蛛网般的裂痕,侧窗玻璃完全碎裂,车身表面布满凹陷与划痕,防护装甲板在猛烈冲击下露出斑驳痕迹。
社交平台流传的视频显示,部分民众试图攀爬车辆,还有人用金属器械撬动车门,安全人员则在车外组成人墙,手持盾牌抵挡冲击并朝天鸣枪示警。
而这场持续约 20 分钟的围堵中,3 名安保人员因石块袭击造成轻伤,另有两辆随行车辆的轮胎被扎破。
令人意外的是,诺沃亚在混乱平息后并未取消行程,而是换乘备用车辆继续前往活动现场,面对当地民众发表了简短讲话,强调 “不会被暴力吓倒”。
当天中午,环境和能源部长伊内丝・曼萨诺率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她向媒体展示了总统座驾的受损照片,指着车窗边缘的一处痕迹称 “存在明显弹痕”,并明确表示这并非和平示威,而是有预谋的袭击。
次日,国防部长贾恩・卡洛・洛弗雷多进一步定性,指出事件具有 “明显暗杀企图”,已被正式认定为恐怖袭击,政府将以 “恐怖主义” 和 “谋杀未遂” 罪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截至 10 月 8 日凌晨,安全部队已在卡尼亚尔省及周边地区逮捕 5 名涉案人员,另有 12 人被列为重点排查对象。
此次袭击的背景,是厄瓜多尔持续数周的社会动荡,而冲突的直接导火索则是2025年9月12日,政府宣布的燃油补贴取消政策。
这项每年耗资 11 亿美元的补贴被视为低收入家庭的 “生命线”,取消后全国柴油价格应声上涨 55%,运输成本飙升直接影响了农产品流通和民生用品价格。
这一政策迅速引发民怨,运输成本激增,食品、日用品价格普遍上涨,城市低收入群体、农村居民及小商户生计受到严重冲击。
虽然政府方面给出的理由是,补贴资金大量流入走私、非法采矿等黑色产业,未能真正惠及目标群体,省出的资金将用于直接补贴小农户和运输从业者。
但这一解释未能平息不满,以厄瓜多尔土著民族联合会(CONAIE)为核心的抗议群体迅速行动,从 9 月 22 日起发起全国性罢工和道路封锁,袭击发生时抗议活动已持续 16 天。
全国性罢工由主要土著组织Conaie发起,迅速演变为多省公路封锁、交通中断、市场停摆的全面社会动荡。
与此同时,国内安全局势持续恶化,以“LosChoneros”为代表的贩毒集团长期控制多个监狱,策动暴乱,与政府军警多次交火,甚至渗透地方政治与经济体系。
政府自年初起多次宣布“国内武装冲突”状态,出动军队打击犯罪,但治安未见根本好转,反而因军事化执法加剧民众不满。
犯罪组织趁机利用社会不满情绪,煽动暴力,甚至可能直接参与对政府要员的袭击,使抗议活动逐渐失控。
诺沃亚政府的强硬姿态与其执政理念密切相关,这位保守派总统在 2024 年选举中以 “打击犯罪” 为核心竞选承诺,当时厄瓜多尔因贩毒集团扩张导致凶杀率连年攀升,头号通缉犯 “菲托” 越狱事件更引发全国恐慌。
2025 年 6 月,安全部队历经 10 小时突袭抓获 “菲托”,诺沃亚的支持率一度升至 58%,此次将抗议活动升级为 “恐怖袭击”,延续了其对社会动荡采取强硬手段的治理风格,也被舆论解读为巩固权力基础的政治策略。
毕竟,将自身塑造成 “与暴力对抗的国家捍卫者”,能有效争取中间派支持,而值得注意的是,出面展示 “弹痕” 证据的是能源部长而非安全部门官员,这一细节也暗示了冲突与能源政策调整的深度关联。
抗议方对政府的定性提出强烈反对,CONAIE 在袭击发生后两小时发布声明,否认组织了有计划的袭击行动,称现场民众只是 “向总统表达诉求的和平示威者”,政府的暴力驱散导致局势失控。
声明特别提到,被捕人员中包括老年妇女,安全部队使用了催泪瓦斯等过度武力,所谓 “弹痕” 是政府为镇压抗议制造的借口。
社交平台上流传的另一段视频显示,确实有警方人员在现场使用非致命武器驱散人群,部分民众在混乱中倒地。
双方各执一词的叙事,使得事件真相陷入罗生门,政府强调袭击的 “刑事属性”,试图剥夺抗议的政治合法性;抗议者则突出 “受害者身份”,争取公众同情以扩大动员范围。
现在,总统专车袭击事件发生后,厄瓜多尔的社会秩序进一步紧张,10 月 8 日,国防部长洛弗雷多宣布向卡尼亚尔省增派 2000 名军人,加强对交通要道和政府设施的安保,并暂停该省部分地区的集会自由。
而 CONAIE 则号召扩大抗议规模,计划在 10 月 10 日发起全国性大罢工,关闭主要港口和边境通道,双方的对峙态势持续升级。
从政策调整引发抗议,到总统遇袭升级为 “恐怖袭击”,厄瓜多尔的这场危机折射出拉美国家在经济改革与社会稳定之间的艰难平衡。
取消燃油补贴是政府为解决财政黑洞的无奈之举,却触及了底层民众的核心利益,而抗议活动从和平示威演变为暴力冲突,既暴露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性,也考验着政府的危机处置能力。
随着紧急状态的持续和抗议行动的扩大,这个南美国家正站在社会秩序与政治稳定的十字路口。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突发!厄瓜多尔总统专车遇袭,被约500人围攻》——北青政知新媒体——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5456883830437523&wfr=spider&for=pc
《厄瓜多尔防长:袭击总统车队具有“明显暗杀企图”》——新华网——https://news.cctv.com/2025/10/09/ARTI5iL0dDxRsc97taSSescW251009.shtml
来源:铃木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