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初。生烫牛肉米线像疫情后的狂欢。席卷全国。上海某个热门商圈。500米内挤进5家同名店铺。装修都是工业废墟风。口号清一色“鲜切吊龙只卖7元”。
生烫牛肉米线,从排队王到闭店潮的生死半年
去年冬天。它还是街头最靓的仔。今年夏天。连招牌都难觅踪影。
一、火爆:流量泡沫下的虚假繁荣
2024年初。生烫牛肉米线像疫情后的狂欢。席卷全国。上海某个热门商圈。500米内挤进5家同名店铺。装修都是工业废墟风。口号清一色“鲜切吊龙只卖7元”。
视觉冲击成了流量密码。长嘴铜壶高高举起。滚烫高汤冲入碗中。牛肉瞬间变色。顾客手机闪光灯连成一片。社交平台疯狂传播。单店翻台24轮。日入上万元。加盟广告铺天盖地。
但繁华背后。危机四伏。
二、崩塌:成本利剑与同质化绞杀
崩塌来得比想象更快。2025年牛肉价格同比暴涨16.3%。一碗标价9.9元的米线。鲜牛肉成本就占6.2元。加上米线、调料、房租、人工。卖一碗亏两元。
同质化把市场彻底做烂。所有店卖一样的产品。一样的装修。一样的口号。为抢客源。价格战从9.9元打到7.9元。利润薄如纸片。
消费者新鲜感一过。立刻回归理性。“汤是汤。粉是粉。调味寡淡”。复购率断崖式下跌。
三、启示:餐饮长青的三大铁律
生烫牛肉米线的骤变。揭开了所有“一阵风”式餐饮的共性困局。它给从业者三大启示:
供应链是生命线。 没有供应链优势的品类。都是空中楼阁。活下来的品牌。都建立了“产地直采+本地化加工”的双轨模式。
表演必须服务于产品。 生烫是“现制表演”。但若只重形式忽视口味。终将被抛弃。餐饮的长青密码。藏在对产品本质的敬畏里。
差异化才是护城河。 千篇一律的装修、菜单、营销。只能陷入价格战怪圈。需要思考如何通过透明化供应链呈现真材实料。让“现制表演”成为产品力的展示窗口。
四、未来:淘汰我们的从来不是消费者
生烫牛肉米线的案例。不是孤例。天水麻辣烫、冒烤鸭。都经历过类似轮回。餐饮行业从来没有永久的风口。只有持续的进化。
能活下来的。一定是那些既能坚守本质。又能不断创新的品牌。正如一位转型成功的品牌主所说:“淘汰我们的从来不是消费者。而是不愿进化的自己。”
下次看到新风口。先问自己:成本涨三成还有人排队吗?不排队还能赚钱吗?答不上来。就别盲目跟风。
毕竟。热闹是暂时的。账单是永恒的。
来源:皮孩战士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