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跑者与玉溪的“双向奔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0 11:13 1

摘要:核心阅读:10月3日,由云南省体育局、玉溪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玉溪马拉松如期开跑。这是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1类赛事。今年的参赛人数达到了2万人,比去年多了一倍。业内人士预言,随着马拉松热度的上升和参赛人数的增加,玉溪马拉松将会显现出经济提振、文化输出、品牌

核心阅读:10月3日,由云南省体育局、玉溪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玉溪马拉松如期开跑。这是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1类赛事。今年的参赛人数达到了2万人,比去年多了一倍。业内人士预言,随着马拉松热度的上升和参赛人数的增加,玉溪马拉松将会显现出经济提振、文化输出、品牌升级的复合效应。关于办好马拉松比赛这件事,玉溪正在努力奔跑。

“跑一场马、游一座城、留一份记忆”。

10月3日6时,玉溪中心城区南北大街车水马龙,从酒店、居民小区、街巷拐角等涌出的人流纷纷向玉溪马拉松起点聚集。行车道上,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随车流缓缓向前;人行道上,身着运动服的跑者行色匆匆。他们的脚步与玉溪这座城市的心跳同频,赶赴一场马拉松。

7时30分,比赛发令枪响起,2万人在动感十足的音乐声中分批跑上赛道,主持人激情的喊声、跑者的欢呼声、啦啦队的加油声,让充满动感的赛道变得热闹非凡。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城市综合能力的“大考”与“秀场”。

到玉溪跑马拉松

“我第一次参加玉溪马拉松,第一次跑高原,这是我人生中的第41场全马。”在4000名全马跑者中,李建背包上高高立起的“急救跑者”小旗子格外显眼。不过,当发令枪响起,李建和他的声音很快便淹没在人群里。

李建30岁出头,在深圳一家银行工作。此次玉溪马拉松,他不仅仅是一名运动员,还是一名急救跑者。他不仅要背着急救包在3至3个半小时内跑完42.195公里,还要留心赛道上的运动员,主动询问可能需要帮助的人。“跑步超过25公里以后,常见的就是肌肉酸痛。”李建介绍,跑步途中看到需要帮助的跑者,得及时给予对方力所能及的帮助。

急救跑者是在中签选手中挑选出来的,要有急救证,这已经是李建第四次作为急救跑者参赛。此前,他在北京、厦门、广州等地跑过马拉松。平常,他坚持每周2至3次的长跑训练,周末会一次性跑30公里,每周的跑量维持在50公里以上。

全程马拉松男子组冠军管油胜冲线瞬间。

63岁的李跃宗是昆明云嵿跑团成员,是一名活跃的跑者。今年6月8日到法国最美古堡尚蒂伊跑马拉松时,他以3小时39分56秒的成绩夺得60岁以上年龄组第一名;9月20日参加环抚仙湖95公里比赛时,他跑出了11小时39分49秒的好成绩。此次到玉溪参加马拉松比赛,李跃宗的目标不是争抢名次,而是当急救跑者,为4个半小时内完赛的运动员保驾护航。

李跃宗所在的昆明云嵿跑团组建5年,目前有成员351人。每周二18点,跑友们会到云南省体育馆参加例跑。团长张正举介绍,今年的玉溪马拉松,跑团里有50多人中签,这些人中“破3的挺多”。62岁的许峥峰是跑团里的七星跑者,跑马10年,累计参加了70多场马拉松,到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跑过,他一般能在3小时30分内完赛,最好成绩3小时6分。在刚刚过去的9月,许峥峰跑了300多公里。

“跑步能促进身心健康,不仅强身健体,还很解压,跑完心情很好。”许峥峰说,“遇到事的时候,跑5公里,跑完什么事都没有了。”循着这个爱好,许峥峰和跑友几乎会参加昆明周边的每一场马拉松比赛。“玉溪马拉松我连续来了两年,抚仙湖半程马拉松和环湖跑的比赛我一场不落。”许峥峰说。

全程马拉松女子组冠军韦洁婷冲线瞬间。

来自昆明的锅子楼牛牛队跑团团长小博介绍,“吃好饭,跑好步,过好人生”是他一贯坚持的原则,因此省内好跑的马拉松年年都会组织人员去跑。“玉溪马拉松的确很好跑,明年还要组织人员来参赛。”小博说。

据介绍,今年玉溪马拉松的参赛人数达到了2万人,比去年多了一倍。

不一样的城市风景

为了实现跑友眼中“好跑”的目标,玉溪全力以赴多维“宠粉”,让老朋友惊喜,让新朋友惊艳,力求每个环节显现玉溪温情。

去年的首届玉溪马拉松,不少跑友反映环山路这一段“坡大难跑”。听取跑友的反馈,今年组委会提前调整优化路线,果断去除环山路,把全马赛道从去年的爬升300米降到今年的爬升89米,且途经聂耳广场、玉溪大河、青花街、红塔集团、云南玉溪高原体育运动中心等标志性景点建筑,路过2.8万平方米绽放的波斯菊,让跑友在奔跑中体验生态宜居城市的美好。

除了“颜值”,玉溪马拉松“安全感”拉满。此次玉溪马拉松后勤、医疗等保障充足,沿路均有医疗点,还有80名移动救援队员、47名急救跑者,17个补给站让跑友及时得到补给。

志愿者为完赛选手提供贴心服务。

之前有跑友担心跑不下来,而此次玉溪马拉松邀请了“带头大哥”领跑。组委会选拔了领跑员48人,还邀请云南、四川、新疆等专业队运动员及大众精英运动员80人领跑。

还有跑友担心到了玉溪找不到路。好办,有高铁专列送外地跑友抵达,从玉溪站至中心城区有免费接驳车,跑友凭参赛证件可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自驾车的跑友在指定区域停车可免费。跑友下了高铁,便有志愿者指引去坐免费接驳车,直接送到报到处领取赛事包和号码布。

医护人员为完赛选手放松肌肉。

在聂耳广场报到处,跑友一抵达便受到志愿者列队欢迎。有跑友反映,走进红旗挥舞、掌声热烈的报到通道,宛如明星走上颁奖舞台,呼喊声、欢迎声不绝于耳。不少跑友被志愿者的热情点燃,纷纷挥手致谢,或拍下珍贵的照片和视频。

更温暖人心的是赛道旁的“加油站”——组委会搭建了45个氛围点,沿路都有志愿者和市民为跑友加油呐喊。“玉溪欢迎你!”“加油,你能行!”“我们为你骄傲!”“稳住,别冲,你已经很厉害了!”陌生人对陌生人的鼓励竟能如此温暖真诚。

来自普洱市的跑友普改新告诉记者:“当你想放缓脚步歇一歇时,身边的鼓励让你不好意思停,玉溪市民太热情了!当你跑得浑身湿透,口渴了,刚好前方就有补给站。”

在半马比赛中,来自红河州开远市的53岁跑友高惠玲以1小时38分的成绩完赛。她评价:“玉溪的赛道又平又宽又直,城市很干净,跑得很爽!”

昆明跑友赵芳发现,所住的酒店5点半就能吃早点,如果来不及吃,前台直接给每位客人准备了鸡蛋、牛奶、面包等带走。

完赛选手免费领取玉溪伴手礼。

“玉溪的保障太硬核了,赛事包里有能量棒,沿途也有能量棒,这些能量棒支撑我顺利完赛。”来自普洱一中的16岁学生杨宇航表示,“玉溪很美,玉溪人很热情!”

“恭喜完赛,你辛苦了!”在完赛奖牌领取处,来自四川成都的跑友谢杰听到慰问后直呼感动。

玉溪师范学院大三学生何思辰是1926名志愿者中的一员。比赛当天,他负责入场运动员检录、半马终点物资分发等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我们都会给跑友带来足够的情绪价值,让他们感受到玉溪这座城市的温情。”何思辰说。

“跑马经济”背后的“城市思考”

来自深圳的李建“一人跑马,全家出动”,他打算跑完马拉松后,趁着假期陪家人在玉溪和周边游玩一下。

许多家长带孩子一起快乐健康跑。

“玉溪赛道很美,市民很热情。”来自湖北武汉的跑友伍玲今年41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安全完赛的她表示要带家人全方位认识一下玉溪。

面对跑友的“告白”,玉溪做足了准备。围绕国庆中秋假期,玉溪深度整合“一山三湖”自然景观、民族文化、非遗技艺、特色美食等资源,在赛事期间开展48项丰富多彩的文体旅系列活动,实现“以赛聚客、以文旅留客”。

在健康跑终点站,8岁的市外游客晨晨在品尝了免费烤肉和雪糕后,表示要随父母享受一下玉溪美食;在马拉松终点站的通道上,不少省外游客排队免费照相,想把玉溪的蓝天白云定格在美好的记忆里;在聂耳广场游览后,昆明跑友老张一不留神就买了一堆斯贝佳火腿月饼、酱丰圆小锅米线酱等玉溪土特产,老张甚至在卖房的摊位前了解房价和户型……

不少跑友发现,凭借玉溪马拉松的号码布,可以免费游览景区,享受“跑一场马、游一座城、留一份记忆”的完整体验。部分跑友拿着领到的“玉见·嗨购”消费券,直接开启“买买买”模式。还有跑友提前到了玉溪青花街,买了一堆玉溪窑烧制的茶叶罐、花瓶、茶盏等礼物带回家。

完赛留影。

记者走访发现,玉溪马拉松带来了“一人跑步、多人消费、全家旅游”的赛事溢出效应。在比赛前夕,玉溪中心城区不少酒店的入住率均有提升,部分商家的营业额大幅增长。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马拉松热度的上升和参赛人数的增加,玉溪马拉松将会显现出经济提振、文化输出、品牌升级的复合效应。

业内人士留意到,2025玉溪马拉松报名人数32298人,但实际参赛人数仅2万人。其中,全马选手4000人、半马选手10000人,还有6000人参加健康跑。有受访者建议,组委会应当好好总结两年以来的办赛经验,整合力量,协同发力,把玉溪马拉松办成知名赛事品牌,吸引更多的人参赛。

整装待发。

玉溪马拉松,点燃的不仅是运动激情,更是城市发展的引擎,考验了城市、营销了城市,让远方的客人感受到了玉溪的魅力,也让城市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发现努力的方向与提升的空间。

玉溪,正奔跑在一条更宽广的赛道上。(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白诚颖)

两万跑者跃动聂耳故乡 文体旅融合擦亮城市名片

——2025玉溪马拉松侧记

10月3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玉溪时,聂耳广场已汇成一片沸腾的海洋。2万名跑者齐聚于此,在平均海拔1663米的赛道上,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温度与活力。作为国庆期间全国仅有的两场A1类马拉松赛事之一,2025玉溪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成为玉溪展示“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魅力的窗口。

守护 筑就最安心的奔跑防线

清晨5点30分,聂耳广场存包区已灯火通明。志愿者崔莎麻利地接过选手的包,细心贴上标签:“号段标得清楚,您赛后报号码就能取到,放心跑!”她的笑容里透着笃定,让即将踏上赛道的跑者倍感踏实。不远处,终点裁判员唐希怡早已到岗。作为124名裁判中的一员,她深知执裁不仅要懂规则,更要摸透赛道每一处细节。“我们提前培训踩点,5点全员到岗,为的就是守护赛事公平。”

这场高原赛事,对参赛者的心脏负荷要求更高,医疗保障成为重中之重。玉溪市急救中心科教培育科科长李鑫林介绍:“我们投入了21个救护车组、19个医护组,共110多名医护人员,每公里都有医护人员和救护车驻守,设置了40个医疗站点。”从冰喷、冰袋到AED除颤仪,从防暑药品到遮阳保温毯,每一处细节都为跑者生命健康拉起防护网。

安保同样构筑起立体防线。908名安保人员与580名公安警力协同作战,100名备勤警力随时待命。赛前多轮排查、出入口细致安检、交叉路口专人管控、无人机巡航监测……“定点值守+动态巡逻”的模式织成一张安全网。现场应急处置小组配备专业装备,确保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响应。来自昆明的跑者张伟感叹:“在这样的保障下奔跑,心里特别有底。”

温度 浸润在每处细节中的玉溪情

早上7点30分,随着一声枪响,比赛正式拉开序幕,选手们在一声声加油声中奋力向前奔跑。随着比赛推进,补给站成了选手们的“能量加油站”。在半程马拉松20公里补给处,42名志愿者分工协作,递水、摆食品并轻声提醒“注意脚下,加油”。“补给品按顺序摆,选手随手就能拿。”志愿者殷宇说,“看到他们跑过来,我们喊句‘加油’,希望能帮他们多攒点劲。”据悉,本次比赛共设置了23个补给站,筹备了22万瓶水、6.8万瓶饮料、551箱水果和约600公斤黄瓜、番茄,更设置了16个喷淋点、4辆雾炮车、7个海绵站、10个冰桶降温区和5个降温围脖区,全方位守护跑者。

“连续4年来玉溪特训备战全运会,此次顺势参赛,玉溪的环境和气候特别适合中长跑。”来自新疆的马拉松退役运动员伊布竖起大拇指,“赛事筹备到位,保障齐全,工作人员热情,城市干净整洁,明年肯定还来。”

冲过终点线,贴心服务仍在延续。完赛物品发放区,志愿者农紫玲正忙着递上完赛包。“刚跑完脚胀,拿到拖鞋瞬间就放松了,毛巾、能量水也想得特别周到!”来自昆明的选手刘伟笑着说。一旁的医疗服务点,工作人员忙着为完赛的选手们喷洒云南白药放松肌肉。设置在聂耳广场的赛后美食区有免费提供的玉溪凉米线、特色烧烤等本地小吃,让跑者在补充能量的同时,品味地道的玉溪风味。

融合 文体旅交织的城市新名片

在观赛区,手捧向日葵花束的观众马青屿格外显眼,她不时踮脚望向赛道方向,等待闺蜜比赛结束。“身为玉溪人,家乡能举办这样一场全城盛事,我打心底里感到自豪。”马青屿笑着说,“玉溪不只有‘聂耳故乡’这张文化名片,现在‘玉马’‘玉昆足球队’这些运动名片也越来越出圈,感觉整个城市都变得更有活力、更年轻化了。希望能多办些这样的赛事,让更多人认识玉溪、喜欢玉溪。”

“我今天参加半马,玉溪的赛道太好了,沿途风景赏心悦目,今天跑得太爽了!接下来我要到聂耳纪念馆、红塔山公园、小庙街等地逛一逛、玩一玩,品尝一下玉溪美食。”选手李艾说。

选手广泛认可的背后,是玉溪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的精心策划。赛道精心串联聂耳广场、玉溪大河、青花街、红塔山等标志性景观,让跑者在奔跑中“阅读”城市。全市推出3条跑者专属旅游线路、4种“双节”旅游产品,发放80万元“玉见·嗨购券”。参赛者凭号码布可免费进入全市所有A级景区,享受到81家酒店推出的5—9折优惠。从玉溪站迎宾活动到“马拉松之夜”文艺演出,从主题集市到“无废马拉松”倡议,整座城市以赛为媒,向八方宾朋展现“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的独特魅力。

时间来到中午,完赛的跑者依然流连在聂耳广场的美食区和特色集市。他们的笑脸上,写满了对这座城市的认可与喜爱。正如赛事口号“跃动玉溪 前进前进”所传递的精神,这场马拉松已超越了体育竞技本身,成为玉溪展示城市形象、激发全民热情、推动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当志愿者的微笑、观众的欢呼、完善的保障汇聚成温暖洪流,玉溪正以奔跑的姿态,向外界传递出一张充满活力与温度的崭新名片。(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蝶 李艾丽 高乾恒)

玉溪马拉松“跑友之夜·嗨动红塔”文艺演出举行

10月2日晚,“跑友之夜·嗨动红塔”文艺演出在聂耳广场举行,为2025玉溪马拉松提前燃起激情之火,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跑友深切感受聂耳故乡的热情。

演出以民族团结开场舞《中华同唱幸福歌》拉开序幕,演员们绚丽的服饰、欢快的舞步瞬间点燃现场氛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溪花灯在演出中大放异彩,原创花灯歌舞《红塔赞》饱含对家乡的赞美,花灯小戏《家和万事兴》凭借寓意与生动情节,以原汁原味的唱腔与细腻表演,尽显玉溪文化底蕴。

随后,彝族群舞《竺妮诺》的热情奔放、花腰傣舞蹈《顶着太阳月亮走》的优雅神秘接连上演,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视觉冲击与听觉享受的民族风情盛宴。《亲吻祖国》《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坐着高铁去看海》等歌曲轮番唱响,抒发家国情怀、描绘美好生活,引发全场观众强烈共鸣。本地名家原创的城市命名歌曲《红塔》巧妙融入玉溪人文元素与城市记忆,哈尼语版《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以独特语言赋予经典旋律新体验。最终,演出在活力四射的歌伴舞《奔跑的青春》中落下帷幕,演员们以活力的舞姿和昂扬的状态,为马拉松赛道的跑者送上祝福,再次点燃了跑友们的参赛热情。

此外,演出期间还举办了跑者见面会。陶辉、唐庭婉、王杰、张开琴、朱仁学、杨定荣、杨定宏等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跑者亮相,与现场观众和跑友亲切互动,分享日常训练心得、参赛经验,还畅谈了来到玉溪后的真切感受,让现场氛围更显温馨。

据了解,本次演出以玉溪马拉松赛事为纽带,致力于推动赛事经济发展,深化文体旅融合,释放赛事辐射带动作用,激发体育消费活力,将赛事热度转化为玉溪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艾丽)

玉溪马拉松多维“宠粉” 跑者畅享贴心之旅

10月2日,2025玉溪马拉松迎来选手集中报到高峰,玉溪以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让参赛选手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与关怀。

“一下高铁就被志愿者认出来,直接指引我坐免费接驳车,完全不用费心找路。”来自广西的跑友韦丽芬刚抵达玉溪站,就对赛事服务赞不绝口。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布浩成介绍,在交通保障上,不仅开通高铁专列方便外地选手,还安排玉溪站至市中心的免费接驳车,选手凭参赛证件可全程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自驾参赛选手能享受指定区域免费停车服务。

住宿服务同样充满“玉溪温度”。玉溪亚朵酒店经理方春琼称,酒店针对参赛选手优化客房布置与餐饮供应,提供延迟退房服务,准备运动饮料、能量补给品,还赠送精美伴手礼。此外,组委会联动全市多家酒店推出住宿优惠,选手凭参赛身份可享专属折扣,部分景区也提供门票减免福利。

赛事保障的升级让“回头客”惊喜。去年参加半程马拉松的广西跑友莫巍晖,今年自驾来挑战全程马拉松。他表示,今年全马赛道爬升从300米优化到89米,十分贴心。布浩成介绍,相比去年,本届赛事赛道全方位优化,沿途补给点数量增加30%,除常规补给还供应本地特色小吃。完赛后,选手可免费品尝特色美食。

玉溪马拉松通过多维“宠粉”服务,让跑者在参赛过程中畅享贴心之旅,也提升了城市形象。(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蝶)

本文来自【玉溪日报-玉溪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