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比0把淮安踢成背景板那天,南通现场3万2千张塑料座椅被跺得噼啪响,像有人在球场里下暴雨。
5比0把淮安踢成背景板那天,南通现场3万2千张塑料座椅被跺得噼啪响,像有人在球场里下暴雨。
没人想到业余队能踢出职业级碾压。
哨响第8分钟,尹韩龙30米外拔脚就射,球蹭草皮蹿进死角,直播弹幕刷得比球速还快:这脚法在中超也排得上号。
更离谱的是第67分钟,金成民背对球门腾空倒钩,守门员原地没动,球已经挂网。
五球里四个世界波,淮安门将扑到手指肿,赛后直接去医院拍片。
看懂比分得先弄懂赛制。
苏超淘汰赛一场定生死,南通常规赛留力留得明显,最后两轮甚至轮换半队小孩,掉到第四挑对手。
到了真刀真枪阶段,他们平均比对手多跑3公里,冲刺次数翻倍,体能教练赛前放话:就拼最后十五分钟,谁怂谁回家。
结果淮安第55分钟就开始叉腰,战术完败。
能把体能压成胜负手,根子在青训。
2011年,做建材起家的李太镇把上海两套房子卖了,回南通搞了块荒地,搭棚子立灯杆,免费招小孩。
家长问学杂费,他摇头:只收一条,将来踢球得先代表南通。
十二年过去,这片荒地变成珂缔缘基地,十一块标准场,宿舍食堂教室一条龙,常年住着两百多个孩子,文化课老师按公办校标准配齐。
账本摊开,平均每年烧掉三千万,李太镇靠卖瓷砖和亲友借款硬顶。
免费模式筛掉了有钱人,留下的全是肯吃苦的穷孩子。
每天下午四点文化课结束,统一收手机上交,训练表细化到分钟,连睡前拉伸都有教练盯着。
基地走廊贴着一张A4纸:过去五年,160人次进过国字号,71人踢上苏超,占了全联赛四分之一进球。
数据冷冰冰,却把隔壁城市家长看得眼红,泰州、盐城、扬州陆续派大巴拉孩子来试训,基地门口早餐摊因此多卖两千根油条。
有人吐槽职业梯队降维打击业余队,规则却写得清楚:苏超报名只卡户籍,不卡履历。
南通队23人名单里,19个本地身份证,4个从小在基地长大的外省娃,完全符合章程。
真要说漏洞,倒是其他市跟不上节奏,至今还有球队靠企业队临时拼凑,赛前一个月才集中,体能测试12分钟跑有人直接呕吐。
观众眼睛雪亮,央视14机位加无人机直播,弹幕一句“别人家的孩子”把差距摆上台面。
队长李贤成从幼儿园就跟着李太镇踢球,一路升到中乙,今年俱乐部兵分两路,一线队冲乙,他带U21打苏超,两条战线都闯进四强。
赛后采访,他喘着粗气说:基地同批的伙伴,有人去海港,去三镇,留在南通的就想证明,小城市也能踢出大场面。
话没煽情,却听得看台上一片尖叫,家长顺手把这段录成短视频,两小时点赞破十万。
南通市足协内部文件流出,明年打算把校园联赛冠军直接送进苏超正赛,倒逼中小学每周三练一赛;省里也在酝酿青训补贴,按在队年限发钱,一人一年最高给俱乐部返十万。
风向很明显:谁先把梯队搭起来,谁就能复制南通今天的爽感。
苏北某市已经行动,政府出面划地,让本地房企出资,照珂缔缘图纸施工,连宿舍瓷砖品牌都选同一家。
一场5比0把江苏足球的老地图撕碎。
过去提到江苏队,多数人先想南京,再想苏州,南通连名字都排不上。
现在积分榜摆在那里:13战34球6失球,净胜球是第二名的两倍。
下一轮对手是老牌业余豪门苏州队,对方赛前海报写“阻击南通”,评论区被“南哥”两个字刷屏。
能不能把老大位置坐稳,就看七天后的半决赛哨声。
来源:aaa体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