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工博会上抛出的重磅消息,让核聚变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将在上海新建高温超导聚变装置“环流四号(HL-4)”,这款“迷你人造太阳”把堆体体积压缩至传统装置的1/10,建造成本较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降低60%以上,单台造价可控在百亿级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工博会上抛出的重磅消息,让核聚变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将在上海新建高温超导聚变装置“环流四号(HL-4)”,这款“迷你人造太阳”把堆体体积压缩至传统装置的1/10,建造成本较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降低60%以上,单台造价可控在百亿级。
体积“瘦身”的秘诀在于第三代高温超导磁体技术。上海超导研发的REBCO带材能产生超强磁场,将等离子体约束效率提升3倍,让100立方米的空间就能实现上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定燃烧,单位体积输出功率达到传统装置的3倍。这一技术已通过“中国环流三号”验证——该装置今年3月实现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运行,为环流四号的工程落地筑牢基础。
产业链已提前进入“备战状态”。仅环流四号单台装置就需要500公里高温超导带材,上海超导紧急将产能提升至全球40%,永鼎股份也启动苏州基地500吨产能释放,其第二代YBCO带材成本较国际低30%,已锁定ITER订单41亿元。中国核建承接主机结构件订单,攻克耐1.6亿摄氏度的材料工艺,微米级加工精度达到国际顶尖水平。按照规划,环流四号2025年底启动设计招标,2035年与合肥BEST装置形成“小型化+发电示范”双支撑,加速商用进程。
来源:有趣的科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