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大工”,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985工
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大工”,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
是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主要成员,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大连凌水、开发区、盘锦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6.61万平方米;馆藏实体累计374万余册(件);有31个二级学院,开设82个本科专业;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3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教职工4500余人,学生49500余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建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涵盖1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结构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现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建筑学硕士、工程(博士、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城市规划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体育等13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
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结构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环境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动力机械及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的软件是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还是不错的,特别是有高新区的依托。该专业下设软件开发与测试、嵌入式系统、服务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方向。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就业面广,比如汽车、电器、通信等等行业都需要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人才。
大连理工的水利是国家重点学科。而且大连理工是工科院校,非常适合来这里读研。另外大连气候宜人,适合居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形势一直很好,就业企业很多很杂,主要为国企装备制造业,像中广核、徐工、沈阳机床、哈飞、一汽、三一等等吧,基本上制造业的大厂子都会来,还有一些其他的像银行、政府机构、高校之类的也来但好像去的人很少。待遇各不一样,北上广工资高一些,西部工资低一些,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水平的确没有西电,电子科技这些分数比大工低很多的学校水平高,但是就业上的确比他们好多了。大约一半就业,剩下一半考研或者出国,除了不能正常毕业的都有地方去。
大连理工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很不错了,07年建筑学全国排名大连理工大学是第十三名。现在给你简单说一下如何判断一个学校的建筑学专业的实力。全国高校中开设建筑学专业的很多,但是毕业之后能够颁发建筑学学位证的就不多了,有的学校的建筑毕业生只能领到工学学位证(我也是建筑专业的学生,但是毕业后是工学学位证,而不是建筑学学位证)。大连理工大学可以颁发建筑学学位证,还可以颁发建筑学硕士学位证,也是不少学子心中理想的考研院校。而且大连风景优美,有美丽的海滩。但是其总体建筑实力比“老八所”还是要次点的。
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辽宁省示范专业,也是大连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大连理工在东北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学校,土木排名全国第四。别的学校毕业5年才能考结构师1级,大工3年就能考。
刚开始学习这个专业可能会感到不解与迷惑,不过学习一段时间就会明白,慢慢学适应一段时间就会好的,这个专业的本质就是编程,所以学习计算机方面的东西也会比较多,未来的就业前景也很就泛。
大连理工的专业都很很强,应用物理学也很好,相比就业形势,考研会更好一些。
该专业原名叫化工过程与机械,国内专业排名,大工前5名,老牌优势专业,每年入学分数较低,专业就业超好,就业面宽,很多公司每年定期来该专业找人,很容易找到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大连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力很强,在读完本科后再继续深造考研,对将来的就业会更有利。
船舶与海洋工程船海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不用愁找工作的,就业率很高,在大连理工大学这样的学校上此专业,对于就业来说更是好上加好啦。
大工的材料专业在全国排名很高,是个不错的专业,首先专业好,将来就业很容易。
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等课程,专业就业方向广泛,可在能源、电力、汽车、石油化工、交通、舰船动力等企业、公司、科研院等工作。
环境工程大工的环境工程专业人不是很多,主要学习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给水排水,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等课程,大一大二是主要学习化学,大三大四开始学习专业课。
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是基础研究型学科,相比其它学科就业方面可能会窄一些,如果你是研究型人才,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要搞科研,我们大工工程力学专业实力没说的。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这个专业是化工学院的,前两年主要学习化学,如果对化学不感兴趣建议不要报考了。实验也有很多,但是很好做,就是实验报告多点。就业方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化工学院属于就业较好的专业。
很不错的专业,无论就业与深造都是很好的选择。就业一般会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王牌专业之一,就业很好,因为大连就是港口城市,每年基本上就业比较好的,可以考虑考这个专业。
生物工程学习生物工程专业如果是本科专业毕业,在就业方面相对于更高学历来说,要有点劣势,最好还是去深造,拿到更高的学历,对就业会好一些。
功能材料这个专业还不错,老师教学水平很高,知识渊博,如果是对这方面有兴趣学起来也会觉得很有意思。
能源化学工程能源相关的专业都比较好就业,也是大工很早就从事的传统优势研究领域,在化工方面大连理工也是很强的。
双一流建设学科: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3 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国家 “双一流” 建设名单,是学校学科建设的核心支柱。国际顶尖学科领域: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 4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其中工程学跻身全球前 1‱;船舶与海洋工程在国际排名中位列全球第 5 位,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国际影响力显著。国内学科评估 A 类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获评 A 档(全国前 2%-5%);力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5 个学科获评 A - 档(全国前 5%-10%),整体工科实力稳居全国前列。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覆盖 15 个二级学科,科研与教学体系完善。二级学科: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8 个学科,在细分领域达到国内顶尖水平。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1 个学科入选辽宁省新一轮 “双一流”,其中 8 个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象(如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13 个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对象(如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区域学科引领作用显著。传统工科特色学科: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软件工程等学科依托行业需求与区位优势(如渤海湾海洋资源开发),形成特色研究方向,与华为、万华化学等企业深度合作,产学研融合紧密。新兴交叉学科:人工智能、微电子、海洋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通过跨领域资源整合快速崛起,例如微电子学院联合中芯国际建立芯片实验室,人工智能学院聚焦智能算法与工业软件研发,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理科与管理学科亮点:数学、物理学等理科为工科提供坚实基础,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学科注重实践创新,在企业管理、项目管理领域成果丰硕,培养了大批复合型管理人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地位: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 A+,连续多年位列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前 5,其工程学学科 ESI 排名全球前 1‰,US News 学科排名国际前 20,QS 学科排名全球前 50。科研实力:依托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内化工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 计划” 等国家级课题,研发的 “新型染料合成技术” 打破国外垄断,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与华为合作开发的电子化学品已用于 5G 芯片制造。就业深造:毕业生进入万华化学、巴斯夫等世界 500 强企业的比例超 30%,深造率超 60%,部分学生进入 MIT、斯坦福等国际顶尖高校。机械工程学科地位:第五轮学科评估获评 A,第四轮评估为 A-,软科排名全国前 10,US News 国际排名前 100。科研成果:郭东明院士团队攻克航空发动机叶片精密加工技术,应用于 C919 大飞机;研发的 “超精密机床” 填补国内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 3 位院士,国家级教学团队 2 个,教师中 90% 具有海外顶尖高校留学背景。就业前景:与中车集团、徐工机械等龙头企业建立定向培养计划,毕业生起薪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力学学科地位:第五轮学科评估获评 A,第四轮评估为 A-,软科排名全国前 5,QS 学科排名全球前 100。科研贡献:钱令希院士团队开创的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广泛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航母甲板设计;欧进萍院士团队研发的智能防灾系统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等顶刊发表论文数量连续 5 年居国内高校前三。就业方向:毕业生进入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商飞等单位比例超 40%,部分学生成为国际知名期刊编委。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学科地位:在 2021-2024 年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持续位列全国第一,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办学优势:立足于 “海洋强国” 战略,依托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创办,由邱大洪院士领衔,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就业方向:就业于海洋工程设计部门(如中海油、中船集团等海洋工程领域头部企业)、海洋资源管理部门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部门(如中电建、三峡集团等),发展前景广阔。能源化学工程学科地位: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 2025 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科研平台: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化学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所在学院拥有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工业生态和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室等研究平台。培养方向:围绕低碳高效分离、智能材料与催化、新能源与电化学储能、高端精细化学品等学科前沿培养高水平研究型工程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地位:第四轮评估为 B+,软科排名全国前 20,US News 国际排名前 50,计算机科学学科 ESI 排名全球前 1‰。科研实力:自主研发的 “大工智算” 平台算力达 100PFlops,支持国家超算中心任务,与卡内基梅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就业情况:毕业生进入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厂比例超 30%,平均起薪 18 万元 / 年,高于全国 “双一流” 高校均值。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地位:US News 国际排名第 2 位,软科排名全国前 3。科研成果:邱大洪院士团队设计的 “蛟龙号” 深潜器耐压壳体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参与 “海洋强国” 战略,承担南海油气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实践资源:拥有国内唯一的 “海岸与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学生可操作深海探测机器人等尖端设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地位:第四轮评估为 A-,在工业废水处理、土壤修复领域成果突出,承担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 国家重点专项。特色培养:开设 “碳中和技术” 微专业,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联合培养,学生参与大连石化碳捕集项目。现以2025年辽宁省高考录取为例,各专业最低分数线(物理类):
招生专业投档最低分人工智能(新工科大师班)663电子信息类(创新班)(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机器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661人工智能(创新班)660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班)659工程力学(力学工科基础拔尖计划班)658智能制造工程(创新班)658数学类(华罗庚数学国家基础学科拔尖计划班)(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657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创新班)656软件工程(创新班)656工程力学(创新班)655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新工科拔尖班)651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机器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647智能分子工程(新工科拔尖班)645能源与动力工程(创新班)645电子科学与技术645智能无人系统技术643储能科学与工程(新工科拔尖班)641材料类(新工科拔尖班)(电子信息材料、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641船舶与海洋工程(新工科拔尖班)640应用物理学(王大珩物理国家基础科学拔尖计划班)640软件工程639工程力学638生物工程(新工科拔尖班)637智能制造工程636应用化学(张大煜化学国家基础科学拔尖计划班)635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635临床医学63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633智能建造(新工科拔尖班)632少数民族预科班627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625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622应用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619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618
现以2025年辽宁省高考录取为例,各专业最低分数线(历史类):
招生专业投档最低分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615公共事业管理614哲学类(哲学)612英语609日语608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602
来源:小模型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