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时候,历史离我们看似遥远,其实不过就是隔壁老张家那面斑驳的旧墙、一张褪了色的全家福。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老人家,叫刘汉生,说他特别也不是哪里身披金甲玉带、左拥右抱,而是凭着一副老实巴交的河南口音和满腔热血,把自己的一辈子都献给了共产党的那面红旗。上了年纪的人说
有时候,历史离我们看似遥远,其实不过就是隔壁老张家那面斑驳的旧墙、一张褪了色的全家福。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老人家,叫刘汉生,说他特别也不是哪里身披金甲玉带、左拥右抱,而是凭着一副老实巴交的河南口音和满腔热血,把自己的一辈子都献给了共产党的那面红旗。上了年纪的人说起他,总爱感叹,这才是真正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真比一些被吹上天的将军强多了。可你要是年轻人,可能就纳闷了:一个名字听起来普普通通的老头,凭啥能在党史上留下那么一笔?别急,听我慢慢唠。
刘汉生的出生,不是那种“生而不同”的传奇。1910年,那时候的河南内黄,谁家日子都苦。别说吃白面馒头,节气里能喝口热粥都算是个小幸福了。偏偏他家还赶上了乱世——兵荒马乱,地头蛇横着走,谁讲的是非?刘汉生小时候,听惯了大人们夜里咬牙切齿吐苦水:“咱庄稼人有啥盼头!”可命运这只手擀面杖,把人按扁了又拉直,他16岁那年倒还没想过要当英雄,就是看见村头那几个年轻人轮流被老财主、民团欺负,憋了口气,硬是跟着人学会了站出来。
也许你觉得16岁还儿戏呢,可那年头,16岁的刘汉生已经跟着大人们一起组织通宵夜谈,钻进破庙里嘀嘀咕咕。比起现在的孩子抱着手机狂刷短视频,那可是真刀真枪在摸着人生的边角料了。刘汉生听了几次农会老黄头讲:日子能不能熬出个头,全靠咱们自己。1927年,也就是那场大暴风雨刚要刮起的光景,刘汉生当着众人的面下决心,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候,参加党可不是一纸入团申请,而是真刀真枪过命——一旦走错一步,家破人亡都算轻的。
说起来,组织农民运动听起来很“政治”,真落到地头上,说白了就是带着村里人扎堆去跟那些横行乡里的“土牛鬼蛇神”掰掰手腕。刘汉生脑瓜子灵,干活又实在,他不怕麻烦。有一次闹反捐税,县里的地保直接带着人闯进了他家,连屋檐下的躺椅都给踢飞了。他娘当时气得跺脚,可他爹却不慌,说:“娃,路选了咱就走。”后来,有句顺口溜在娃娃堆里传开,啥“没了刘家小汉生,谁给庄稼人撑腰哩?”
新中国成立以后,别人都以为这些从刀丛里削下来的革命小将该解甲归田了,但刘汉生没闲着。那会儿,国家百废待兴,分到他头上,是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这么个拗口的职位。重工业、铁路、电力,这些领域啊,说到底就是一锤一铁疙瘩的活计,可里面行政斗争、技术短板、资金紧张,哪一关都不好啃。刘汉生没怎么喊过口号,倒是经常进厂房、钻锅炉房,别的干部穿着灰呢子制服,他老是满身油漆味。上世纪50年代初,铁道兵部队闹饭荒,供给紧张,北京那头说法讲“优先保建设”,底下工人骂街:吃不饱谁有劲干活?刘汉生临时连夜站队分粥,把自家口粮都匀给了小工头。老工人说,这不是“上面派下来的”,像自个的大哥。
但谁又能想到,个人的命运,像极了春河浮萍。再往后,所谓“文化大革命”来了,原来在部里叱咤风云的刘汉生,转头就成了众人批斗的“牛鬼蛇神”。人倒霉起来,喝口凉水都塞牙缝。下放邯郸钢铁公司的那些年,别说阶下囚,连工友都不敢多搭理他。可刘汉生硬是一声不吭,没哭也没喊冤。他白天下了班种菜,晚上借本旧技术书,电光灯下一笔一划抄。“文革”过后他复职,又不计前嫌,反倒是给一块和他“红脸”过的小组长写了中肯的评语。有人背后说:“这老头,心可真宽!”可他只是嘿嘿一乐,说看过的雨雪多,心肠就化开了。
我想讲的不是他多伟岸,而是这些碎碎念念的人生边角料。比如他离休时,办公室贴满了工友的合照,连那年火车头试车失败的小王也写了封感谢信,说“有您在,我们不心慌”。到了2015年,政府给老党员们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电视台采访,他却总羞答答,说“都是过去的事”。但老同事在茶馆里念叨,“谁不愿意有这样忘年交?真没啥架子,一身毛巾汗巾味。”其实人一老,记不得多少年头了,反倒记得谁在夜班路口递过碗面。
当然,社会上的声音有时候也不全是掌声。老话说“墙高总有风”,刘汉生那点老资格,有人也不买账。尤其80年代后,越来越多青年开始质疑“文革”那些历史角色,一个个追问:“到底有没有站错队?”我记得一个年轻博士生在座谈会上直言:像刘汉生这样的人,是不是也有过犹豫?老爷子没急,倒是把眼镜扶正,说了一句:“人走在风雨边,总会被泼湿。可不是每个人都能选晴天出门。”这话也许不像什么大道理,但屋里忽然就静了。
说到底,刘汉生可能不是教科书上的名将,也不是新闻联播里常年露脸的政要。他倒像是院子里生长最久的槐树,风吹雨打不倒,老百姓路过都能歇口气。91年党龄,这不是光环,是一道印在骨子里的斜阳。听老同事讲,他曾经劝新来的电力小工程师,“人要学会扛,也得懂得放。”说到底,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无非就是一代代像他这样平凡又倔强的人,从一个又一个清晨里走出来。
有时候我想,等我们再过几十年回头看,刘汉生可能不会被印成厚重的大字报,但他的名字会化成一两个悄悄话,藏在某本旧日记、老工厂的点名册、或是一杯热酒里。我们常说每个伟大时代都有自己的“见证者”,其实,大多数见证者都是在平凡里活成了不平凡。刘汉生的一生,大抵如此吧——无声地卷走风雨,又把日子一天天熬成了历史。这事儿,旧时人都懂。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