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找到答案,咱们需要换个角度想想:那些拿着钓竿坐在水边的男人,真的只是在进行一项休闲活动吗?下面你的老钓友悠渔乐好就这个问题给大家揭秘更深一层涵义。
我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周边去钓鱼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人到中年,退休后的就更不在话下。难道“钓鱼佬”成了男人的标配?或者说男人的尽头是“钓鱼佬”?
想找到答案,咱们需要换个角度想想:那些拿着钓竿坐在水边的男人,真的只是在进行一项休闲活动吗?下面你的老钓友悠渔乐好就这个问题给大家揭秘更深一层涵义。
从钓鱼的人数不断增加上看,钓鱼似乎印证了那句调侃:“男人的成长过程,是玩具从游戏机变成了渔具的过程”。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坐在水边的男人分两种:一种是在逃避,一种是在寻找。
在我的钓友圈有位钓友老靳,他在38岁那年遭遇公司裁员,当时他房贷、养娃等方面的压力很大,但他隔不了几天就会到水边甩几竿,当初他媳妇对它的这种行为很是不理解,压力这么大还有这闲心情?直到翻看了他的日记才逐渐理解。
他日记中是这么写的:在水边,我不是谁的员工、谁的父亲、谁的丈夫。浮漂沉浮间的期待,让我记起自己还是个活生生的人。
这种心境不禁让人感慨!回头想难道解压的方式仅有钓鱼吗?直到我看到一名哲人对钓鱼的精准描述:“钓线连接的不只是鱼,还有被日常生活磨钝的感知力”,才茅塞顿开!
说到“钓线连接的不只是鱼”,很多人误以为钓鱼的核心是“获取”,实际上资深钓友都明白,真正的乐趣在于“连接”。我有一位喜欢玩路亚邻居,据说钓技非常了得,可从没有看到过他往家里拿一条鱼,自然是钓获都放流了,但在他手机里却存着上百张渔获照片。
有次在电梯偶遇聊天,“观察翘嘴捕食节奏,分析鲈鱼巡游路线,比钓几条拿回家有意思多了”,他说这话时眼睛发亮,像极了小时候考了好成绩,家长询问考试结果时的模样!
如果我们再深究一层,会发现钓鱼背后的隐藏着三重功效。
1、真实的掌控感。在公司,一个文案或许修改了十几遍还达不到老板的满意,还需要修改;在家里,装修预算永远超支,总感觉经济上入的不多,花的不少。
但在钓鱼上,钓组搭配、精准调漂、提竿刺鱼这些完全由自己掌控。那种“怎么做我说了算”的掌控感,是成年世界里的奢侈品。
2.、独处的能量充电站。我有一位做心理咨询的朋友,他告诉我来过很多男性客户,他们的困惑是没有找到合理的独处空间而感到迷茫,回头看钓鱼这项活动,恰好是提供了一个既光明又磊落的“洞穴时间”,家人适度支持、朋友相对理解、社会深度认可、自己心情坦然的平台!
3. 社交货币的温柔兑换。在我所在的微信群里,我感觉钓友群是最和谐的群之一,这里不论职位高低、不论收入多少、不论年龄大小,只论钓点、钓具、渔获、钓技。
或许一个社会地位低微、贫困潦倒的打工族,因为精通饵料搭配而成为群里的“大神”,这种价值认同难道不弥足珍贵吗?
我认识的钓友里,让我最佩服的是钓友老陈。他总结出“钓鱼三不带”:不带工作烦恼,不带家庭琐事,不带功利心。这何尝不是生活哲学?我们总是急着赶路,却忘了调整自己的状态。
啰嗦了这么多,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男人的尽头真的是钓鱼吗?也许我们该这样理解:不是男人最终都会爱上钓鱼,而是经历岁月沉淀后,终于明白了在动与静之间寻求平衡,在期待和释然中学会生活。
在水边活动的那些身影,握住的不是逃避现实的稻草,而是脚踏实际、享受人生的缆绳!
我是悠渔乐好,后续会继续分享有关钓鱼的所见、所闻、所感,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生活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