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泄文件!埃塞购俄 6 架苏 - 35,俄非军售破制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01:48 1

摘要:2025 年 10 月 3 日,黑客组织 “黑镜” 曝出个大消息 —— 他们拿到了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Rostec)的文件,里面写着埃塞俄比亚要从俄买 6 架苏 - 35 战斗机。

2025 年 10 月 3 日,黑客组织 “黑镜” 曝出个大消息 —— 他们拿到了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Rostec)的文件,里面写着埃塞俄比亚要从俄买 6 架苏 - 35 战斗机。

文件里连价格、生产时间表都有,看着交易都快到收尾阶段了。

说实话,这事儿最有意思的点是,明明国际上还在制裁俄罗斯,它居然还能给非洲国家卖武器,这证据算是直接摆台面上了。

文件里说 “黑镜” 一共拿到 300 多份资料,不光有苏 - 35 的交易细节,还有苏霍伊战斗机的价格结构、出口计划这些内部信息。

除了埃塞,伊朗和阿尔及利亚也在名单里,伊朗要收 48 架苏 - 35,阿尔及利亚更狠,要 12 架苏 - 57 和 14 架苏 - 34。

本来想看看 Rostec 或者埃塞政府有没有回应,但后来发现两边都没吭声,也没说要不要交货。

不过要是这交易是真的,埃塞这次可算是下血本了 —— 这是它近年最大规模的战斗机采购,比现在用的那些老苏 - 27、米格 - 23 强太多,领空防御能力肯定能提一大截。

大部分战机合同要么是 2022 年俄罗斯打乌克兰前签的,要么是刚开打那会儿签的,交货计划要持续到本世纪下半叶。

埃塞订的这 6 架已经到后期了,文件里暗示可能已经开始生产,甚至要发第一批货了。

Rostec 旗下还有个叫 KRET 的公司,专门做电子战和航空电子系统,文件里也有它给出口型苏霍伊战机供货的记录,看来这整个交易链条都被扒出来了。

苏 - 35 看着厉害,实战里也栽过跟头
苏 - 35 这机型不算新了,2007 年就开始造,是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航空工厂生产的,现在这工厂归了联合飞机公司旗下的苏霍伊。

它 2014 年才正式列装俄军,早在 2009 年俄罗斯自己就订了 48 架,后来又加单,到 2025 年俄军已经有 120 多架了。

这战机也上过战场,叙利亚和乌克兰都去过,俄远东、西部地区的航空兵部队也在用。

论本事,苏 - 35 确实有过人之处。

它是苏 - 27 的深度改进款,北约叫它 “侧卫 - E”,双发单座,机动性特别好。

装了两台土星 AL-41F1S 加力涡扇发动机,紧急情况下单台推力能到 142 千牛,能实现 1.1 马赫的有限超巡。

最快能飞到 2400 公里每小时,能飞到 18000 米高,作战半径 1600 公里。

机身用了复合材料,还减重了,半油状态下推重比超过 1.1,能持续做 9G 机动,空中灵活性没话说。

航电系统核心是 N035 “雪豹 - E” 无源相控阵雷达,能探测 400 公里外的空中目标,同时跟踪 30 个,还能打其中 8 个。

还有 OLS-35 红外搜索系统,不用开雷达就能探测目标,L175M “希比内 - M” 电子对抗系统能防雷达威胁。

驾驶舱里有两块 23×30 厘米的多功能液晶屏,还有平视显示器和 “手不离杆” 控制系统,操作起来也方便。

为了减少雷达反射,进气口和前压气机段还涂了吸波材料,雷达反射面积能降到 1-3 平方米。


武器方面也够全面,12 个挂点,最多能挂 8000 公斤弹药,空空导弹、反舰导弹、空地导弹都能挂,还有制导炸弹,30 毫米机炮也带了 150 发子弹,近距空战也能用。

内部油箱能装 11500 公斤油,外挂副油箱的话转场航程能到 4500 公里,长途奔袭也没问题。

但实战表现就有点两极分化了。

在叙利亚执行巡逻、打击任务时还挺靠谱,可到了乌克兰战场就出问题了 —— 好几架苏 - 35 被打下来,还有被己方防空误击的。

很显然,它的电子识别和态势感知系统有缺陷,再加上雷达反射面积不算小,没有隐身能力,“雪豹 - E” 雷达还是无源相控阵,跟现在主流的有源相控阵比差了点,面对现代防空系统、空空导弹和联网战机,生存能力就下来了。

中国 2016 到 2018 年也买了 24 架苏 - 35,听说训练时机动性确实好,但雷达抗干扰能力得升级,这也能看出它不是完美的。

按理说苏 - 35 这么能打,外销应该不错吧?但实际上买的国家特别少,也就中国、阿尔及利亚、埃塞这几个俄罗斯的紧密盟友。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是太贵了 —— 单价 8500 万到 1 亿美元,还得算维护费,一年下来一架大概要 500 万美元,中小国家根本扛不住。

再就是有更好的选择了 —— 苏 - 57 是第五代战机,比苏 - 35 先进,虽然截至 2024 年只造了 20 架左右,但像阿尔及利亚这样的盟友更愿意等苏 - 57,自然就不怎么考虑苏 - 35 了。

而且苏 - 35 的技术也有短板,没有隐身能力,雷达还是无源相控阵,现在国际市场上大家都更认有源相控阵,它这配置就没优势了。

2022 年后受制裁影响,俄罗斯武器出口也不好做,2023 年出口额比前一年降了不少,苏 - 35 也就拿到 3 个国家的订单。

不过俄罗斯也在想办法,比如跟非洲、拉美国家做交易时不用美元结算,用石油、矿产抵货款,埃塞这次交易说不定也有类似的合作模式。

2024 年俄和埃塞还签了军事技术合作协议,除了战机,还涉及坦克、防空系统,看来俄是想深耕非洲市场。

埃塞买苏 - 35 也有自己的考量,它跟厄立特里亚边境一直有点紧张,而厄立特里亚空军也就 5 架米格 - 29,埃塞换了苏 - 35,空中优势就明显了。

而且美国近年对埃塞军售少了,2023 年还暂停了部分军事援助,无奈之下埃塞只能找俄罗斯合作,这也给了俄罗斯机会。

要是埃塞真拿到苏 - 35,东非空中力量格局就得变,搞不好肯尼亚、苏丹这些国家也会想着更新战机,说不定会引发地区军备竞赛。

毫无疑问,“黑镜” 泄露的这份文件,不光让大家看到埃塞要升级空军,更能看出俄罗斯在制裁下还能稳住盟友市场的韧性。

苏 - 35 作为三代半战机,本事确实有,但架不住成本高、技术有短板,还被苏 - 57 抢了风头,只能靠核心盟友撑场面。

这次交易之后,俄非军事合作可能会更深入,未来苏 - 57 产能上来了,俄罗斯武器出口说不定会走 “聚焦盟友、以质换量” 的路子。

至于这波军售会给东非安全带来啥影响,还有对全球军控体系的冲击,估计还得接着观察。

来源:侃易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