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宁可饿死也不种地,这是真的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0 06:59 4

摘要:我去年在肯尼亚北部看见一台二手中国拖拉机被晒掉漆,旁边玉米秆却绿得晃眼,那一刻我懂了:不是不种,是老天爷给的牌太烂。

你脑子里是不是也闪过“非洲人懒才不种地”?

我去年在肯尼亚北部看见一台二手中国拖拉机被晒掉漆,旁边玉米秆却绿得晃眼,那一刻我懂了:不是不种,是老天爷给的牌太烂。

把耐旱玉米种子塞进龟裂土地,就像给高烧的人打退烧针,能缓一口气,却治不了病根。

WEMA玉米确实让单产蹦了30%,可种子公司收专利费比旱灾还狠,小农户得把收成的四分之一再交回去,算盘噼啪响,最后还是穷。

无人机在天上飞,手机在地里叫,听着像未来农业,其实电池先扛不住40℃高温。

尼日利亚“Hello Tractor”平台把农机拼成滴滴,真到农忙季,地主囤着机器等涨价,普通农民照样排不上号,数字解决的是信息差,不是人心。

世行吹爆的“气候智能型农业”看着像万能贴:覆盖作物、免耕、雨水收集。

我在埃塞俄比亚提格雷蹲过三天,梯田漂亮得像蛋糕层,可一场超规格冰雹砸下来,该塌还是塌。

技术能缓冲气候,却扛不住战争——那边刚把水管铺好,那边枪响,工人连夜逃命,投资直接打水漂。

AfCFTA把关税墙拆了,加纳和科特迪瓦联手做可可加工,听着解气,可欧洲买家转手把溢价压回原点。

非洲内部运费比海运到欧洲还贵,一箱可可豆从阿比让运到亚的斯亚贝巴,路上被收过路费的嘴比豆子还多,自由贸易卡在一条破路上。

年轻人确实在卷区块链溯源、手机贷款,乌干达AgriTech Hub的程序员熬夜写代码,写完发现农村没网,基站被猴子啃电缆。

eGranary覆盖率35%,听起来高,点进去一看,额度最高100美元,买袋化肥都不够,只能再回去找表舅借钱。

中国杂交水稻在赞比亚飙到8吨/公顷,当地老农蹲田边摇头:种子是好,可灌溉机一坏零件要等三个月海关,稻子早就枯成扫把。

盖茨基金会培训了100万农户改良土壤,培训完发现没卡车把有机肥运进来,大家继续烧荒,草木灰至少免费。

我带回国的最大感受:非洲农业像一台老爷车,发动机吼得响,轮胎却漏气。

技术、政策、资金是零件,可真正让它跑起来的是那条不被战争、腐败、运费掐住脖子的路。

你可以嘲笑他们慢,但别忽略油箱里掺了太多水——那水叫殖民旧账、叫气候炸弹、叫全球粮商压价。

下一次再想说“他们懒”,先想想如果你家地三年两头旱、贷款利息30%、运菜路上十道关卡,你还有没有力气扛起锄头。

来源:聪明的雪梨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