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后卖不动的货,可不止月饼,商家愁死了,想尽办法也难销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0 05:42 1

摘要:中秋国庆长假落幕,当消费者还在回味出游的惬意时,线下商超的商户们却对着满架存货犯了愁。往年节后打折两三天就能清完的货品,今年即便降价过半,依旧少人问津。从水产市场到酒水柜台,曾经的节庆"硬通货"集体遇冷,背后是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中秋国庆长假落幕,当消费者还在回味出游的惬意时,线下商超的商户们却对着满架存货犯了愁。往年节后打折两三天就能清完的货品,今年即便降价过半,依旧少人问津。从水产市场到酒水柜台,曾经的节庆"硬通货"集体遇冷,背后是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往年这时候早卖空了,今年连老主顾都只问不买。"长沙马王堆水产市场的商户陈大哥指着水箱里的大闸蟹叹气。今年双节期间,大闸蟹价格遭遇"跳水",太湖产区2.5两母蟹从节前30元/只跌至18元,降幅达四成 。节后更有商户为腾地方,将鲜活大闸蟹论斤抛售,一斤仅售30多元,比同期猪肉价格还低。

价格下跌的背后是供需失衡的双重挤压。江苏兴化作为主产区,今年河蟹总产量同比增长超50%,达到2万吨左右,全国市场日到货量较节前增长40%。更让消费者犹豫的是品质问题,受前期高温影响,部分产区大闸蟹成熟度不足,蟹黄蟹膏饱满度下降,尝过的市民直言"性价比不高"。

海鲜市场的选择多元则进一步分流了需求。"三文鱼切片即食,龙虾清蒸就行,何必费功夫拆蟹?"市民李女士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即便有消费者趁低价囤货冻存,仍有大量大闸蟹因品质随时间下降,最终被商户亏本处理。

酒水柜台的冷清更超出预期。上海酒商冯宇的店里,普五零售价跌至950元/瓶,比去年便宜了100元,却依旧动销缓慢 。往年节前就被抢订的飞天茅台,今年直到节前一周仍少人问津,散瓶批发价从9月初的2365元/瓶一路下跌,有酒商直言这是"近十年来最冷的中秋"。

60%的经销商反映库存增加,超半数面临利润缩水压力 。郑州百荣世贸商城的酒商李雨晴透露,现在高端酒一箱顶多赚20块,有时为走量甚至只赚10块。消费端的变化显而易见:年轻人偏爱梅见这类果酒,中秋期间梅见销量同比增长超25% ;老一辈则减少饮酒量,礼赠需求转向更实用的品类。

线下遇冷的同时,线上赛道却在升温。56岁的老酒商学起直播带货,茅台也在节前紧急上线"即时配送"服务,美团平台白酒销量同比增长约8倍 。但对多数线下商户而言,"价格拼到底,能卖出去就不错"成了无奈的现实。

月饼的滞销早已不是新鲜事,但今年的清仓力度格外大。武汉中商徐东平价广场内,原价198元、298元的礼盒,节后以1至2折甩卖,最低35元就能入手 。北京某连锁超市更推出"买一送一"活动,原价100多元的礼盒降至50多元,即便如此,仍鲜有人驻足。

消费者对月饼的态度早已改变。曾经象征"体面"的高端礼盒,如今因"包装比饼贵"遭嫌弃——千元礼盒里仅装几块月饼,不如茶叶、土特产实用。健康顾虑更让传统月饼失宠,年轻人盯着配料表避开高糖高油,转而选择低糖健康点心。

卖不完的月饼出路也有限。超市通常会将余货低价清仓或作为消费赠品,非自营月饼则返厂,或作为员工福利,部分厂家会将原料重新加工成烘焙产品 。过期月饼则会统一染色销毁,确保不回流市场 。

网红水果的降温更具戏剧性。曾被称作"葡萄中的爱马仕"的阳光玫瑰,如今在济南市场跌到2.99元/斤,不及当年巅峰价的1% 。即便如此,销量仍不如普通葡萄,银座超市里7.9元/斤的红宝石葡萄反而更受欢迎。

价格崩塌源于种植面积的疯狂扩张。2016年全国种植面积仅10万亩,2024年已超150万亩,南北产区接力上市实现全年供应,彻底打破"物以稀为贵"的格局。品质下滑更伤口碑,部分农户为追产量滥用膨大剂,导致果实空心、香味变淡,含糖量从18%以上降至16%以下。

消费者的理性回归则成了压垮价格的最后一根稻草。尝过新鲜感后,大家更青睐苹果、香蕉等性价比稳定的普通水果,不再为"网红标签"买单。有种植户无奈表示,今年行情太差,不少葡萄烂在地里也懒得采摘。

这些商品的集体遇冷,实则是消费市场的必然转向。商务部数据显示,双节期间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7%,但呈现明显的"量增价减"特征,旅游人均日消费同比下降13%。消费者不再为面子、包装和噱头付费,而是更看重实用性与性价比。

对商家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契机。大闸蟹商户开始深耕冷链物流,通过线上拓宽销路;酒企发力中端市场与即时零售;月饼厂家推出小份装、低糖款适配健康需求。正如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姚玉新所言,这是市场的"短暂阵痛",倒逼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品质升级。

潮水退去后才知谁在裸泳。那些能精准捕捉"理性消费"需求的商家,终将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而依赖炒作和噱头的产品,注定难以长久。

来源:认真的风铃UT81G

相关推荐